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

2015-01-23 14:03杨慧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栓塞

杨慧华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

杨慧华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实施对症治疗, 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治愈35例, 改善9例, 无一例死亡。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抗凝后, 结合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特征;护理

肺血栓栓塞为一种常见的肺栓塞类型, 主要临床以及病理生理特点表现为肺循环、呼吸功能障碍, 是继心血管、肿瘤疾病之后, 是排名第三的致死病因[1], 但临床诊断时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诊治疗效, 本次研究总结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 男24例, 女20例, 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5.0±3.3)岁。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头晕、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等, 明显呼吸困难20例, 明显胸闷35例, 咯血、咳嗽22例。心率>100次/min, 血压水平下降,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颈静脉怒张8例, 胸膜摩擦音5例。

1.2 辅助检查 主要给予患者实施X线、CT、血生化、血气分析检查。经X线以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显示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0 mm Hg(1 mm Hg= 0.133 kPa ), 动脉血氧分压≤75 mm Hg, pH>7.5, 肺泡动脉氧分压>20 mm Hg。经CT检查结果为:双肺下叶片可见有片状阴影。经血生化实验室检查为:纤维蛋白原升高, 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1.3 方法 溶栓治疗:尿激酶(国药准字H41021707, 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4000 U/d, 静脉推注;抗凝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60190, 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50~225 mg/d, 静脉推注, 华法林(国药准字H20054247,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g/d, 口服。

1.4 护理方法 ①一般护理。加强病房巡视, 保证呼吸道呼吸顺畅, 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 若观察患者有不适异常发生, 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②心理护理。因肺血栓栓塞患者发病急, 病情危重, 患者多合并焦虑、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预后不良。因此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肺栓塞的相关知识, 缓解患者以及家属的担忧, 消除负面情绪, 有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临床疗效。③急性期护理。取健侧卧位, 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依据氧分压结果给氧。采用留置针, 保证药物输注顺畅, 控制输液速度, 防止给药过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 并实施对症治疗。④用药护理。在治疗过程中, 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及牙龈是否有出血, 并查看皮肤瘀斑情况以及注射部位是否有血肿, 若患者有皮下牙龈出血、黑便, 需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防止出现意外。⑤溶栓抗凝护理。溶栓抗凝过程中, 可溶解潜在性血栓, 避免血栓复发。溶栓治疗时, 应注意查看注射部位的渗血血肿情况, 查看皮肤是否有瘀斑、血丝痰以及咯血症状。⑥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食用维生素、蛋白质、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减少高胆固醇以及油腻食物食用, 肥胖患者应叮嘱减少摄取糖类、脂类食物, 注意叮嘱患者多饮水, 有利于促血液循环, 长期卧床者, 应多食用富含植物纤维食物, 有利于顺利排便, 防止便秘。⑦下肢静脉血栓护理。适当提高患肢, 不能热敷或按揉患处,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后, 多数患者会有下床活动意识, 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康复锻炼, 但患者溶栓后必须卧床>14 d, 防止栓子脱落而出现栓塞复发。

2 结果

44例患者接受溶栓抗凝治疗后, 痊愈35例, 改善9例,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肺栓塞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据统计, 该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医护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其治愈率及改善率仍是乐观的[2]。肺栓塞多数发生于下肢静脉血栓, 其次为盆腔静脉丛、下腔静脉、心脏。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多为术后7 d内因排便或下床活动而诱发;首次栓塞后, 短期内可能会再次发生, 及时抗凝溶栓, 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 或彻底治愈;该疾病发病急,突发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严重者会出现心跳骤停、休克;早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时溶栓后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3,4]。明确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后, 做好急性肺血栓栓塞的预防, 减少肺栓塞发生;若有急性肺血栓栓塞发生,及时实施抢救治疗, 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明确早期肺栓塞的临床特征, 提高医护人员对其认知, 有利于减少误诊或漏诊发生[5]。指导患者早期实施下肢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同时结合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包括常规、心理、急性期、用药、溶栓抗凝、饮食以及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有利于提高溶栓抗凝疗效, 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给予4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 35例患者治愈, 9例改善, 无一例死亡, 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 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抗凝后, 结合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曾以萍, 张秀杰, 白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临床肺科杂志, 2015, 20(3):509-511.

[2]谢俊清.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6):106.

[3]李继霞.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8):2442-2443.

[4]陈春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9):204-205.

[5]杨艳霞.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要点.中外医疗, 2014, 33(1): 1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60

2015-04-28]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栓塞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