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2015-01-23 20:59关耀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气胸线片胸膜

关耀武

胸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关耀武

目的探究胸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74例胸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X线片和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抽取液、气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胸膜腔具有积气带;通过胸部CT检查显示胸膜腔具有气体影,同时肺部组织存在异常,5例患者胸膜下发现小气囊。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检查联合CT诊断等应用于胸膜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此外,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胸膜疾病;CT;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胸膜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一旦患病极易直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造成极大程度的痛苦[1]。研究资料显示,气胸是胸膜疾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由密闭胸膜腔出现缝隙,促使气体进入腔内,从而引发气胸,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认为及时进行准确的检查和诊断,同时采取适当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3]。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胸膜病变患者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膜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5±9.6)岁;其中继发性气胸3例、自发性气胸24例、特发性气胸8例、恶性胸腔积液2例。观察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7.3±10.1)岁;其中继发性气胸2例、自发性气胸25例、特发性气胸9例、恶性胸腔积液1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①X线片检查:患者检查结果通常提示胸膜腔具有积气带,且呈现均匀透明,不具有肺纹理;在进行X线片检查时应注意加强对重症胸膜病变患者的诊断,避免出现漏诊、误诊。②胸部CT诊断:CT通常显示胸膜腔内出现气体影,肺部组织发生异常,部分患者胸膜下会出现小气囊。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抽液和抽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首先患者取仰卧位,给予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选择锁骨中线和第2肋间交接处进行置管,使用穿刺针穿刺后将气体或者液体抽出,沿着穿刺针路径插入导丝,对导管进行固定。然后,患者改为半坐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决定每次抽取气体或者液体量,通常需要抽取3次,当胸腔内气体和液体完全抽出后,给予气胸患者葡萄糖治疗,给予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地塞米松、顺铂进行治疗,叮嘱患者更换体位,确保药物与胸腔充分接触。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甚至呈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诊断情况 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胸膜腔具有积气带;通过胸部CT检查显示胸膜腔具有气体影,同时肺部组织存在异常,5例患者胸膜下发现小气囊。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36/37);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30/3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膜疾病是一种高发的常规疾病,患者的发病机制通常较为复杂,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部出现剧烈疼痛,如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还会伴有呼吸异常现象[5]。在临床上对于胸膜疾病的诊断需要采用X线片、胸部CT诊断,并且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诊断。在对患者进行X线片诊断时,出现胸膜病变的患者会提示胸膜腔存在积气带,并且会呈现出均匀透明状[6]。而胸部CT诊断检查通常会显示胸膜腔内有气体影,并且肺部组织会出现小气囊等异常情况。对于严重胸膜疾病患者如果仅采用X线片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所以在对胸膜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联合X线片与胸部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病理组织学进行确诊[7]。

过去对于胸膜病变通常需要采用注射器抽取胸腔内液体和气体,因为需要反复进管,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具有一定损伤性,此外还会引发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并且能够让患者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彻底排出,同时再进行合理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抽取液、气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乃军等[8]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对于胸膜病变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常规检查联合CT诊断等应用于胸膜疾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此外,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1]吴思仿,吴峰,陈必达.电子胸腔镜检查诊断胸膜疾病的价值.现代医院,2014,14(5):72-73.

[2]林静,申永春,万春,等.磁共振成像对胸膜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92-294.

[3]李培文,韩新巍. Y型分支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气道支架置入治疗主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 125.

[4]冯爽,刘树业,张立,等.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筛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4):262-266.

[5]聂洪梅,朱进,安永,等.胸膜活组织检查在儿童胸膜炎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78-181.

[6]石慧,崔丽英.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2):51-54.

[7]王峰,童朝晖,王臻,等.结节病胸膜病变合并胸腔积液六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2):99-104.

[8]李乃军,姜大海,赫庆兰.胸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2):9-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17

2015-07-24]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气胸线片胸膜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