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

2015-01-09 00:48
南方文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云彩庄园作家

@麦家

悲剧时常因为庄重而变得动人、有力。生活总是需要我们变得更加平庸一点,但我们又不甘平庸。相对来说,一个平庸的人在面对世俗生活时会更加游刃有余。可人就是始终处在矛盾当中,一方面想要出类拔萃,一方面又要归于平常,这是很难的。

@陈应松

伏尔加庄园。一个既像托尔斯泰庄园也像叶卡捷琳娜堡的庄园。 9O后诗人安娜·普罗科皮耶娃唱了一首俄罗斯歌曲《云彩》。有两句深深打动了我:“当我不在的时候,请你不要忧伤。”这是唱给云彩的,这是写给云彩的诗。

@李摩诘(李静)

莎士比亚能让人愉快地随时翻读,读者得到的却十分丰足。现代作家失掉了这种天才:让人毫无负担地接受其复杂性。因此慢慢吓跑读者。现在作家们恐怕要重寻莎翁之路:筛掉一味的沉重独语,筛掉一味地投人所好,寻求那个既丰赡又轻盈的平衡点。这个点有完整复杂的故事,但故事是为了触发深层体验而存在。

@何大草

茨鲁娅·沙莱夫,以色列女作家,曾以长篇《爱情生活》占据亚马逊畅销榜,一度力压《哈利波特》。记者问她对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无期待,她回答:“没有。写作是那么美妙,能够写作,是上帝给我的特权和最大的桨励了。我已经喜出望外。” 所以,此路艰辛,还有人日复一日在走,像穿上了红舞鞋,直到尽头。

@老虎不吃饭饭(叶开)

在与捷克作家交流上,我和龙冬兄都提到了,很讨厌“采风”这个词。我也讨厌“体验生活”这个词,作家自己都没有生活,要去体验别人的生活,这个很可疑,起码不真实,更不真诚。

@柴春芽

今日备课《关于一位失踪友人的六首悼诗》,准备就好友@撒把芥末颜峻 @晓涛一念 和@廖伟棠 写出的六首悼念马骅的诗歌,讲解70后汉语诗歌,并以马骅为例,谈论70后诗人追寻自由的精神历程。搜索资料,无意竟找到我当年在草原执教时与五位瑜伽师及护关堪布的合影。我们这一代人都在变老之前远去。

答《博客天下》的两个问题。1.问:描述你梦想中的生活场景。答:长满松树的山前,一片开阔的草原,一群马在静静地吃草,我住在古老寺院一间小而洁净的木屋里,读读佛经,写写诗歌。2.有没有某个失落了但一直念念不忘的梦想?答:我梦想着家人皆有信仰,彼此在神意和真理的照耀下相爱。

海德格尔发现:“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于是,他力图进入语言的本质:寂静的道说,去完成“解蔽”的使命。唯当人们身处寂静的道说,才有“不静”(有声)的表达。寂静的道说,也就是诗歌。追从诗—言—思的精神之旅,一个连接了天地人神的自洽和谐的空间与焉生成。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一再叹息:“人们的愚蠢在于为一切都提供答案,而小说的智慧却在于对一切都提出一个问题。”事实上,艺术创作的重点不在于提供自以为是的答案,而在于发出惊讶和疑问。正像古希腊哲学一样。哲学的诞生缘于一种惊讶。惊讶什么?惊讶于巴门尼德所谓的任何不显现给感官的存在。

去年冬天,瑞典电视台的两位记者记录了我在北京的生活,然后随我回到甘肃老家的农村,看我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并为几位在电影《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里做主要演员的农民做了采访。在那片伤心的土地上,人们尊严地活着。

一面为上课准备讲义,一面也是戮力写作我的第一部理论著作《巴别塔下的彷徨者——创意写作的十四堂课》,从而就有了大面积的阅读,但却是如此的焦虑与疲惫,从而也就有了对思想者之苦痛乐的真切体味。祈愿神赐我力,让我在今年完成这本书!

近日上课,讲“时间与空间”,引郦道元《水经注》“王质烂柯”一文,请学生朗读,竟无一人通识繁体汉字。而此优美短文,学生读之则磕巴如捣泥。繁体古文不识不解,则现代汉语字源词根无从心领神会。语言乃存在之家。国人语言之园支离破碎,道德、思想及精神将焉存?

猜你喜欢
云彩庄园作家
作家谈写作
神奇云彩:大自然的画作
春天的云彩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奇怪的庄园
我和我的“作家梦”
云彩的秘密
云彩大秀场
皱眉人
动物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