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中国时尚传媒状况分析*

2015-01-12 07:52王梅芳艾铭程沛曲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刊物卫视频道

■ 王梅芳 艾铭 程沛 曲雯

发展中的中国时尚传媒状况分析*

■ 王梅芳 艾铭 程沛 曲雯

时尚传媒正发展兴盛,时尚传播正日渐显要,但国内关于时尚传播的学术研究还远未形成气候,对时尚传媒整体格局和发展现状的把握尚待关注,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将时尚媒体细分为非专业时尚媒体和专业时尚媒体,通过实证资料的查找与分析对非专业和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现状予以呈现,并结合互联网平台获取的数据,探讨时尚传媒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基于对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加强时尚传播的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尚传媒;时尚传播;时尚电视;时尚刊物;时尚新媒体

2013年“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时尚外交借由媒体的力量,不仅引发了国产服饰与化妆品的热潮,催生了强大的市场效应,而且使中国时尚为世界所瞩目,使时尚成为表征政治影响的重要力量;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热播,不仅带动了韩式时尚在中国的扩散,而且影响了青年人的消费选择与审美偏好;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改版,不仅是服装样式的传承评价,而且昭示着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主张。时尚之于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它既是特定时空维度中人们所崇尚和追随的事物,也是沉淀传统文化习俗、创新时代精神的文化力量。而在时尚的萌发、扩散、流行、变化与沉淀过程中,媒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转动时尚的风轮。时尚媒体向受众传递着当下的流行趋势,制造着永无停滞的时尚新标,赋予其社会意义,并引导着消费行为,成为时尚传播的生产力。然而,中国的时尚媒体虽然早已于三十多年前兴起并渐成气候,但学术研究却远未形成气候。学者们也试图从品牌塑造①、媒体文化②、竞争态势③等角度对时尚媒体进行解读,但关于中国时尚媒体的整体格局、发展现状与呈现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为此,东华大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于2014年3月至4月对我国时尚传媒进行了一次调研,试图呈现和分析时尚传媒的现状与格局,以期为中国传媒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启示。

本次研究从较为广阔的视角界定时尚媒体,将传递与分享衣、食、住、行、用方面的时尚资讯和理念的媒体都列入时尚媒体的范畴中考察。依据传播定位的不同,把时尚媒体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专业时尚媒体”,这类媒体并非以时尚为主要定位,但在某一版块或栏目中传播时尚元素,例如湖南卫视、《南都娱乐周刊》等。第二类是“专业时尚媒体”,这类媒体以时尚为定位,所有节目或版块的编排都以时尚资讯为主,例如星尚频道、《时尚芭莎》等。基于这两个分类,本次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我国非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现状如何?(2)我国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现状如何?(3)时尚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如何?

全文共记录了505条信息。包括10家非专业时尚杂志的16条版面信息、15家省级卫视播出的35档时尚类节目的资料、321家专业时尚刊物的资料以及14家时尚频道及其开播的119档时尚节目的信息。下文中我们将对非专业时尚媒体与专业时尚媒体分别进行分析。

一、非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现状

由于我国非专业时尚媒体数目繁多、类别庞杂,本次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杂志和电视分析。研究人员考察了人民网研究院于2014年2月公布的“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④的杂志信息以及33家省级卫视⑤于2014年3月21日至3月27日为期一周所播出的时尚栏目信息,据此分析非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情况。

1.百强杂志的时尚传播现状

在人民网的百强杂志中,有33家杂志为专业时尚类杂志,占三分之一。它们的受众覆盖广泛,从年轻女性到成熟男性,从职场白领到普通女性,从中高端人士到一般大众。主题呈多元化,有服饰美容类的《米娜》《时尚芭莎》《ELLE》《男人装》等,也有汽车资讯类的《名车志》《汽车族》,还有都市生活类的《外滩画报》《城市画报》等。此外还有涵盖美食、旅游摄影类、情感、宠物等多样主题的时尚杂志。来自不同领域的时尚类杂志已在移动平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在67家非时尚类杂志中,有10家杂志设有时尚版块,版块共计16个。这些版块的时尚元素与杂志的整体定位相结合,在内容上既有专业度又有流行性。例如《电脑爱好者》开设的《新品测评》《中国好设计》《视像》《APP生活汇》版块,将电脑与设计、视觉传递、品质生活等主题相结合,从时尚的视角报道最新的技术资讯。《南都娱乐周刊》的《FASHION时尚》版块从中外明星切入时尚,报道明星的妆容、服饰以及国际时装设计师、时装秀等资讯。

