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体会

2015-01-23 01:53赵文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血肿

赵文龙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体会

赵文龙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小骨窗开颅术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 另以行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病死率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72.0±22.4)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8±54.3)min(P<0.05)。治疗组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5.77%、19.23%、11.54%, 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0.00%、57.50%、30.00%(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临床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自发性脑内出血症, 发作急骤, 病情危重, 病死率、残疾率均较高, 危险度占据各类急性脑血管疾病首位。采用高效诊断与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出血问题加以处理, 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的必要保证[1]。当前时期, 在外科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 小骨窗开颅术逐渐推广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2]。本院此次选择52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 将其疗效与行骨瓣开颅术的40例患者实施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小骨窗开颅术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以及行骨瓣开颅术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全部为本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 排除丘脑/脑壳或者以此为主的出血破入侧脑室者, 合并全身严重疾病者, 伴随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治疗组男33例, 女19例, 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8.2±13.0)岁;出血部位:14例外囊出血,16例内囊出血,8例丘脑出血,12例皮质下出血,2例血肿破入脑室;血肿量:27例为30~50 ml,21例为50~80 ml,4例为>80 ml。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 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58.0±12.8)岁;出血部位:12例外囊出血,13例内囊出血,6例丘脑出血,8例皮质下出血,1例血肿破入脑室;血肿量:21例30~50 ml,16例为50~80 ml,3例为>80 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发病之后6 d内, 为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手术步骤如下:全身麻醉或者局部加强麻醉;行影像学检查, 确定出血部位;在与血肿组织距离最近的部位制作直切口, 切口长度为6 cm, 深度直达颅骨;钻孔, 制作直径为3 cm左右的骨窗;将硬脑膜按照星芒状切开, 在脑表面未有血管的部位进行穿刺;对血肿进行进一步检查, 确定有血肿组织后, 将脑皮质切开, 深度达到血肿腔, 以吸引器将血肿组织清除, 同时进行止血;若血肿组织已经形成稳固包膜,则不可强硬清除, 以免发生再次出血;清除血肿组织后, 以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冲洗, 置入1根硅胶引流管实施引流,将硬模敞开, 关闭切口;检查患者的颅内压, 若颅内压居高不下, 则实施大骨窗减压处理;若患者血肿破入脑室, 则实施脑室外引流, 术后隔1 d, 行腰部穿刺, 以释放脑脊液。手术过程中, 将患者血压控制为150~160/90~100 mm Hg(1 mm Hg= 0.133 kPa)。对照组:发病之后6 h~1 d内, 行骨瓣开颅手术。手术步骤:全身麻醉;在血肿体表投影部位, 作马蹄形的头皮切口;按照常规骨瓣行开颅处理, 将血肿清除;对颅内压增高者, 实施骨瓣减压。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的组间差异。术后, 为两组患者随访1~3个月, 观察术后再出血、并发症、死亡情况, 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时间:治疗组52例患者为(72.0±22.4)min, 对照组40例患者为(147.8±54.3)min,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19, P<0.05)。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3个月病死率:治疗组52例患者分别为5.77%(3/52)、19.23% (10/52)、11.54%(6/52), 对照组40例患者分别为40.00%(16/40)、57.50% (23/40)、30.00%(12/40), 各项指标组间对应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17、14.39、4.90, P<0.05)。并发症:治疗组中并发症10例患者为肺部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3例,对照组中并发症23例为肺部感染13例, 消化道出血10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颅脑损伤, 目前可采用小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定向抽吸术等多类术式施治[3]。研究发现, 骨瓣开颅术手术视野良好, 可同时进行电凝止血以及骨瓣减压, 对于血肿量较大患者具有较高疗效, 但是, 此手术的创伤较大, 不利于患者预后[4]。而小骨窗开颅术则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脑损伤几率小等优势。

本院此次以小骨窗开颅术为52例高血压脑出血者施治,另以骨瓣开颅术为40例患者实施对比治疗,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死亡率,结果显示, 小骨窗开颅术者均低于骨瓣开颅术者。证明小骨窗开颅术比骨瓣开颅术具有更多优势。

综上所述, 采用小骨窗开颅术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治,安全高效, 可进行临床推广。

[1]周立平.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江苏医药,2013,39(20):2471-2472.

[2]肖军. 小骨窗开颅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5):766-768.

[3]张腾, 邹华山, 陈伟强. 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953-955.

[4]涂明, 郑伟明, 苏志鹏, 等.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4例体会.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29-29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48

2015-01-21]

475000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血肿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