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72例临床研究

2015-01-10 06:31苏成程尤菊松
江苏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甲氧那明温肺消失

章 匀 苏成程 尤菊松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72例临床研究

章 匀 苏成程 尤菊松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目的:观察中药温肺搜风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温肺搜风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咳嗽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咳嗽消失时间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67%和69.44%,P<0.05)。2组治疗后日间咳嗽、夜间咳嗽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搜风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明显,在改善咳嗽症状、缩短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用复方甲氧那明的对照组。

慢性咳嗽 温肺搜风汤 复方甲氧那明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正常且排除慢支、结核、肿瘤、肺间质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咳嗽[1],是呼吸内科的常见、多发病症。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据常见病因可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胃食道反流相关性咳嗽(GERC)、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及原因不明型等[2],西医治疗措施多为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度不高,且易于反复。笔者归纳慢性咳嗽常见特点有:多表现为干咳、痉咳,常遇冷空气、受寒、异味刺激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病程较长,少则几月,多则数年;患者多有气阳虚弱、咽喉不利、过敏体质等内在因素,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考虑本病病机多为肺虚风袭,笔者自拟温肺搜风汤治疗常取良效。本研究对比观察了温肺搜风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与单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来自南通市中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呼吸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9.36±9.27)岁;病程9~47周,平均病程(20.56±11.42)周。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7.53±8.95)岁;病程8~50周,平均病程(19.39±10.37)周。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1]制定: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时间>8周,X射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可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和后鼻道滴漏综合征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风邪恋肺、肺气虚寒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咳嗽日久,少痰或无痰,晨起或夜间咳甚,遇寒加重,咽痒,可伴有咯痰、鼻塞、流涕、胸闷、喘息、气短、乏力等,舌淡苔白,脉弦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多种原因造成的急性咳嗽,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X射线胸片检查异常,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胸、肺癌、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药物引起的慢性咳嗽或异物吸入所致咳嗽;合并心、脑、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由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N254AA),2粒/次,3次/d。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温肺搜风汤,处方:炙麻黄9g、桂枝12g、细辛5g、干姜10g、法半夏6g、五味子10g、僵蚕10g、蝉蜕12g、全蝎3g,采用由江苏江阴天江药业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 (批号1201021),1日1剂,分早晚2次温水冲服。如久咳痰滞气逆,可加茯苓10g、甘草6g、杏仁10g、白芥子10g;若久咳痰湿明显,症见咳痰量多色白泡沫、舌苔白腻、脉细滑,可加苍术10g、厚朴10g、陈皮6g、茯苓10g、炙甘草6g;若痰结瘀阻,咽有异物感明显,咽喉阻塞感,舌质紫黯,可加浙贝母10g、牡蛎30g、牛膝15g、制南星10g、山慈菇10g、土牛膝10g。

2组疗程均为2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临床疗效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慢性咳嗽的疗效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咳嗽消失,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明显改善;显效:咳嗽明显减轻,重度转为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改善;有效:咳嗽减轻,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为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有所改善;无效:咳嗽无改变或加重。

3.1.2 咳嗽症状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后咳嗽消失率 治疗前后统计患者咳嗽症状评分,治疗中记录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统计各组治疗后咳嗽消失例数。日间咳嗽症状积分:0分,无咳嗽;1分,偶有短暂咳嗽;2分,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日常活动;3分,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咳嗽症状积分:0分,无咳嗽;1分,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2分,因咳嗽轻度影响夜间睡眠;3分,因咳嗽严重影响夜间睡眠。[1]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疗效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2 咳嗽评分 见表2。2组治疗后日间咳嗽、夜间咳嗽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比较(±s) 分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6 36日间咳嗽评分 夜间咳嗽评分2.21±0.55 2.34±0.47 0.51±0.28*#0.62±0.25*#2.18±0.64 2.26±0.44 1.04±0.36*1.18±0.22*

3.3.3 咳嗽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率 见表3。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率比较(±s)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d) 咳嗽消失例数 消失率治疗组对照组36 36 5.44±2.35#9.27±2.14 16 44.44%#7 19.44%

3.4 不良反应 在观察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药物有关的明显不适,三大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4 讨论