整体上看,百强杂志中近四成属于时尚媒体,它们或将自身定位为专业时尚杂志,或开设契合杂志主题的时尚版块。多元化的时尚元素已经成为主流杂志的重要传播内容。

2.省级卫视的时尚传播现状

在电视媒体的选择上,本次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3家省级卫视进行分析,这种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量:一是省级卫视覆盖面广,受众群多;二是省级卫视的发展势头强劲,收视份额领先中央电视台和地方频道;三是虽然电视的年轻受众数量在减少,但是对卫视的热度未减退(媒介统括中心调研组,2011)。因此,省级卫视在全国的电视媒体中是最具有受众影响力的媒体。

调查发现,在33家省级卫视中,有近五成(15家)设有专门的时尚栏目,共计35档。其中,广西卫视的时尚节目最多,共6档;其内容,偏重服饰、美容、模特(如《国际时尚汇》《名模秀场》《美丽ing》)等;时尚栏目的日均播出量为3档,日均播出时长近4个半小时,接近该台的影视剧类节目(4.8小时),远超科教、综艺、财经和法治类节目的时长。

旅游卫视与青海卫视紧随其后,分别设有5档时尚节目。旅游卫视的时尚节目偏重汽车、体育等内容(如《汽车派》《天天高尔夫》);青海卫视则涵盖美食、健康、美妆、家居、旅游等主题。旅游卫视的时尚节目虽少于广西卫视,但由于重播次数多,日均播出时长超过4个小时,远高于该台的影视剧(1.2小时)、新闻类(1.4小时)和综艺类节目(1.3小时)。

东方卫视、吉林卫视、黑龙江卫视、宁夏卫视等均设有一至三档时尚栏目,主题多样化。例如,东方卫视既有传递最新服饰美容与潮流资讯的《时尚汇》,又有介绍汽车动向的《车世界》,还有介绍高端品牌的《极致》,日均播出时长为20分钟,虽未超过该台的影视剧类节目(0.5小时)、新闻类节目(5.5小时)、综艺类节目(3.9小时),但高于资讯类、军事类和财经类节目。

从主题构成上看,近半数时尚节目偏重服饰美容,其余半数则有传达都市品味类的广西卫视《国际时尚汇》、厦门卫视《时尚生活家》;有健康运动类节目,如山东卫视的《健康至尚》、旅游卫视的《天天高尔夫》;有介绍汽车品牌最新资讯的东方卫视《车世界》、旅游卫视《汽车派》,以及美食、家居、娱乐消费、旅游等多样时尚主题,见图1。

整体分析,时尚传播已经成为省级卫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省级卫视有着传递流行趋势与引领潮流的意识,另一方面受众越发地欣赏和向往时尚生活。这使得时尚栏目呈现覆盖广泛与主题多元化的特点。

图1 省级卫视的时尚节目主题分类(N=35)

二、专业时尚媒体的传播现状

在考察专业时尚媒体时,调研小组查找并记录了相关的刊物和频道信息。在收录刊物信息时,本次调研参考了《2014年报刊订阅目录》、龙源期刊网的杂志目录以及Zcom杂志订阅中心收录的刊物目录,据此查找和分析时尚类刊物。在记录频道信息时,调研组参考了《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台名录》、《中国广播电台列表》以及《全国广播电台目录》,据此查找和分析时尚类频道。

1.时尚刊物的传播现状

调研共收集有321家当代时尚刊物信息,其中杂志超九成,报纸不到20家。以时尚定位的报纸,制作相对精良,其外观、印刷同杂志相差不大,尤其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其所呈现的色彩与视觉效果与杂志相近,因此此处并不将报纸单列出来分析,而是将杂志与报纸都视为时尚刊物共同分析。

