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2015-01-23 20:59费家勇陈忠伟郭龙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松果体性癌生殖细胞

费家勇 陈忠伟 郭龙军

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费家勇 陈忠伟 郭龙军

目的探讨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I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中卵黄囊瘤3例,畸胎瘤恶变8例,胚胎性癌4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5例。肿瘤均位于松果体区,表现为边界基本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加权为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发生于松果体区的颅内生殖细胞瘤,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中线位置的颅内胚胎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1]。GCTs以松果体区和鞍区最常见,而颅内少见类型的GCTs多发生于松果体区[2]。GCTs的不同组织类型在治疗方法和预后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术前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收集20例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旨在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50岁,平均年龄(24.3±8.6)岁。11例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就诊,5例为性早熟,3例视力障碍,1例尿崩症。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1.5T MRI扫描仪,对患者行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和T2WI及增强扫描,包括SE及FSE序列,层厚3.0 mm,层距1.0~1.5 mm,FOV 320 mm×320 mm,矩阵256×256。对比剂采用Gd-DTPA,计量为0.1 mmol/kg,以1.0~2.5 ml/s的流速经肘静脉注射,扫描参数同平扫T1WI。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松果体区,其中卵黄囊瘤3例,分别位于四叠体池、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区,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2例MRI平扫T1WI表现为等低信号,密度均匀,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块呈均匀性强化;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内伴有明显液化,T1WI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性强化,液化坏死部位无强化。畸胎瘤恶变8例,MRI平扫病灶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基本清晰的囊实性病灶,T1WI表现为混杂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有1例病灶沿脑室播散,表现为多发边界清晰的小结节病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胚胎性癌4例,肿瘤边界清晰,可伴有囊变及坏死,肿瘤周边可有水肿及脑积水征象,MRI平扫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混合型生殖细胞瘤5例,肿瘤边界较清晰,多伴有脑积水征象,MRI平扫T1WI及T2WI均表现为混杂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GCTs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3]。2007年WHO将GCTs分为8个亚型[4],即生殖细胞瘤、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性畸胎瘤、畸胎瘤恶变、卵黄囊瘤、胚胎性癌、绒毛膜癌、混合性GCTs,临床以生殖细胞瘤和畸胎瘤常见。GCTs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位置密切相关,当松果体区GCTs压迫中脑导水管时,患者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嗜睡、视力障碍、癫痫和共济失调等症状;肿瘤侵犯顶盖时可表现为双目上视、会聚功能障碍等帕力诺综合征。畸胎瘤恶变患者,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而卵黄囊瘤或含有卵黄囊成分的肿瘤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因此患者的血液学检查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也有重要的意义。

3.2 GCTs的MRI特点 GCTs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在MRI上呈现多样性,与肿瘤的组织细胞类型密切相关。在本组病例中,卵黄囊瘤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因肿瘤多无明显大的囊变或坏死,因此MRI平扫时多表现为均匀信号,T1WI表现为等低信号,密度均匀,T2WI为高信号,当肿瘤较大时,可伴有少许囊变或坏死。增强扫描后肿瘤呈明显强化,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恶性畸胎瘤因肿瘤成分比较复杂,MRI平扫时多表现为混杂信号,多以囊实性为主,伴有囊变坏死的征象。畸胎瘤恶变时,肿瘤内部可见脂肪成分,恶变的畸胎瘤可沿脑室扩散,表现为沿室管膜下的小结节样结构,增强后明显强化;胚胎性癌肿瘤边界多较清楚,内多伴有囊变和坏死,MRI平扫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可能与肿瘤内血管丰富有关,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有文献报道,胚胎性癌可引起同侧大脑半球萎缩,胚胎性癌晚期易沿室管膜及蛛网膜下腔发生种植转移,主要表现为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病灶[5]。混合型生殖细胞瘤的MRI特点取决于所含肿瘤的细胞成分,边界多不清楚,多伴有脑积水征象,内部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

3.3 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的GCTs需与脑膜瘤、胶质瘤及松果体细胞瘤相鉴别:脑膜瘤很少发生囊性病,有包膜和供血流床,常有宽基底与颅底相连;胶质瘤多位于脑干,呈浸润性生长,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松果体细胞瘤以女性发病多见,很少发生囊变及坏死,患者常伴有发育迟缓或不发育等症状。松果体区的恶性畸胎瘤还需与良性畸胎瘤相鉴别,二者均为囊实性,且均可见到脂肪信号,恶性畸胎瘤多伴有模糊不清的分隔,以实性成分为主,血清及脑脊液检测AFP为阳性,而成熟畸胎瘤多以脂肪、钙化、水及软组织共存,以囊性成分为主,血清及脑脊液检测AFP为阴性。

综上所述,发生于松果体区的GCTs,其MRI图像亦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掌握其影像学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本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1]柴成奎,周俊林,毛俊杰,等.颅内松果体区少见类型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1):902-905.

[2]Jenings MT,Celman R,Hochberg F. Intracranial germ-cell tumors: natural history and pathogenesis. J Neurosurg,1985,63(2):155-167.

[3]徐东,徐晓非,戴建平,等.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MR影像诊断.中风与神经病杂志,1997,14(6):359-360.

[4]Rousseau A,Mokhtari K,Duyckaerts C. The 2007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at has changed. Curr Opin Neurol,2008,21(6):720-727.

[5]王中领,郭亮,谢道海.性腺外胚胎性癌影像学特征.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1):115-1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18

2015-08-27]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费家勇 陈忠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郭龙军)

猜你喜欢
松果体性癌生殖细胞
240 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分析
基于脑部磁共振成像的成人松果体形态的性别及年龄差异
公鸡为什么会在早上打鸣?
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温度和白消安对星点东方鲀成鱼生殖细胞枯竭的影响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两个爸爸也能生娃?我国科学家创奇迹
294例老年人腺样囊性癌的统计学分析
为何开灯睡觉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