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2015-01-23 14:03黄玉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黄玉婵

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黄玉婵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比较流行的儿童疾病, 其传播广、速度快、易感率高。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发生了范围广、病情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通过研究得知, 肠道病毒类型直接决定了手足口病的病情程度, 其中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症状最为严重。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预防策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A16等20多个人肠道病毒血清型诱发的世界性儿童和幼儿常患疾病[1]。自2014年3月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 累计报告病例数、重症病例数和死亡数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全球大多数地区均出现手足口病流行的报道, 有些地区甚至还爆发过大规模病情和死亡事件。本文重点论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对监测和预防疫情爆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流行病学特征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共有二十多种, 其中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 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以及人肠道病毒71型,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V71和CoxA16。CoxA16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手足口病病原体, 然而从1968年将EV71分离出来后, EV71便成为了手足口病病原学中最重要的位置[2]。EV71病毒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毒, 幼儿患儿病情危急, 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关注越来越多。手足口病在某一地区间歇性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是EV71基因型别的变化和易感宿主的累积。

2 临床表现及预后

该病从无任何症状或者轻微症状发展到严重并发症, 甚至死亡。2~6 d为潜伏期, 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 发病突然,持续发热, 疱疹上散落着口腔黏膜, 手、足和臀部渐渐产生疱疹和丘疹, 同时出现流涕、恶心、咳嗽、食欲不佳、头痛等症状。发病当天或第2天便出现了皮疹, 1~2 d遍及全身。皮疹颜色从枚红色斑丘疹或红斑慢慢发展为疱疹。手指、指甲或足趾掌面、足跟边缘均出现皮疹。皮疹常常还出现在大腿内侧、手掌、臀部、足底及会阴部, 有时也出现在膝、肘部。疱疹是一个卵圆形, 2~5 mm的直径, 最大为10 mm,微混浆液包含其中[3]。疱疹一般有几个到几十个, 不会出现破溃现象, 2~4 d便渐渐干燥, 慢慢结痂, 结痂后不会有瘢痕。红斑与疱疹同时散落在唇边、软腭、舌边及口腔两颊黏膜,大多数都是与皮疹同时或稍晚2 d出现。口腔疱疹极易破损或溃烂, 患儿吃饭疼痛、流涎。

很少一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肺水肿、弛缓性麻痹、脑炎、脑膜炎及心肌炎等各种并发症。该病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只是偶尔会出现瘫痪性疾病及脑膜炎, 大多数患儿会在几天之内恢复健康;只是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心肌炎, 预后效果不理想。

3 治疗药物

手足口病的治疗需要坚持对症治疗的原则, 当前并未研发出高效、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新博林、阿昔罗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临床上广泛应用。Arya[4]对干扰素-α(IFN-α)治疗EV71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研究结果得知, 疾病初期使用可逆转病毒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神经系统。同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够预防炎症的出现, 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这种药物曾广泛应用于1998年中国台湾和2000年澳大利亚的EV71流行中。最近Rotbart等[5]研究中采用了一种Pleconaril的新药,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少, 口服吸收好, 对于小RNA病毒科的病毒, 尤其是肠道病毒诱发的急性驰缓性麻痹、脑膜炎等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在欧美地区已经处于Ⅲ期临床应用, 其作用原理在于有效抑制宿主细胞受体和病毒进行结合, 从而阻隔了病毒的复制。

4 预防措施

对疫情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学校、幼儿园及家庭病情, 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 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科学合理处理患儿的污染物,全面消毒清洗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餐具、座椅、玩具等;采用3%的漂白粉浸泡粪便;在阳光下暴晒患儿的衣服与被褥;确保室内空气流畅。养成科学合理的个人卫生习惯, 引导患儿勤洗手, 不吃生冷食物, 不喝冷水。预防孩子同患儿进行接触, 尽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加强儿童的营养, 引导儿童进行适量的运用,充足睡眠, 增强免疫力。

深入研究手足口病, 加大对病原学和疫情的监测, 增强处理疫情爆发和鉴别高危患儿的水平, 准确预测和有效预防手足口病。EV71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致死性肺病和CNS的爆发, 如果手足口病出现肺水肿或CNS等严重并发症, 便可以将其确定为EV71感染, 认真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并动态监测白细胞和血糖指数, 早预防、早干预或早治疗能够有效增强预后;如果分离到EV71, 尤其是具有强毒力的亚基因群, 就应立即报告给当地卫生机构以采取阻断传播的预防措施。同时深入研究开展手足口病的抗病毒药物及特异性疫苗。当前, 针对EV71的疫苗研究, 并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好需要对疫苗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

[1]杨德华, 曾义岚, 陈竹, 等. 2010至2012年成都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3(4):588-590.

[2]郭靖.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研究进展.中国药业, 2015(5):4-6.

[3]董国庆, 蒋红英, 闵慧, 等.手足口病22例病原学及临床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22):1723-1725.

[4]Arya S. Antiviral therapy for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0(30): 988-922.

[5]Rotbart HA, Connell JF, Mckinlay MA. Treatment of human enteroviruses infections. Antiviral Res, 1998(38):1-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204

2015-05-15]

528000 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浅谈肠道病毒EV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