从创办时间看,我们统计了308家刊物的创办时间。在收录的刊物中,百联集团的《上海百货》和新华社的《摄影世界》创刊最早,均成立于1956年。这一南一北两家杂志也各具特色,《上海百货》将时尚与消费生活结合,而《摄影世界》则将时尚与文化艺术结合,从侧面反应了当时上海与北京两大都会在时尚传播中的不同着力点,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因素的影响,1980年之前时尚刊物的发展十分缓慢,每年只有一到两家刊物成立。

1980年后,时尚刊物逐渐兴起,并在1985年迎来第一个创刊高峰。1980年在北京创刊的《时装》是中国第一本时装类杂志,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时尚类刊物。该杂志定位于高级时装和消费品,创刊至今见证了我国时装文化的起步和发展。1988年《ELLE》的中文版《ELLE世界时装之苑》在上海创刊,将读者定位于女性,内容涵盖时装、美容、旅游、生活等,是第一本进入中国的国际高端女性杂志。

进入1990年代,以1993年创立的时尚传媒集团为代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高档期刊传媒集团陆续诞生。时尚传媒集团旗下的《时尚》杂志成为中国第一本以“时尚”命名的杂志,它的创刊带动了时尚系列刊物的发展,此后时尚传媒集团陆续创办了《时尚·COSMO》《时尚·ESQUIRE》《时尚家居》《时尚健康》《时尚旅游》《时尚时间》等刊物,将时尚内容从服装美容扩展至生活的各个方面,昭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时尚传播理念,对时尚传媒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2000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时尚刊物迎来高速发展期,在2003年至2007年达到高峰,平均每年约有20家时尚刊物诞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时尚刊物的发展开辟了市场,推动了时尚产业和传媒的繁荣发展,见图2。

图2 时尚刊物的创办年份与数量(N=308)

从地域的分布看,北京、上海和广东是时尚传媒的聚集地,三地的时尚刊物占全国的一半之多。北京是时尚媒体最主要的聚集地,超过四成的时尚刊物总部位于北京。其中,时尚集团具有重要影响力。上海的星尚传媒有限公司下属的《星尚画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的《外滩画报》,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与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ELLE》与《名车志》等杂志在全国都有广泛的读者群。在广东地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创办了《名牌》《城市画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有《优悦生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有《新现代画报》。这一现象说明,时尚刊物总部的分布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北上广的经济水平发达,高消费人群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环境良好,为时尚刊物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见图3。

图3 时尚刊物的区域分布(N=321)

从主题构成上看,时尚刊物的传播主题涉及多样的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服饰与美容,占近1/4,如《时装》《时尚芭莎》《瑞丽》《昕薇》等。时尚和汽车、娱乐造星/品牌消费、家居设计等领域结合出现了《时尚座驾》《芭莎珠宝》《时尚家居》等专业刊物。这三类主题的刊物总和超过了时尚刊物总量的1/3。美食、女性心理情感、都市品味、健康运动、旅游等刊物中也有不少以时尚定位,针对都市人群,如《美食与美酒》《健康与美容》《俪人·旅游生活家》《数码当红馆》等。总体上看,时尚刊物的主题分布较为均衡多元,表明时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饰美容领域,而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见图4。

2.时尚频道的传播现状

本次调研查找的时尚类电视频道共有14个。在能查找到开播年份信息的12个频道中,开播最早的是福建的都市时尚频道。该频道在2001年开播时为文化生活频道,并非以时尚为总体定位,直到2005年才改名为都市时尚频道。真正以时尚为总体定位的第一家频道为星尚频道。该频道于2002年开播,以20~45岁高收入高学历的都市白领女性为主要受众,播出资讯、访谈、综艺、真人秀等节目,解读时尚流行趋势,覆盖上海及周边超过一亿的人口。2003年江苏的靓妆频道开播,这一频道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而兴起,是最早覆盖大陆全境的时尚频道。2004年与2005年是时尚频道开播的黄金时期。重庆卫视的魅力时装频道与时尚频道,以及湖南卫视的时尚频道均于2004年开播。2005年天津电视台的3家时尚频道(时代出现、时代风尚、时代美食)开播。2006年以后CCTV女性时尚、江西的风尚购物频道以及上海的星尚酷频道先后开播,见表1。

