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南山先生学术思想管窥:《眼科临证录》经方运用探讨

2015-01-23 23:54刘绍燕,盛倩,罗旭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方泻心汤医案

刘绍燕 1盛 倩 2罗旭昇 2郝 进 2杨 薇 2周尚昆 2魏春秀 2王 婷 2

【摘要】从《眼科临证录》一书中经方运用的角度探讨陆南山先生中医眼科学术思想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15)01-0041-03

DOI:10.13444/j.cnki.zgzyykzz.2015.01.012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院内课题(201113)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通讯作者:罗旭昇,

Email:lxs_hl@foxmail.com

《眼科临证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是陆南山先生眼科临证精华的记录,其对眼病辨证强调整体观点,做到全身辨证结合局部辨证;长于结合现代眼科检查,弥补中医望诊之不足,将现代眼科检查所见多种具体病变情况,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融会新知,赋予全新的中医认识,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传统中医眼科的辨证理论,做到宏观辨证结合微观辨证,结构辨证结合功能辨证;善于发掘古人成方,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师古而不泥古,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对眼疾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证经验。作者认真学习该书记载的医案,发现陆南山先生用方较为全面,既有经方,也有时方,还有不少自创方剂,如验方熟地首乌汤、通滞汤、退翳散以及外用方冰香散等;组方配伍灵活精巧,药量轻,药味少,抓主证,随机应变,各得其宜,使顽固性眼疾迅速痊愈 〔1〕。本文拟从经方的运用初步探讨陆南山先生的学术思想,然不足以窥其全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请同道指正。

无论是《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真正涉及到眼病的内容寥寥可数。也就是说,经方治疗眼病的方法,经典著作中没有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那么经方是否能够治疗眼病?眼科的难症痼疾是否能够师法岐黄仲景?如果能,又该如何师法?柯琴《伤寒来苏集》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俞慎初《通俗伤寒论》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其著作《四圣心源·卷八》中说:“若内伤不精,但以眼科名家,此千古必无之事也”。

陆南山先生熟谙中医经典,运用经方治疗眼疾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眼科临证录》一书共载83例医案(含所附旧医案3则),其中有24例医案(半夏秫米汤治疗角膜溃疡案计算在内)用到经方或经方加减治疗,占全部医案的28.9%。运用经方共10首,分别是麦门冬汤、半夏秫米汤、白虎汤、当归四逆汤、泻心汤、竹叶石膏汤、五苓散、肾气丸、黄芪建中汤和炙甘草汤,除半夏秫米汤是出自《内经》之方外,其余都是仲景《伤寒杂病论》方,所有这些案例都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且在医案后的杂论中他还介绍常用经方白虎汤治疗葡萄膜炎,吴茱萸汤治疗急性青光眼头痛呕吐,麦门冬汤、小柴胡汤等方加减治疗角膜后壁沉着物辨证为痰湿者。以下对医案中用到的10首经方逐一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医眼科工作者在临证中运用经方治疗眼病有所启示。

方1,麦门冬汤麦门冬汤功效为益胃生津,降逆下气,本为《金匮要略》治疗“大气上逆,咽喉不利”之方,《肘后方》用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清·陈修园以其治疗倒经是善用该方之实例。《眼科临证录》有4例医案用到麦门冬汤,其中有3例为角膜溃疡,病机分别是阴虚灼伤津液、津液亏耗、热邪内炽,另有1例为虚阳外越之视网膜前出血,病机为阴虚生内热,热则灼伤津液。可见,陆南山先生是准确地把握了眼病津液不足的病机而灵活应用了该方。方中半夏能祛痰浊,可促使角膜后壁的沉着物消退并促进房水混浊吸收,或防治眼底的白色渗出物,此乃陆南山先生的独家经验。半夏性虽温燥,然原方(《金匮要略》)有7倍量之麦冬为君药,相互配伍足可去性存用,增效减副。

方2,半夏秫米汤半夏秫米汤为《内经》治疗不寐之方,半夏味辛气平,生于阳长之会,成于阴生之交,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能不使人身邪气自阳入阴;秫米甘寒,生于阴媾之前,成于阳复之会,能使脏腑阴气通于阳而接夫阳,能不使脏腑邪气据于阴而遏夫阳 〔2〕。故该方能调和阴阳,“阴阳既通,其卧立至”。流水千里,扬之万遍,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半夏生当夏季之半,即夏至前后。夏至一阴生,为大自然阴阳交会之期,取象比类,格物致知,半夏为引阳入阴而使阴阳交会的药物。秫米即高梁米,其色赤养心而引心火下行,液浓滋肾而引肾水上升,犹妙在味甘健脾和胃化痰饮,使中焦通畅无阻隔,则心火易于下交肾水,肾水易于上济心火,心肾息息相交而成“水火既济”之态,睡眠自然安稳矣 〔3〕。《眼科临证录》有1例角膜溃疡案用到该方,病机为痰热上攻,该案例角膜后壁有渗出物沉着,同时全身症状有严重的失眠与咳嗽,选用半夏秫米汤不但可以和胃安眠,而且半夏燥湿化痰效力较强,既能止咳化痰,同时对眼病的渗出物也能起到治疗作用。巧妙合理地兼顾了全身症状和局部病变的治疗。

