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医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观察

2015-01-16 08:07覃秋菊雷贻玉唐旭丽苏博慧李竹苑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药包穴位脑梗死

覃秋菊,雷贻玉,唐旭丽,郑 艺,苏博慧,李竹苑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江西省泰和县上模医院,江西 泰和 373700)

急性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1],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生率逐渐增高。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其致残性严重,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2]。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穴位按摩、中药烫熨和中频脉冲电治疗3项中医护理技术,对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改善症状上有明显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82例患者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66.03±5.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诊断标准[3]进行选择,同时由头颅CT或者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予确诊。患者意识清楚,发病均在6 h以内,有肢体运动障碍,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5~15分,运动功能评分<84分,住院时间均满1个月。

1.3 排除标准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肌梗塞、心衰以及心房颤动的患者;高热、贫血、营养不良及急慢性感染疾病的患者;除脑梗死外的血管栓塞性疾病史者;肝肾衰竭患者;有精神疾病史者;不配合治疗或中途中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及改善微循环、去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包括离床康复护理,步行间康复护理及语言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中药烫熨和中频脉冲电治疗),必须注意的是,实施的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要等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可以进行。

2.1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特定部位,通过按揉、掌揉、法、提拿、点揉、搓法、揉法、被动活动手法、头面手法等局部刺激,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预防肌肉萎缩,促进康复。在肌力没有恢复之前,可以嘱患者尽早进行被动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各关节被动运动2~3次/日,每次每个关节各方向运动5次以上,每次训练可以实施30 min,训练过程中动作轻柔,切忌粗暴,以防引起疼痛或者损伤组织。同时给予肢体按摩,包括大小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活动,进而防止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畸形。

2.2 中药烫熨 中药烫熨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可借助于烫疗的温热及中药双重作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开泄的腠理以温热之力直达病所,从而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功能恢复[6]。中药烫疗的药物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加工的十一方药酒药渣,用棉布将药渣包裹成烫熨药包,使用时先用清水浸润后蒸煮15 min左右(亦可用微波炉高火3~5 min加热),待药包温度降至45~50℃后进行局部烫疗,烫敷时用力要均匀,先轻慢后快,同时作来回或回旋运转,随着温度下降而减慢动作,直至药包冷却。每次治疗20~30 min,每日可实施1~2次,每个药包可重复使用。当烫熨药包的温度降低至患者耐受时,可以采取局部压敷的方法。15天为1个疗程,共实施2个疗程。药包1~2天需更换1次。

2.3 中频脉冲电治疗 中频脉冲电治疗可以促使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7]。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方法:首先用酒精或清水清洁待治疗的部位、再用酒精或清水清洁电极板内侧面,涂上导电糊使其保持湿润,紧贴治疗的患处或穴位,常选择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环跳、肾腧、手五里、曲池、内关穴等,可以用沙袋和绷带固定电极片以防止其滑落,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实施1次,每次20 min。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观察

4.1 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法(ESS)、FMA积分法[4]。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SF-36(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评定[5]。

4.2 结果

4.2.1 两组干预前后ESS及FM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SS及FMA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SS及FMA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②P<0.01;下同

ESS评分 FM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上肢 下肢 上肢 下肢观察组 41 65.78±15.12 78.61±87.42①② 15.72±18.12 12.97±15.13 38.70±17.10①② 24.71±15.52①②对照组 41 64.91±16.93 67.26±84.18① 15.92±12.64 11.65±23.62 18.70±19.42① 17.57±75.11①组 别 n

表1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ESS及FM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ESS及FMA评分升高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2.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分,±s)

时间 PF SF BP RP VT RE CH MH组别n观察组41对照组41干预前 52.78±13.15 50.64±42.75 47.55±15.35 25.78±23.22 34.48±15.15 34.78±42.15 29.73±15.32 55.56±14.16干预后 75.78±15.39①② 58.03±68.42①② 55.78±33.42①② 62.99±36.56①② 44.72±15.83①② 55.72±42.41①② 43.78±14.54①② 75.78±13.14①②干预前 53.61±15.07 47.02±33.13 44.55±15.53 25.45±45.12 34.75±13.87 35.52±81.52 34.78±43.14 58.13±13.84干预后 67.98±15.22① 54.78±58.12① 51.78±23.48① 33.78±16.74① 38.34±15.14① 43.73±51.44① 36.78±92.10① 62.34±15.52①

表 2结果表明,患者的生理机能(PF)、社会职能(SF)、躯体疼痛(BP)、躯体角色(RP)、精力(VT)、情况职能情况(RE)、总体健康(CH)、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讨 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患者常有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因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最为严重的是其超高的致残率需要漫长的康复,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患者致残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提示:早期、科学、合理地运用综合中医护理技术和必要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特点,使损伤的神经得以修复,促使神经末梢突触激活与再生[8],最大程度地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中医护理方法以其疗效显著、经济、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9],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1]袁向芳.早期目标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22):5079-5080.

[2]姚碧琦.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136-213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4]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59-165.

[5]徐文珠,李丽仙,刘志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1180.

[6]覃素娟,黎敏平.中药烫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 37 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3):53-55.

[7]陈景藻.现代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2.

[8]贺会仙,王林娟,尹晓华.神经源性护理观察[J].河北中医,2011,2(4):616-617.

[9]李振卿,杨云芳.浅谈偏瘫的中医康复治疗[J].四川中医,2008,26(8):26-27.

猜你喜欢
药包穴位脑梗死
柱状药包爆破漏斗效率函数及其等效爆破作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更正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水下爆炸中水面效应以及药包形状对冲击波的影响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