图4 时尚刊物的主题分布(N=321)

表1 时尚频道的开播年份(N=14)

从地域上看,上海的时尚频道发展势头强劲。上海星尚频道和星尚酷频道是典型的两大时尚频道。星尚频道的前身为2002年开播的生活时尚频道,2010年更名为星尚频道(21),系列时尚节目如《星尚精选》《星尚画报》《星尚情报》等。星尚酷频道的前身为SiTV生活时尚频道,于2011年更名为星尚酷频道,目前该频道已经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收视观众近1.2亿(22),播出有特色的“淘”系列栏目,如《淘最报报》《淘最新靓点》《淘最大玩家》等,同时也会重播星尚频道节目,如《乐活好正点》《左右时尚》。星尚酷数字频道与星尚无线频道相比,受众更年轻,节目传递的潮流资讯也更前卫。

江苏与湖南的时尚频道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江苏的靓妆频道是付费数字频道,主打服饰、美容,与法国FASHIONTV和意大利时尚电视频道都有紧密合作(23),播出有《亚洲风尚》《中国T台风》《风情热装》等时装、模特类节目。湖南的时尚频道面向喜爱新鲜体验的年轻时尚人群。该频道更倾向于将时尚与快乐结合,推出《快乐Shopping》《厨房好幸福》《科技享乐族》等节目。虽然江苏与湖南电视台都只设有一个时尚频道,但其时尚频道的发展较好,定位较为清晰,时尚节目丰富。

天津电视台的时尚频道较为活跃,开播三个数字付费的时尚频道。时代风尚主打服饰、美容、健康,播出有《时尚圈》《寻找超模》等节目;时代出行以旅游为主题,播出有《美食旅行》《街头咖啡屋》《欧洲最佳旅游路线》等节目;时代美食频道主推美食,播出有《综艺食8街》《美食美客》《美人餐》等节目;这三个时尚频道主题不同,定位互补。

重庆也是时尚频道较多的城市。魅力时装是面向重庆开播的付费数字频道,播放有较丰富的时尚栏目,如《美丽魔法师》《潮流实验室》《国际时尚汇》等。与魅力时装频道相比较,重庆时尚频道虽以时尚命名,但其播出的栏目多面向一般大众,如《冷暖人生》《生活麻辣烫》《第一房产》等,鲜有面向都市时尚人群的栏目。

图5 时尚频道播放的时尚栏目的主题分布(N=119)

与上述电视台相比,福建的都市时尚频道和辽宁的鞍山时尚频道虽以时尚命名,但播出的节目较为庞杂,仅有二至三档与时尚有关的栏目。江西的风尚购物频道与贵州的时尚影院频道因为名称中含有时尚而被记录,但其主要栏目分别为电视购物或影视剧,没有播出时尚类节目。

这14家时尚频道共播出有119档时尚栏目(24),从主题构成看,时尚节目的主题涉及衣食住行用各类时尚资讯。其中服饰美容是最重要的主题,美食、都市品味生活、旅游类的节目也比较多,说明此类节目的市场需求量大。与省级卫视的时尚节目相比,专业时尚频道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主题和更加丰富的时尚资讯,见图5。

三、时尚传播的新媒体发展趋势

随着新媒体日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将时尚资讯复制到网络和移动平台中,新媒体中的时尚内容不仅涵盖传统媒体的内容,还囊括传统媒体中没有的信息,其结果便是新媒体平台中的时尚元素将是传统媒体的几番,时尚传播的重要性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加突显。

上述趋势在本文调查的时尚媒体中也有显现。在321家专业时尚刊物中,超过七成创办了主页,超过八成开通了新浪或腾讯微博,超过六成设有微信公共帐号。在14家专业时尚频道中,超过七成有网络主页并且过半数开通了微博。以《星尚画报》为例,读者不仅可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报亭、地铁、机场、超市、书店等地点购买与阅读该杂志,还可在时尚网站“星摩登”上下载电子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获取该杂志的最新动态。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时尚传播已经突破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实现着跨平台的整合。

