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茶叶对斑点叉尾鮰几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015-01-21 04:32杨严鸥宛晓春周裔彬桑八一张建立
饲料工业 2015年20期
关键词:屏山霍山茶叶

■陈 路 杨严鸥 宛晓春 周裔彬 桑八一 张建立

(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6)

鱼类抗氧化酶系统在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反映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SOD能够通过歧化反应将超氧化物转化为过氧化氢与氧气[2],而CAT又能高效地将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气[3],因此,SOD与CAT对清除氧化胁迫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起着决定性作用[4]。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氧自由基的发生器,其活性升高是各种疾病发生的标志[5]。

研究显示,茶多酚可以提高鱼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6-9],而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种类多,产量高,可以考虑将茶叶作为添加剂使用到饲料中,但目前,有关茶叶对鱼类的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本试验选择4种绿茶[屏山炒青(四川)、霍山黄芽(安徽)、黄山毛峰(安徽)、龙井(浙江)]、1种红茶[祁门红茶(安徽)]与1种黑茶[普洱茶(云南)]进行试验。出于实际应用中的成本考虑,添加物为茶叶加工中筛下来的副产品茶末,分别按1%和2%用量添加到斑点叉尾鮰基础饲料中,旨在比较不同茶叶及不同添加量对该种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茶叶加工副产品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养殖系统为室内循环水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系统与39个单个体积为60 cm×60 cm×65 cm(有效水体180 L)的塑料水族箱。试验鱼取自安徽合肥市的巢湖三珍养殖场,运回后2%食盐水消毒,在上述水族箱中暂养2周。暂养期间投喂基础饲料。屏山炒青、霍山黄芽、黄山毛峰、龙井、祁门红茶和普洱茶6种茶叶的茶末粉碎后,过60目筛,分别按1%、2%用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再加上添加量为0%的对照组,试验饲料共13种,每组3个重复。饲料以颗粒机制成粒径2 mm颗粒,65℃烘干后过筛,-20℃保存备用。基础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 试验过程与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前,将鱼饥饿24 h,然后随机取样称重,每箱放入试验鱼30尾,个体初始平均体重为1.80~1.90 g/尾。每天9:00和15:00各投适量饲料一次,1 h后回收残饵,以预防水质变坏。试验水源为曝气自来水,使用沸石、活性炭净化水体,真空泵提水。单只箱体循环水量为2.5 L/min,箱内放置散气石,以通风管连接罗茨鼓风机间断性充氧。自然水温,变化范围25.2~28.5℃,节能日光灯提供照明,光照时间8:30~20:00,瞬时开断。试验持续8周。

1.3 取样与方法

试验结束时,将鱼饥饿24 h,每箱中随机取样7尾,取内脏团,冰浴条件下分离肝胰脏,-70℃冰箱保存。将养殖箱中的水体高度从60 cm降到10 cm,充氧,拥挤胁迫3 d后,前2 d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如前),第3 d饥饿,再每箱随机取样7尾,按前述方法分离并保存肝胰脏。

表1 试验基础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CAT、SOD、γ-GT活性参考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方法参见试剂盒。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后进行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Duncan's procedure)。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对SOD活性的影响(见表2)

表2显示,养殖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龙井1%、2%组的SOD活性均显著提高,屏山炒青和普洱的1%组显著提高。其余各组显著降低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同种茶叶,屏山炒青和普洱的1%组显著高于2%组,而黄山毛峰的1%组显著低于2%组,其余3种茶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2 茶叶种类、添加剂量以及胁迫对斑点叉尾鮰鱼体肝脏SOD活性的影响(U/mg prot.)

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霍山黄芽和黄山毛峰的1%、2%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屏山炒青和祁门红茶仅1%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龙井和普洱两种剂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对于同种茶叶,屏山炒青和祁门红茶的1%组显著高于2%组,其余4种茶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茶叶在提高SOD活性效果上有不同特点。胁迫前,龙井茶(两组)和普洱茶(1%组)有显著提高SOD活性的效果,胁迫后这种作用消失,而黄山毛峰与霍山黄芽(两组)以及祁门红茶(1%组)在胁迫前未显示出提高SOD活性的效果,胁迫后表现出这种效果。屏山炒青(1%组)则在胁迫前后均有此效果。

2.2 对CAT活性的影响(见表3)

表3 茶叶种类、添加剂量以及胁迫对斑点叉尾鮰鱼体肝脏CAT活性的影响(U/mg prot.)

