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01-21 20:28宋亚肖
关键词:心肌病心衰小儿

宋亚肖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宋亚肖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 分析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患儿60例,根据患儿的自身疾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60例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衰症状基本消失,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又称为充血型心肌病,多是由感染、中毒、遗传等因素引起,其中部分患儿的发病原因仍然未能得到准确答案[1]。扩张型心肌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临床多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脏功能不全以及心衰等,临床多以控制患儿心律失常、纠正心衰为治疗目的,防止患儿发生栓塞或猝死,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寻找临床护理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个月~10岁,平均年龄5.6岁。60位患儿均符合DCM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气急浮肿,伴有心律失常12例,伴有颈静脉怒张4例。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多以左心增大为主,部分患儿伴有右心室扩大,伴有心包积液时心脏搏动减弱。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或全心增大,室间隔和左室游离壁变薄,搏动减弱,室间隔可呈矛盾运动。扩张型心肌病可继发无瓣膜和腱索异常的二尖瓣反流。

1.2护理方法

首先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儿的发病情况,如患儿心悸、气促发生的时间,呼吸困难的类型,以判断患儿的心功能,询问患儿是否有被迫端坐情况,夜间咳嗽是否加剧,以判断患儿是否有左心衰征兆。同时了解患儿发病原因,既往是否有病毒性心肌病、药物中毒、遗传及地域性特征以及本次发病的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

1.2.1一般护理

首先给患儿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对左心衰呼吸困难的患儿,协助患儿半坐卧位,缓解患儿呼吸困难,如患儿伴有心律失常、头晕时,要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保持大便通畅,同时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儿肢体做被动运动和适度按摩,以防止下肢血栓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保暖,如穿棉质柔软的衣服,保持衣物干燥整洁,病情好转后应鼓励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恢复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

1.2.2饮食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降低、食欲差,因此应给予低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2.3用药护理

患儿的护理主要是控制感染,预防心衰。在治疗期间,嘱患儿正确服用药物,扩张型心肌病的患儿要终身服药,治疗期间不能自主停药,在用药期间要调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同时要做好定期复查,观察患儿是否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由于患儿长期用药,药物疗效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患儿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因此应注意患儿的尿量、饮食及电解质等情况。

1.2.4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较小,对医院存在恐惧心理,对疾病缺少认识,因此往往抗拒疾病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的疾病发展,一旦发现患儿病情出现变化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2]。心理因素可诱发和加重患儿心衰和心律失常,不利于患儿的康复,严重者可导致猝死。目前为止,对扩张型心肌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多采取对症治疗,患儿一旦确诊,病情进展迅速,可反复发作,使患儿出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烦躁、焦虑、恐慌甚至绝望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患儿,及时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儿及时进行心理疏通,鼓励患儿积极配合医院治疗,给患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护士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

2 结 果

本组60例患儿中,经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衰症状基本消失,患儿1~5个月好转出院。

3 讨 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也是幼儿心肌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3]。由于本病很难治愈,不但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痛苦[4]。扩张型心肌病是世界性疑难病症,因病因未明尚无特效疗法。虽然目前西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药物的局限性及其副作用,以及扩张型心肌病本身的复杂性,本病在症状出现后5年的存活率并不高。有资料显示[5],有患儿在病愈5年后死亡,因此加大对该疾病的研究力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小儿多以呼吸道症状和发育迟缓为首发症状,年长儿多表现为恶心、厌食等消化道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及喘鸣音,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可表现为皮肤苍白,心动过速、肝大、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对于本病的治疗,除了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以外,也应当加强患儿的临床护理。本组60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结合患儿自身情况对患儿采用了饮食、用药以及心理上的综合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衰症状基本消失,缩短了患儿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期间针对患儿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综合护理也提高了患儿就医期间的舒适度,不同程度的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缩短了患儿恢复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肖玉萍,贺晓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基础医学论坛,2013:17(3):319-320.

[2] 张晨晨,管 琳,李建宇.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4):491-492.

[3] Takemoto Y,Hozumi T,Sugioka K,et al.Beta.Blocker therapyinduces ventficular resynchronization in dilated cardiomy with ikqtitowqrs compiex[J].J Am Coil Cardiol,2013:49(7):778-783.

[4] 王丽娟.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96-297.

[5] 刘有红.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85-86.

本文编辑:李淑雁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16.160.02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衰小儿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小儿涵之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