新媒体不仅容纳着传统媒体的内容,自身也在创造着新的时尚内容。全国主要的门户网站,如腾讯、新浪、网易、搜狐均开设有专门的时尚频道。即便是人民网这样的政府新闻网站也重视时尚频道的建设。“秀美网”“爱尚网”“佳人女性网”等专业时尚网站的兴起推动着时尚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生产与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更新和传播速度更快,也更容易接触到年轻的目标受众群。

时尚传播的目标受众与新媒体用户的重叠使得时尚资讯占重要席位。根据艾瑞咨询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9-45岁的人群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25)。这些新媒体用户关注时尚资讯与潮流产品,他们搜索着时尚信息、讨论着时尚话题。根据百度搜索指数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数据显示,在时尚、时事、综艺、财经、娱乐五个关键词搜索中,“时尚”的日平均搜索数量仅次于“娱乐”。2011年到2012年,网民对时尚的关注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娱乐。这或许与那时期世界奢侈品牌,如Gucci、MaxMara、Coach等举办周年庆典的时尚活动有关(26)。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和特定的时期内,时尚可以成为比娱乐、综艺、时事和财经更为重要的话题,这一现象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中是很少出现的(见图6、图7)。

图6 百度搜索指数的均值比较(2014年4月10日检索)

图7 百度搜索指数的整体趋势比较(2014年4月10日检索)

“时尚”在新媒体平台中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微博公共号、微信公众号、APP应用的数量得以反映。在微博帐号中,以“时尚”命名的帐号远远高于以“时事”“综艺”“财经”“娱乐”命名的帐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时尚、财经、娱乐在数量上相近。在百度手机的APP应用中,时尚APP数量高于其它类别的APP数量,说明时尚已经成为移动平台上十分重要的传播内容。因此,新媒体环境中,对时尚传播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见表2)。

表2 新媒体平台中关键词搜索数量的比较(2014年4月15日搜索)

四、结语

本文从非专业时尚媒体、专业时尚媒体、新媒体环境中的时尚传播三个角度切入,试图呈现我国时尚传媒的现状和格局。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的时尚传媒大致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在具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中,时尚媒体已经成为主体构成。在百强杂志和省级卫视中,以时尚定位或设有时尚专栏的媒体占了四至五成的比重。一些省级卫视的时尚节目日均播出时间接近甚至超过影视剧类节目。时尚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传播内容。

第二,无论是非专业时尚媒体还是专业的时尚媒体,时尚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容服饰领域,而是扩展并渗透到多样的领域与生活方式中,涵盖多元化的主题。在专业的时尚频道和时尚刊物中,服饰与美容资讯约占三至四成比重,除此之外,媒体也注重将时尚与汽车、娱乐造星、家居设计、美食、情感与都市生活等主题结合,推出多样的时尚内容,使得时尚元素全方位地渗透至日常生活。

第三,时尚传播形成南北特色格局。从对杂志与频道的综合分析看,时尚类杂志的总部主要聚集在北京,而发展最早的时尚类频道主要位于上海,形成了一南一北的时尚传播格局。时尚媒体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地区,说明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时尚传媒也越繁荣。在时尚刊物中,北上广是时尚刊物总部的聚集地,尤其是北京,超过四成的时尚杂志总部设在北京,第一家以时尚命名的杂志——《时尚》也诞生于北京。上海以频道见长,其星尚频道与星尚酷频道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时尚频道,其中星尚频道更是全国第一家以时尚定位的频道。广东依托南方报业集团等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在时尚媒体行业的发展上也走在前列。北上广有媒体发展的历史积淀,优良的国际交流平台,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白领消费群多,对时尚资讯的需求大,这些都促进了时尚媒体的聚集。

第四,时尚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中更为兴盛,时尚全媒体平台已蔚然成大趋势。大部分时尚媒体都创办了官网、开通了微博、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实现着线上线下资讯的互补和同步更新。从百度指数看,时尚经常会掀起旋风,成为关注度超过“娱乐”的关键词。考虑到“娱乐”本身含有很多时尚元素,若将这些元素纳入时尚主题考量,那么“时尚”搜索指数应该位列第一。在全媒体整合的环境下,时尚传播的影响范围正逐步扩大,传播速度正日渐加快,时尚传播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虽然本文试图对时尚传媒的整体格局和发展现状进行呈现并梳理其特点,但事实上对于其格局形成的原因未做深入的阐释。为何服饰美容类时尚版块和栏目最受媒体青睐?其它主题的时尚版块和栏目如何吸引和维护受众群?为何北京和上海形成不同的时尚传媒发展格局?沿海和内陆的媒体在时尚传播中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专业时尚网站在全媒体平台的时尚传播中形成何种态势,其原因为何?关于这些问题有待后续研究展开更为细致的探究。

