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 年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5-01-08 03:54孙毅东詹亚坤陈丹霞陈宝婷叶金玲林爱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药剂科广东珠海519015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3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喹诺酮排序

孙毅东 ,詹亚坤,陈丹霞,陈宝婷,叶金玲,林爱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药剂科,广东 珠海 519015)

抗菌药物是临床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近年来,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十分突出,其应用不当导致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及耐药菌株层出不穷[1-2]。在我国几千年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4]。现代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及其制剂具有抗菌、减缓和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5]。现对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2011 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律及合理性,为中西药联合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慧通医院信息系统系列软件(医院库房管理系统HIS 5.0)2009—2011 年抗菌药物消耗的原始数据,使用Excel 软件进行分类、统计、排序。

1.2 药物分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 年版)、《新编药物学》(17 版)及《WHO-ATC 抗菌药物分类表》的抗菌药品分类法进行分类。

1.3 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ne,DDD)法进行分析。DDD 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DDD 值查询表,结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平均每日剂量进行确定。用药频度(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DDDs 的大小反映了该药使用频率的高低。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该药年总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C 值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同期出院患者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0。排序比(B/A)= 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 排序(A),表明该药销售金额与DDDs 的同步性。

2 结果

2009—2011 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AUD 见表1;2009—2011 年我院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2;2009—2011 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前10 位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 及排序、DDC、B/A 见表3。

表1 2009—2011 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AUD 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antibiotics and AU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9-2011

表2 2009—2011 年我院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 2 Consumption sum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of different category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9-2011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

由表1 可见,2009—2011 年我院药品总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2011 年出现负增长(-11.9%),由2009 年的1 018.3 万元下降至2011 年的975.1 万元,其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也由2009 年的11.8%下降至2011 年9.0%。2011 年AUD 由2009 年的88.1 DDD/(100 人·日)下降至76.2 DDD/(100 人·日),AUD 增长率由2010 年的3.5%下降至2011 年的-16.4%。据文献报道,我国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达43%[6]。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约为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我院为中医医院,在临床治疗中多使用抗感染类中药及中成药有关。2011 年,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优化抗菌药物品种目录结构,提高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比重,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AUD 的增长得到了控制并出现了下降趋势。

3.2 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分布

由表2 可见,2009—2011 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构成基本稳定。头孢菌素类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居第1 位,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70.0%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居第2 位,但其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均逐年下降;2009 年销售金额排序居第3 位的为林可酰胺类药,但其销售金额构成比于2010—2011 年下降明显,被大环内酯类药取代。3 年中,销售金额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碳青霉烯类药,其销售金额由2009 年的8.5 万元增长至2011 年的20.1 万元,其销售金额构成比由2009 年的0.8%增长至2011 年的2.1%。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头孢菌素类药为主。头孢菌素类药具有抗菌活性强、组织分布广、抗菌谱广、严重过敏反应少等特点,是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在国内外抗感染药市场中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7-9]。氟喹诺酮类药具有抗菌能力强、生物利用度高、消除半衰期长、使用前不需进行皮试等特点,在临床上使用广泛[10-12]。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不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3-12]。因此,氟喹诺酮类药在我院逐渐被头孢菌素类药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替代,其销售金额构成比逐年下降。我院临床对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符合国内外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体趋势。

表3 2009—2011 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前10 位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 及排序、DDC、B/ATab 3 Constituent ratio of consumption sum,DDDs and its order,DDC and B/A of top 10 antibiotics ranked by consummtpion sum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9-2011

3.3 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及其DDDs、DDC 和B/A

由表3 可见,2009—2011 年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 位的药品符合我院以使用头孢菌素类药为主的特点。3 年中,销售金额排序居第1 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唑林,均为第1、2 代头孢菌素。我院骨科、普外科、乳腺科等科室Ⅰ类切口手术较多,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选择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中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第1、2 代头孢菌素及头孢曲松的要求一致。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药的DDC 超过250 元,提示价位偏高。建议临床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结合细菌耐药性的基础上,注重药物经济学指标,合理选择品种及其使用剂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头孢克肟分散片、克林霉素棕榈酸分散片等口服抗菌药物的B/A 较高,显示口服药物具有价格低、疗效好的特点。临床医师应根据“能口服不注射”的使用原则,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我院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用上比较注重安全、高效,比较合理。由于使用中药及其制剂进行中西医联合抗感染治疗,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在了一定的水平范围之内。但部分药品的DDC 较高、B/A 偏低,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优化抗菌药物品种结构,有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1] 周文学. 抗菌药滥用的危害和合理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371-372.

[2] 刘艳萍.抗菌药物滥用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389-2390.

[3] 王科峰,杨海卿.中药抗菌作用研究思路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83-84.

[4] 张民.细菌耐药背景下的中药抗菌作用探析[J]. 西部中医药,2013,26(6):122-124.

[5] 刘华钢,申庆荣,刘丽敏. 中药抗菌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63-465.

[6] 张劭夫.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述评[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1-2.

[7] 易林高,李佳,林洁,等.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0,22(3):159-161.

[8] 赵宏远.头孢菌素发展方向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研究新进展[J].河北化工,2011,34(6):15-18.

[9] 苏丹,罗璨.第5 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2,23(32):3057-3061.

[10] 吴克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 安徽医学,2011,32(11):1953-1955.

[11] 张文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52-153.

[12] 李军,韩树林.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作用特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9-20.

[13] 仇红梅.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3-4.

[14] 李星如,毕凤兰.浅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现状[J]. 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44-46.

[15] 杨积顺,徐立平.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11,54(10):919-920.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喹诺酮排序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简介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