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2015-01-05 05:33刘敬王斌沈继录00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检验科0000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8研究所卫生院0000安徽医科大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7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内酰胺酶

刘敬王斌沈继录00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检验科0000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8研究所卫生院0000安徽医科大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刘敬1王斌2沈继录3
230031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检验科1
230000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卫生院2
230000安徽医科大学3

目的:比较头孢硝噻吩液体(Cefinase)、头孢硝噻吩纸片(Dryslide)、三叶草实验(Cloverleaf)、青霉素边缘实验(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Cefinase,Dryslide,Cloverleaf,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结果:4种方法敏感度分别为83%、66%、91%、91%。特异度分别为100%、97%、100%、100%。结论:4种方法在检测应用上都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但Cloverleaf和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验较敏感,在操作上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更能被实验室所接受。关键词 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硝噻吩液体;青霉素纸片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因其抗菌活性高、毒性低的优点属现今临床各种感染最常用的药物[1]。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以及致病菌的变迁,使得产生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越来越多,是目前造成细菌高度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2]。现对本院2013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2株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0株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Cefinase液体法(A)、Dryslide干粉法(B)、Cloverleaf法(C)和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D)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比较4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资料与方法

材料:①菌株来源:临床分离的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和临床分离的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均来自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标本。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为产酶阳性对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产酶阴性对照菌。②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细菌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青霉素纸片(10U)、试剂购自英国OXOID公司,头孢硝噻吩纸片购自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头孢硝噻吩液体购自美国BD公司。

方法:①Cefinase液体法:Cefinase用梅里埃诊断产品,让试剂放置于室温条件中,用无菌去矿物水浸湿纸片,沾取少量待测菌菌落到纸片表面,出现红色为阳性,1 h后无颜色改变为阴性。②Dryslide干粉法:Dryslide法用美国BD公司的头孢硝噻吩干粉,以Nitrocefin Rehydration 2mL稀释液将Nitrocefin 1mg稀释,将头孢硝噻吩液体滴在待测菌上,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③Cloverleaf法:Cloverleaf用金葡菌标准菌株涂布,待测菌划线,十字交界处帖青霉素纸片,培养24 h观察结果。④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青霉素边缘试验用待测菌配成0.5浊度涂布,然后做青霉素纸片药敏试验,培养24 h观察结果,抑菌圈>19mm为阳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分别做4种方法检出结果的差异检验和关联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12株,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30株。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本文通过用4种方法同时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和临床分离的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充分说明四种方法就本实验室的β-内酰胺酶检测应用中的可行价值。

2013CLSI以前曾经推荐:假如青霉素的抑菌圈≥29mm或最小抑菌浓度≤0.12μg/mL时,在报告“S”时应采用头孢硝噻吩测定β-内酰胺酶。继续划线分离后续菌株,可以考虑采用PCR测定BlaZ基因[3]。

当有β-内酰胺酶存在时,头孢硝噻吩的β-内酰胺环能被β-内酰胺酶破坏,使其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在操作方法上,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是目前单底物中最敏感的,且广谱,简便易行,特异性高达100%,但其在某些条件下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敏感性较低。头孢硝噻吩液体法虽然较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敏感度有所提高,但较纸片法操作复杂,在临床不建议使用,适合科研,易保存[4]。Cloverleaf法敏感度91%,特异度100%,Cloverleaf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将ATCC25923(β-内酰胺酶诱导阴性的指示菌)质控和待测菌同时涂抹于5%羊血平板上,待测菌划线,贴10 U青霉素纸片,培养24 h,观察结果。结果较明显。

寻求一种特异度好、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正是检验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因为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报告,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常用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除以上4种外,还有微生物活性消失法、酸测量法、碘量法等[5],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青霉素边缘实验法,因其操作简便,如无法开展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莫拉菌等药敏试验的实验室,用此法替代就能给临床诊治带来方便。因此,在对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选择上,青霉素边缘实验法更能被广大实验室所接受,而做好β-内酰胺酶检测工作更显得极为重要。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除与产生β-内酰胺酶有关外,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密切相关。因此,选择一种特异度好、敏感度高的细菌鉴定药敏方法,作为临床医生合理选药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表1 4种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表2 4种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敏感度和特异度(%)

[1] 陈艳清,贾建.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P-内酰胺酶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14(2):25-27.

[2] 唐群力.两种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7):427-428.

[3] 熊自忠.β-内酰胺酶的研究新近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61-62.

[4] 马文杰,吴镝,刘芳,等.医院感染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0):4958-4960.

[5] 袁红萍,周文俊,朱奋勇,等.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8):1854-1856.

Com parison of the app lication o f detection m ethods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β-lactam ase

Liu Jing1,Wang Bin2,Shen Jilu3
DepartmentofLaboratory,CancerHospitalofHefei Institute ofMaterial,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2300311
The No.38Research Institute ofHealth,China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2300002
AnhuiMedicalUniversity2300003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nitrocefin liquid(Cefinase),nitrocefin paper(Dryslide),clover experiment(Cloverleaf),penicillin edge experiments(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in the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β-lactamase.Methods:We detec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β-lactamase by Cefinase,Dryslide,Cloverleaf,Penicillin disk zone edge respectively.Results:The sensitivity of the 4methodswas 83%,66%,91%,91%.The specificitywas 100%,97%,100%,100%.Conclusion:The 4methods can provide reliable results for the clinicalapplication,but the Cloverleafand disk zoneedge Penicillin testing are sensitive to the test of theβ-lactamase.Themethod of the Nitrocefin paper can bemore accepted by the laboratory from the operation.

β-lactamase;Staphylococcusaureus;Nitrocefin liquid;Penicillin paper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7.76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内酰胺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检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分析及相关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调查
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