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5-01-05 10:00李彩华缪节慧周婉靖温海燕陈聪智刘俊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4期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干预剖宫产

李彩华+缪节慧+周婉靖+温海燕+陈聪智+刘俊梅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实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18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109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109例。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情况,观察两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情况,观察两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 结果 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情况无明显差异(t=1.64、1.34,P>0.05),两组产妇产前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t=0.71、0.97,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2.01、8.14,P<0.05),观察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0.62、47.87、67.06、27.68、33.19、24.67、21.87、24.33,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 h、72 h泌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19.49,P<0.05)。 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4-0099-04

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1,2]。在分娩后的第1周约50%~75%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10%~15%患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心理、行为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还可影响夫妻关系以及整个家庭及社会,甚至导致产后精神病的发生[3,4]。本研究对我院行剖宫产术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实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18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109例,年龄22~39岁,平均(26.5±5.8)岁,体重50.8~86.3 kg,孕周38.1~41.1周,平均(39.5±1.7)周;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109例,年龄23~40岁,平均(27.8±5.9)岁,体重51.2~87.0 kg,孕周38.0~41.4周,平均(39.2±1.6)周。排除有精神病者、拒绝合作者。两组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和孕周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常规的基础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①产前护理:针对产妇对产程的恐惧、焦虑心理,关注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进行心理疏导。②术中护理:背景音乐及导乐全程陪伴,及时处理产妇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抚摸、握手肢体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③产后护理:产后3 d内专业护士对产妇和家属进行产后抑郁的宣教,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防止产妇疲劳。指导产妇如何正确地母乳喂养,照顾婴儿,更好地完成母亲的角色转换。④出院指导:注意出院指导教育,产后30 d进行电话随访,对产妇自身健康恢复以及婴儿喂养情况进行指导,了解产妇的精神状态,提供社会支持。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剖宫产产妇年龄和孕周情况 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情况。

1.3.2 两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情况 在产前、产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5,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对两组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基本认知能力进行评定。抑郁评分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针对产妇的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阻滞、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性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等进行评价,每项按照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超过24分为严重抑郁,超过17分为轻度或者中度抑郁,小于7分为无抑郁症状。焦虑情绪评分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根据Hamilton编制的量表,主要针对焦虑心境、紧张情绪、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消化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与人谈话时行为表现情况,参照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超过29分为严重焦虑,超过22~28分为明显焦虑,超过15~21分为焦虑,超过6~14分为可能有焦虑,<6分为无焦虑。

1.3.3 观察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参照生活质量量表(SF-36)[8],对产妇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活力(VT)、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等8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一项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1.3.4两组产妇剖宫产后泌乳情况 主要观察产妇产后24 h、72 h泌乳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产妇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

两组产妇产前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t=0.71、0.97,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1、 8.14,P<0.05)。见表2。endprint

2.2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见表3。观察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47.87、67.06、27.68、33.19、24.67、21.87、24.33,P<0.05)。

