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5-01-23 14:03程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静脉炎无菌套管

程雪梅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程雪梅

目的分析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1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结果11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穿刺失败4例, 固定不当导致留置针脱出8例, 堵管4例, 药物外渗2例, 局部静脉炎1例。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属一种安全的静脉输液方式, 留置针在留置期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11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男67例, 女43例。患者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57.1±9.8)岁。其中内分泌科患者30例, 普外科患者43例, 神经内科患者37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其穿刺血管方法。在选择血管时, 需选择走向直、韧性好且充盈度好的血管。选择好穿刺静脉后, 使用手指将患者血管走向及深浅摸清, 局部碘伏消毒, 消毒皮肤干燥后将留置针包装拆除, 使用碘伏对留置针肝素膜进行消毒后将输液器针头插入, 排净留置针及头皮针内的空气, 随后将套帽取下, 旋转留置针针芯, 使之与套管斜面对齐。操作者使用右手持静脉留置针, 使针头斜面和皮肤呈15~30°, 针头直刺血管, 将针芯拔出。固定留置针即可。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11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 穿刺失败4例,发生率3.6%;固定不当导致留置针脱出8例, 发生率7.3%;堵管4例, 发生率3.6%;药物外渗2例, 发生率1.8%;局部静脉炎1例, 发生率0.9%。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其管腔较为柔软,无害, 刺激性较小, 可长时间留置, 在临床用药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若使用不当或护理方式不当, 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感染、皮下血肿以及静脉炎等多种并发症, 增加患者疾病痛苦, 因此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和加强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

3.1 穿刺技巧分析 ①在穿刺过程中, 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留置针与皮肤呈合理角度, 缓慢进针。若套管与皮肤角度<15°, 可增加套管和血管壁的接触面积, 从而引起渗漏等不良现象;若角度>30°, 则易出现穿破血管事件, 导致穿刺失败。②回血后需再少许进针, 退针芯后再送入套管。但须注意的是, 针芯不能退出太多, 主要是由于套管内无支撑, 针芯过多退出可导致送管折断。③需将静脉留置针完全送入患者血管中, 防止患者在更换姿势时出现针管滑出事件, 从而引起液体渗出。④在穿刺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避免发生感染现象。⑤成功穿刺后,使用贴膜固定留置针。在固定时将针翼作为中心, 逐渐向周围按压, 并排净贴膜内的空气, 保持贴膜下皮肤清洁、干燥。⑥每次输液完成后需使用配置好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⑦留置针在拔出时, 需先揭去胶布, 随后再将输液贴膜揭去, 使用无菌棉球对穿刺点前方进行按压, 随后将套管针迅速拔出。随后对穿刺点按压5~10 min。

3.2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分析

3.2.1 预防液体渗漏及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需提高穿刺技巧, 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 避免因多次重复穿刺导致患者血管液体渗出。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 严格控制液体滴注速度。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液体渗出现象, 需及时减慢其滴注速度[3]。

3.2.2 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护理人员需严格根据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加强对留置针知识的宣传教育, 叮嘱患者在洗漱、淋浴时使用保鲜膜进行包裹;增加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避免穿刺点感染。一旦发现患者穿刺周围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等现象, 需先将留置针拔出, 再采用消毒液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3~4次/d[4];或者使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

3.2.3 预防静脉炎 静脉炎主要是沿静脉走向可见条索状红线, 患者局部组织会产生明显的肿胀、疼痛及灼热现象。主要是因药物刺激性较大, 或输注药物浓度较高, 或在封管时过度用力、滴注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患者出现静脉炎需停止输液治疗, 24 h内选择冷敷, 24 h后选择热敷。留置针拔出后使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 并预防其复发[5]。

3.2.4 避免导管堵塞以及形成静脉血栓 导管堵塞以及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表现为药液滴注不畅, 或输液管道不畅。一般是由于患者血液粘稠度过高引起血栓形成;导管堵塞一般是由护理人员不正确的封管造成。护理人员在具体护理工作中, 需要熟练掌握封管的正确方法, 叮嘱患者降低活动量,避免因过度活动造成血液回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导管堵塞现象, 需先将留置针拔出, 给予针对性护理。

综上所述,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中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提高穿刺技术水平, 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 严格按照医院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 改善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舒适度。

[1]孟庆霞, 齐秀伟. 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全科护理, 2008, 6(29):2693.

[2]张玉芳, 何丽, 钟晓燕.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6):2748-2749.

[3]岑慧萍, 朱惠莉, 胡苏军, 等. 葡萄糖酸盐氯己定应用于儿童静脉留置针皮肤消毒效果观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2):2938-2939.

[4]章洁, 皮红英.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3):517-519.

[5]刘淑芹, 魏金慧, 吴薇薇, 等.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护理与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0):448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67静脉留置针, 又称为套管针, 是现代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 能够长时间留置在患者静脉内。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可长时间留置、缓解反复穿刺给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等优点, 并且还能够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等[1]。为了研究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选取本院110例接受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2015-05-07]

043800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五四一总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静脉炎无菌套管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谈地质钻探过程中套管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