五、讨论

尽管存在着上述局限,本文首次为时尚传播的兴盛这一现状提供了实证支持。传统和新媒体平台中时尚传播的蓬勃发展预示着时尚大时代已经来临,而我们的意识还未苏醒,我们的观念尚未准备好。例如彭丽媛第一次与习总书记出访,她的衣着、形象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带动了例外、百雀羚等中国民族品牌的狂欢热销,但国内仍有领导批评媒体过分关注时尚,而不关注时事。这样的观念,意识不到时尚所拥有的政治魅力、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在社会管理中自然会缺乏创新转型的素质、视野与能力。面对时尚传媒在现实领域如此兴盛而社会观念对时尚仍持保守态度的局面,我们亟需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时尚传播的学术研究还处在一种滞后的、边缘的状态。时尚传播已经成为传媒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但对时尚传播的研究并没有跟上其发展的速度。学界与业界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给予更多的重视,探索时尚传播的规律并加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

第二,传媒应思考如何在刺激时尚消费和引导社会价值观中寻找平衡。一方面时尚传媒的目标受众是20-40岁的都市白领。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高并有良好的收入,消费能力强,是都市潮流的引领者和都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时尚传播与一般新闻传播相比,传播方式和手段,甚至是机制有其特殊性,企业化、商业化运作程度更高,更多凭借图片、影像、明星、名流等传达时尚资讯、实现传播效果,影响力更强。因而传媒的双重属性也就更为显著,作为担负着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使命的媒体,有责任思考与寻找时尚消费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平衡点。

第三,我们还应当将时尚传播置于社会全局中考量,探索其能力和产值。21世纪时尚已成为最活跃的文化景观。一方面,时尚已不仅仅是服装,而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种生活方式、态度、品味和理想。时尚不再是阶级的、权贵的,只要愿意,人人可以享受、体验和追求。另一方面,当代时尚最大的特性是具有产业性。赫斯蒙德夫说,时尚是文化产业迷人的“混血儿”。这一比喻性的界定预示着时尚必须在功能性及意义性之间,在实用和价值取向之间求得高度平衡。正因如此,时尚成为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驱动力量。如本世纪以来,时尚已然成为表达政见的最佳载体。时尚的核心特质就是创新,而当今时尚正在积极展开着与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IT技术等创意产业之间的跨界联合,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能。约瑟夫·奈的《软实力》认为流行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时尚文化是流行文化的核心,时尚文化引领流行文化。时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由此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探索时尚的能量与产值。

总之,时尚传播已经成为传媒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但对时尚传播的研究和认识并没有跟上其发展的速度。学界与业界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给予更多的重视,探索时尚传播的规律、加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寻找时尚报道的平衡点以及探索时尚传播在景观社会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注释:

① 孙毅:《〈时尚中国〉——中国未来“FASHION TV”的雏形》,《当代电视》,2008年第12期。

② 苏宏元:《电视媒体与时尚文化——试析中国电视的时尚化》,《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③ 王颖聪、王雪野:《我国时尚杂志品牌竞争态势实证研究——以女性高码洋期刊市场为例》,《企业经济》,2011年第1期。

④ 人民网:《2013中国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单出炉》,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220/c192370-24415848.html。

⑤ 33家省级卫视包括全国31个省与直辖市开播的卫视(不含港澳台)以及深圳卫视和厦门卫视两大城市卫视。

⑥ 百强杂志中有33家专业时尚杂志:《米娜》《名车志》《ELLE》《男人装》《嘉人》《摄影之友》《贝太厨房》《风尚志》《时尚芭莎》《健康之友》《汽车族》《外滩画报》《城市画报》《时尚先生·ESQUIRE》《Vogue服饰与美容》《瑞丽服饰美容》《时尚· COSMOPOLITAN》《1626潮流双周刊》《宠物世界》《悦己SELF》《都市丽人》《VISION青年视觉》《TimeOut北京》《Lens杂志》《红秀GRAZIA》《优家画报》《昕薇》《新锐》《瑞丽家居设计》《中国城市旅游》《财富品质》《上海服饰》《精致生活杂志》。由于该类杂志与之后的“专业时尚媒体”有重叠,我们也将其并入后文的专业时尚报刊进行分析。