方3,白虎汤白虎汤系《伤寒论》阳明病经证主方之一,有2例角膜溃疡案和1例虹膜睫状体炎案用到白虎汤,病机分别是热邪内炽、阳明炽热和热邪盛实,角膜溃疡案1是陆老根据其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于角膜后壁有羊脂状沉着物者,认为是阳明热邪较多,故处方中以石膏知母清解阳明实热。角膜溃疡案2和虹膜睫状体炎案均兼有前房积脓,辨证根据《灵枢·经筋篇》“阳明为目下网”,以及经络学说的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两侧,经眼内角而入眼眶下之承泣和四白穴等,并结合全身症状如头痛便秘脉象洪数等,而推论前房积脓的病机是属于阳明有热,故方用石膏知母清泻足阳明胃经之热。

方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主治寒伤厥阴,血脉凝滞,功能温经散寒,调营通滞。《眼科临证录》有2例角膜溃疡案用到当归四逆汤治疗,分别是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树枝状角膜溃疡,病种虽不同,但是两者的全身症候同为脉微细而手冷,同为邪入厥阴,故以当归四逆汤益血复脉而驱久寒,异病同治,疗效均很明显。

方5,泻心汤泻心汤是《金匮要略》清热泻火止血之剂,清代名医陈修园说:“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著《血证论》的另一清代名医唐容川对该方也有高度评价:“火升即血升,火降即血降,知血生于火,火主于心,则知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得力大黄一味,逆折而下,兼能破瘀逐陈,使不为患。”《眼科临证录》用本方治疗1例心火上炎之慢性结膜炎和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慢性结膜炎案例口渴喜饮,烦热不寐,脉象细数,舌质红绛,两眦球结膜充血重,为血轮病变,属手少阴心经,心火上炎,则眼眦红赤,舌为心之苗,而舌见红绛。故以泻心汤清泻心火。前房积血案例,因血生于心,心即是火,欲求止血,必先清火,火清则血自止,血止则瘀可祛。泻心汤的作用,既是止血,又有消瘀。陆南山先生的经验,在眼部急性出血,尤以外伤所致,而全身症状适合的条件下,多数是考虑采用泻心汤作为主药。

方6,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是伤寒论一张发热性疾患恢复期的调理方,《眼科临证录》用本方治疗内热未清之原田氏病1例,该患者角膜后壁细点状沉着物密集,视乳头明显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有少量出血,脉象数软无力,舌质红,苔薄黄,形体羸瘦,神疲肢软,泛泛欲呕,脉症合参,系内热未清,气阴两伤,故以竹叶石膏汤清热降逆,益气生津。

方7,五苓散五苓散能运脾除湿,化气行水,为治疗脾不运湿,气化不行,水湿停滞所致诸症之方。《类聚方广义》:“此方治眼患,略似苓桂术甘汤,而彼以心下悸、心下逆满、胸胁支满、上冲等症为目的;此以发热消渴、目多眵泪、小便不利为目的,二方俱以利小便为治也。”此提出两点:第一,眼患有因水邪上干为患的机理,可考虑用苓桂术甘汤或五苓散治疗;第二,提供了与苓桂术甘汤治疗水邪上干眼患的鉴别诊断,《类聚方广义》载:“苓桂术甘汤治饮家眼生云翳,昏暗疼痛,上冲头眩,睑肿,眵泪多者,加芣[fú]苡(车前仁)尤有奇效。当以心胸动悸,胸胁支满,心下逆满为目的。治雀目症亦有奇效” 〔4〕。《眼科临证录》用五苓散治疗3例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1例拳伤后视网膜水肿,1例黄斑区渗出物,1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1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和1例脾虚不能制水,眼胞浮肿之眶骨膜炎,都是依据病机灵活应用该方而取佳效。

方8,肾气丸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方,主治肾阳虚损,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失调而壅滞为患诸疾。《眼科临证录》用本方治疗1例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之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主要依据全身症状有面色苍白,腰脚软弱,脉细迟无力,尺脉更弱,舌质色淡,苔薄白而以肾气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9,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之方,《眼科临证录》用本方阶段性治疗1例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主要依据患者出现头痛、胃脘胀痛不适、舌胖、苔薄白、脉虚弱无力等脾胃虚寒的症状,故以黄芪建中汤化裁温养脾胃,调和气血。

方10,炙甘草汤炙甘草汤为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方,功能养心阴、补心阳,复心脉。《眼科临证录》用炙甘草汤阶段性治疗1例心阴不足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全程治疗1例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前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结代脉而用本方去桂枝生姜;后者现心悸,脉弦而结代,舌苔白腻而兼微黄,真气内虚则心有动悸,气血虚衰故脉见结代,中焦受气取汁变赤而为血,血随气行,气血虚衰则血不归经,故眼底出血。脉症互参,而以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复脉,并佐以祛瘀行血之药。

分析陆南山先生应用经方治疗眼疾,首先是熟读经典,对经方的主治、功效以及类方异同皆了然于胸,其次是眼科临证时详察全身证候和准确辨识病机,不拘病名,依据眼科的五轮学说确定病位,落实脏腑,正确选择经方,灵活化裁,扩大应用,最后是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所见,以中医传统理论赋予全新的认识,从而拓宽了经方的应用范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经典案例,充实和发展了现代中医眼科学。

猜你喜欢
经方泻心汤医案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中医医案类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