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观察

2015-01-08 03:54牛辛元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天津300204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3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鼻息肉鼻窦炎

牛辛元 (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天津 300204)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80 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40 例患者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10 ~68 岁,平均(20.5 ±2.4)岁;研究组40 例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龄10 ~65 岁,平均(20.1 ±2.8)岁。2 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开瑞坦治疗,12 岁以上者1 日1 片(10 mg);12 岁以下、体质量30 kg 以上者1 日10 mg,12 岁以下、体质量30 kg 以下者1 日5 mg[1]。研究组患者采取口服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1 日1 次,1 次25 mg。2 组患者连续治疗3 个月后进行复查,之后再继续服药至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效果与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息肉新生物消失;(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息肉样物减小部分消失;(3)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2-4]。总有效率=有效率+治愈率,即(有效病例数+治愈病例数)/总例数×100%。临床症状缓解率=(治疗前有临床症状病例数-治疗后有临床症状病例数)/治疗前有临床症状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愈30 例、有效9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依次为26 例、8 例、6 例,总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头痛缓解率、嗅觉减退缓解率、鼻塞缓解率、流鼻涕缓解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Tab 1 Comparison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Comparison

3 讨论

鼻窦炎属于鼻科常见疾病,其中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发生率较高[5-7]。近年来,鼻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其在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可根治鼻窦炎与鼻息肉,但手术存有一定风险,且术后患者可能不满意,因此,其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8-11]。国内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采取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可取得不错的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则为85.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头痛缓解率、嗅觉减退缓解率、鼻塞缓解率、流鼻涕缓解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体而言,罗红霉素口服给药,简洁方便,且有很好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较高,对肠胃刺激也较小[13]。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促进嗜酸粒细胞凋亡及数量减少,可减少鼻腔内的分泌物,同时降低慢性鼻窦炎感染率[14-15]。口服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对于无法采取手术治疗或者想采取手术之外疗法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值得借鉴。

[1] 宋岩,白伟良,季文樾.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13(8):357-358 +363.

[2] 李徽.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350-351.

[3] 叶方.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6):164-166.

[4] 张红亮.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139-140.

[5] 李国宏.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4):425-426.

[6] 牛金明,宋国珍,李佳枫.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56-457.

[7] 周利胜.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40 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57-158.

[8] 肖树森.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778-4779.

[9] 朱寿林.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临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0):197-198.

[10] 李峰.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9):142-143.

[11] 唐伟.罗红霉素联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135-136.

[12] 罗永飞.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352.

[13] 张燚,汪志.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小剂量长期应用不同剂型罗红霉素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40-141.

[14] 刘瑞方.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678-4679.

[15] 罗金桥.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61-64.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鼻息肉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HPLC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
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分析比较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