⑦ 省级卫视中有15家省级卫视播出35档时尚栏目:湖南卫视的“我是大美人”,东方卫视的“时尚汇”“车世界”“极致”,浙江卫视的“十足女神fan”,深圳卫视的“辣妈学院”,山东卫视的“健康至尚”,宁夏卫视的“美丽我当家”“美丽我做主”,四川卫视的“心动女人帮”,旅游卫视的“汽车派”“美丽俏佳人”“天天高尔夫”“第一时尚”“乐活好正点”,吉林卫视的“风尚东北亚”“美丽面对面”“美丽我当家”,青海卫视的“时尚美食”“时尚健康”“时尚美妆”“时尚家居”“时尚旅游”,广西卫视的“时尚中国”“名模秀场”“模特大赛锦集”“国际时尚汇”“越成长越美丽”“美丽ing”,重庆卫视的“健康至尚”“美丽ing”,黑龙江卫视的“美丽俏佳人”“游艇汇”,内蒙古卫视的“美丽我当家”以及厦门卫视的“时尚生活家”。

⑧ 《2014年报刊订阅目录》,http://wenku.baidu.com/view/4f8958c5f8c75fbfc77db2c5.html。该目录收录了11488条报刊与杂志的订阅信息,涵盖时尚、文化、生活、科技、农业等各领域的杂志与报刊。

⑨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台名录》由传媒内部工作人员提供,收集了585条地级以上播出机构、1978条县级以上播出机构以及47条教育电视台的信息。

⑩ 《中国广播电台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BB%A3%E6%92%AD%E9%9B%BB% E5%8F%B0%E5%88%97%E8%A1%A8。

(11) 《全国广播电台目录》,http://wenku.baidu.com/view/3449daf6f90f76c661371aa4.html。

(12) 此次调研中,记录的时尚报纸共有15家,分别为《汽车时尚报》《中国美容时尚报》《旅游新报》《中国服饰报》《服装时报》《车友报》《旅游时报》《服饰导报》《化妆品报》《美食导报》《新女报》《精品购物指南》《上海汽车报》《精品导报》《第一生活报》。

(13) 在整理创办时间的过程中,有13家刊物无法通过网络和电话调查获取其成立时间,因此不列入该分析单元。

(14) YOKA时尚网:《光阴三十年,谁是中国第一本时尚杂志》,http://www.yoka.com/renren/zzfy/2009/0115137550.shtml。

(15) ELLETV网站:《晓雪讲述〈ELLE世界时装之苑〉的24年》,http://www.ellechina.com/elletv/events/20120210-73985.shtml。

(18) 研究人员通过广播电视年鉴、电话咨询和网络信息查找的方式记录频道的创办时间,由于贵州电视台的时尚影院频道与鞍山电视台的时尚频道无法从上述渠道获知创办年份,在分析创办时间时,我们未将这两个频道列入分析单元。

(19) 详见星摩登官方网站“星尚频道”部分,http://www.channely.cn/modern/mdjs/yewujs/2013-11-26/47528.html。

(20) 详见靓妆频道官方网站“频道介绍”部分,http://www.jstv.com/n/lz/。

(21) 新民晚报网:《生活时尚频道更名》,http://xmwb.eastday.com/x/node82424/u1a755019.html。

(22) 详见星摩登官方网站“时尚生活频道”部分,http://www.channely.cn/modern/mdjs/yewujs/2013-11-23/46133.html。

(23) 搜狐女人网站:《江苏卫视频道、靓妆频道简介》,http://women.sohu.com/20050819/n240274424.shtml。

(作者王梅芳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艾铭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讲师;程沛、曲雯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时尚文化传播的价值导向”(项目编号:1111YJA86002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刊物卫视频道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频道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