表3显示,养殖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屏山炒青、龙井的1%组及霍山黄芽的2%组均导致CAT活性显著提高,其余各组显著低于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同种茶叶,屏山炒青、龙井、普洱以及祁门红茶的1%组显著高于2%组,其余2种茶叶1%组显著低于2%组或无显著差异。

胁迫后,霍山黄芽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组显著低于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于同种茶叶,普洱、祁门红茶的1%组显著低于2%组,而黄山毛峰的1%组显著高于2%组,其余3种茶叶的1%、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此可见,霍山黄芽2%组在胁迫前后均能显著提高CAT活性,屏山炒青与龙井茶只在1%组胁迫前有效果,其余各组对提高CAT活性无显著作用甚至显著降低了CAT活性。

2.3 对γ-GT活性的影响(见表4)

表4显示,养殖试验结束时,黄山毛峰2%组和祁门红茶1%组的γ-G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同种茶叶,屏山炒青和祁门红茶的1%组显著高于2%组,而黄山毛峰的1%组显著低于2%组,其余3种茶叶的1%、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4 茶叶种类、添加剂量以及胁迫对斑点叉尾鮰鱼体肝脏γ-GT活性的影响(U/g prot.)

胁迫后,黄山毛峰、普洱以及祁门红茶的γ-G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同种茶叶,屏山炒青和祁门红茶的1%组显著高于2%组,而龙井1%组显著低于2%组,其余3种茶叶的1%、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此可知,龙井茶与霍山黄芽在胁迫前与胁迫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种茶叶在胁迫前基本能显著降低γ-GT活性,胁迫后γ-GT活性则显著升高(屏山炒青2%组除外)。

3 讨论

3.1 对SOD活性的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从而阻断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是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标志[10]。本试验中,养殖试验结束时有部分试验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例如龙井(1%、2%组)、屏山炒青与普洱(均为1%组),这与徐奇友等[6]的试验结果类似,该试验在虹鳟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导致肝脏中SOD活性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胁迫前有部分试验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胁迫后,这些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例如黄山毛峰(1%、2%组)、霍山黄芽(1%、2%组)与祁门红茶(1%组)等,即这些种类茶叶的效果在胁迫后才凸显出来。这两种现象在红茶、绿茶中均有出现。因此,结果不同,应该与具体的茶叶种类不同有关,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对CAT活性的影响

本试验显示,无论胁迫前或胁迫后,除个别试验组CAT活性显著提高外,多数试验组肝脏CAT活性改善不显著甚至有所降低,而刘振兴等[7]报道,罗非鱼饲料中添加333 mg/kg茶多酚可提高其肝脏的CAT活性。本试验结果与之不同,可能与鱼种不同有关,也可能与茶多酚剂量不同有关。按茶多酚约占红茶干重的10%以及绿茶干重的15%~25%[11]来计算,本试验饲料中茶多酚添加量约为1 000~5 000 mg/kg,明显高于罗非鱼试验的添加量。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3 对γ-GT活性的影响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氧自由基的发生器,其活性升高是肝功能受损的标志[5]。本试验显示,茶叶添加会导致肝脏中γ-GT活性显著降低,表明茶叶具有抑制肝功能受损的功能[12]。但胁迫后多数试验组的γ-GT活性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龙井茶与霍山黄芽在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仍无显著差异或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两种茶叶中含有某些特殊成分有关,导致与其它茶叶有明显不同的结果,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6种茶叶中,龙井茶与霍山黄芽的作用更为相似,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在两种添加剂量中,1%添加量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屏山霍山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屏山银企共解融资难题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林泉山庄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罗博作品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香喷喷的茶叶
怎样是一株好霍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