2.3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泌乳情况

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 h、72 h泌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剖宫产越来越被更多的产妇及家庭所接受,同时剖宫产的比例呈明显增高的趋势[9,10]。剖宫产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围手术期心理上、生理上均有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产妇都曾有过产后抑郁情绪。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更好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对于初产妇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有研究结果表明[11,12],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易有产后抑郁倾向,而当前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也越来越多。此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内分泌的改变是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开展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实施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产妇进入病区,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产妇,给产妇以被关注感,详细介绍分娩环境,为产妇提供一个整洁、安静、温馨的环境,尽最大可能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不安感觉,加强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沟通,向产妇耐心介绍医生和护理人员情况,提高产妇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信赖度[13,14]。鼓励产妇倾诉内心想法和不安,对产妇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促使产妇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命的到来[15,16]。护理人员在产前耐心讲解妊娠相关知识、正常分娩的过程和产后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及育婴知识、自身护理的宣传资料等,同时结合口头讲解、指导示范等不同形式,有效提高产妇的心理卫生水平,缓解产妇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另外由于一些初产妇对于育婴知识匮乏,可能担心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此时护理人员的产前教育可以缓解产妇的过度担心,为其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17,18]。护理人员保持产房内光线柔和,医护人员态度和蔼可亲,轻柔的护理操作可以给产妇情感支持,缓解产妇宫缩造成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而预防抑郁情绪的出现[19,20]。护理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播放产妇习惯的轻音乐,如果有必要,产妇配偶及亲密的人陪产可以增强产妇的自信心,消除产妇紧张不安的情绪,更加利于顺利的分娩,增强产妇的自信心,缓解焦虑情绪。有资料显示,腹部轻柔按摩是减轻产妇疼痛感、提高安全感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可以增进护患沟通水平,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对于剖宫产术式的认识,婴儿出生后,产妇可以应答30 min,在手术室产妇和婴儿进行裸体和母亲额面部皮肤接触,接触时间大于30 min。回到病房内半小时内由护理人员协助让婴儿裸体和母亲皮肤接触,同时吸吮乳头,每次长于30 min,间歇时间不超过3 h。产后3 d内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的健康宣教,为产妇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使其感觉到被关注,促使其有更加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完成由孕妇、产妇及母亲这三个角色的顺利转变,减少失落、焦虑情绪的发生。在产妇个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放松性训练,主要是渐进性放松法,从双手开始,在吸气时尽可能地握紧拳头,在呼气时放松全身,不仅可以对肌肉紧张度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呼吸的状态。如果产妇状态允许可以逐步地进行前臂、上臂、颈部、肩背部、胸腹部、大腿及小腿等肌肉的训练。术后注意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尽可能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加强产妇抑郁情绪的改善,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为产妇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解答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婴儿喂养问题,根据产妇心理特点、家庭背景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实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18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109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109例。对观察组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导乐与孕妇以“结对子”的形式建立联系,在孕妇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干预;干预内容有宣传教育、心理疏导、角色体验等内容。通过比较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根据产妇的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身的职业特点,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产妇了解剖宫产术式和分娩的过程,注重产妇的隐私,对于产妇的境遇表示同情,倾听剖宫产产妇内心的声音。乳腺属于产妇体外分泌的腺体,产妇分娩之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快速降低,在催乳素的作用之下,乳腺开始泌乳。但是心理情绪的不良可能影响催乳素的作用效果,影响乳腺的泌乳功能,反之产妇的泌乳功能降低可明显降低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诱发产后出血增多等不同的并发症发生。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提高产妇的泌乳功能,更加激起产妇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信心,从而缓解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泌乳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了产妇的泌乳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泌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关凤枝,杨文霞.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90.

[2] 韩爱抑,单瑞芹,李娟.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0):43-47.endprint

[3] CuiCS,SuiJM,HanD. Investigationofetio logy,diagnosisa-ndteratmentofo bstetrie deperssion[J]. Progobstet Gyneeol,2005,14(4):319.

[4] 赵敬芝. 产后抑郁症的诱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J]. 全科护理,2010,10(10):2821-2822.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6] 方积乾,郝之涛,李彩霞.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3(4):203-205.

[7] 翟书涛. 妇女精神卫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2-196.

[8] 潘青叶.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34-37.

[9] 王彩霞. 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40-42.

[10] 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等.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3):1-3.

[11] 金三丽,李明子. 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预测产后抑郁症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81-784.

[12] 叶朝,吕卫华.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09,17(1):13-14.

[13] Milgrom J,Negri LM,Gemmill AW,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J]. Br Clin Paychol,2005,44(4):529-542.

[14] Austin MP,Frilingos M,Lumley J,et al. Brief antenatal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group inter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Affect Disord,2008,105(1):35-44.

[15] 张翠琼,何桂华,王冬梅,等.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6):59-61.

[16] 傅月珍. 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09,8(6):463-465.

[17] 杨苏华,郑修霞. 对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产后行为适应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10,35(4):206-208.

[18] 刘晓辉,杨莉,田向文. 剖宫产率与围产儿病死率相关性探讨[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3(8):35.

[19] Olatunji BO,Deacon BJ,Abramowitzx JS,et al. Dimensionality of somaticcomplaints: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J].Anxiety Disord,2006,20(5):534-561.

[20] Josefsson A,Berg G,Nordin C,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1,80(3):251-255.

(收稿日期:2014-08-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抑郁症护理干预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