慢性咳嗽相当于中医学“咳嗽”病中“久咳”“顽咳”“内伤咳嗽”等范畴。究其病因,风为百病之长,肺为华盖之脏,故易招致风邪乘袭,而出现宣降失常,气逆作咳,若风邪不得宣散,潜藏于肺络,则成为久咳的一个夙根。肺为娇脏,喜温喜润,不耐寒侵,晚秋凉燥之气,冬春寒凉之邪,每易侵袭于肺,加之现代人过食生冷,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苦寒清热解毒之品,则风寒、寒湿积久不散,久病必虚,久咳伤肺,耗气伤阳,致肺阳虚衰,肺津不布,津凝成痰,宿留于肺,肺之宣发肃降失常,故咳嗽反复,缠绵难愈,出现《内经》所云之“形寒饮冷则伤肺”的病症。气阳虚弱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内因,笔者发现临床上慢性咳嗽患者多表现对气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对气候交变之忽冷忽热适应能力极差,平素常有形寒肢冷、鼻头清冷等征象,特别是不耐风寒,尤以冬、春季寒冷季节或早晚阴盛之时易咳嗽,患者多有“遇风(寒)则咳剧”之主诉。肺阳不足,外邪侵袭易搏于经络,留积于体内,邪正相并,气道不利,致久咳不止。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久咳嗽者,是肺气极虚故也。”

根据上述病因病机分析,笔者自创温肺搜风汤治疗慢性咳嗽,本方化裁自小青龙汤,加用了虫类搜风止痉药。本病患者虽多为干咳或咳少量黏痰,似无痰饮,但究其舌质常见舌淡而苔白润,实为饮邪内伏。方中麻黄为君,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外宣皮毛之郁闭,疏散风寒外邪,使肺气畅达,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肃降之职;桂枝为臣,成无己言其可“利肺气”,既可温阳化饮、化气行水,又可平冲降逆;干姜辛散,辛以行散,热以温通,可以暖脾,温肺化饮;细辛辛散温燥,既可疏散风寒,又可温肺化饮,且细辛入少阴经,能够祛在里、在下的寒水之痰,与干姜温散结合,善治痰饮;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以止咳,与麻、辛、姜诸辛散之品同用,使散中有敛,不致耗散正气。全方共奏温肺散寒,搜风解痉止咳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功效,且麻黄提取物能使胸腺萎缩,导致T淋巴细胞的形成减少,调整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从而起到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5]。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的醚提取物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并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其痉挛而止咳平喘[6]。久病风邪入络,普通的祛风药如苏叶、防风无法起到祛风搜络解毒的作用,故临床上效果难以保证,而使用全蝎、僵蚕、蝉蜕等虫类药往往能收到奇效。全蝎、僵蚕、蝉蜕均有祛风、解痉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全蝎具有阻止气道口径缩小,缓解呼吸道痉挛的作用;僵蚕具有抗过敏、抗炎、解痉、镇咳的作用,其中所含的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7];蝉蜕具有镇静、抗过敏、降低横纹肌紧张度、解除支气管痉挛、阻断交感神经节传导作用。

复方甲氧那明所含的盐酸甲氧那明,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那可丁为外周性止咳药;氨茶碱亦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氯苯那敏为H1受体阻断药,可对抗组胺H1型效应。本药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疗效,但不能解决风邪恋肺、肺气虚寒证患者证之根本,故单用临床疗效有限。

本研究表明,温肺搜风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好,总有效率、日间咳嗽和夜间咳嗽积分改善、咳嗽消失时间和消失率均明显优于单用复方甲氧那明的对照组。下一步我们考虑引进咳嗽评价量表,以期更好地评估慢性咳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咳嗽治疗疗效,反映咳嗽对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本方临床使用的优势所在。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

[2] 赖克方,陈如冲,刘春丽,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程序的建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2):9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4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5] 吴雪荣.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173

[6] 林乃龙,何涛,白美春.久咳论治宜选五味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19(4):318

[7] 喻静.僵蚕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85

编辑:韦 杭 吴 宁

R562.05

A

1672-397X(2015)08-0042-03

章匀(1974—),女,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研究。zhangyunnantong@sina.com

2015-04-22

猜你喜欢
甲氧那明温肺消失
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风盛挛急型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温肺化纤汤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研究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94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肺化瘀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提取方法对温肺化纤汤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