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15-01-24 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假体骨关节炎踝关节

房 昕

(铁岭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铁岭 112000)

踝关节骨关节炎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经常会伴发软骨退行性性变[1]。踝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韧带与骨折之后的创伤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关节损伤、骨折程度等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发生关节炎的概率要比普通人群高7倍[2]。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事业等发展,近年来,我国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为了进一步探究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笔者收集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3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现将研究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3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49.5±4.4)岁。患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为(3.2±0.5)年。发病部位:19例右踝关节,14例左踝关节。临床症状:上述患者均出现不同疼痛的行走困难、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肿胀。

1.2 方法:上述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取患者仰卧位,麻醉成功后,进行手术常规消毒。选择踝关节内侧入路方式,沿着内踝尖向近端做10~15 cm的纵向切口。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并暴露胫骨,及时、彻底清除关节内赘骨质及滑膜。若手术前患者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增加,应该及时清除内踝与距骨瘢痕组织。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与关节破坏情况,进行切骨成型处理与软组织平衡处理。选择STAR活动负重假体,并通过抗生素骨水泥方式固定。手术后3周管型石膏中立位制动,避免踝关节负重。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按照Kofoed标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4],主要包括关节功能、疼痛、活动等评分。评分在85~100分为优;评分在75~84分为良;评分在70~74分为及格,评分低于7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分析:手术后33例患者均成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5±1.5)周,平均负重时间为(13.4±1.1)周。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疼痛,1例假体松动,2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内侧切口裂开),并发症概率为15.2%。

2.2 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44.6±5.8)、关节功能评分(28.9±3.4)、关节活动度评分(19.6±1.6)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2例患者踝关节功能为优,9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及格,0例差,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3.9%。

3 讨 论

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多为继发性关节炎,很容易导致患者关节习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如果提高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治疗有效性,成为了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在于胫骨远端骨折愈合之后,当形成胫距关节面的内翻畸形时,跟骨向相反方向翻转,进而导致机体跟骨外翻,以代偿胫距关节的内翻畸形改变胫距关节力线。这种情况虽然没有出现踝关节关节面损伤,但是,力线变化会进一步导致局部关节面压力升高。如果关节软骨失代偿,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关节软骨改变,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5]。

传统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通常采用关节融合术方式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不佳,且并发症较多,经常会出现患者步态异常、局部疼痛、压力性骨折等症状[6]。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概念,但因第一代踝关节假体问题,该手术失败率较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生物力学、植入材料学的发展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又称为医学研究的重点[7]。本文研究中采用的STAR活动负重假体在重建踝关节功能、改善步态、缓解疼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TAR活动负重假体在降低假体承受应力、松动概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假体磨损度,全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患者活动严重受限,踝关节疼痛、病变,经保守治疗无效,踝关节畸形低于10°,距骨骨质良好,无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或骨循环障碍患者。如:①大骨节病;②骨关节炎;③保守治疗无效者;④类风湿性关节炎;⑤继发性骨关节炎且有关节融合术指征。手术禁忌证:神经源性关节病,活动感染,踝关节严重病变,缺血性距骨坏死者。手术并发症分析:假体松动、感染、疼痛、踝部骨折等是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踝部骨折的发生率达20%。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发现,之所以出现上述并发症与假体位置、病例选择不当、手术技巧等有密切关系。必须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标准选择手术人群,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手术水平,预防并发症出现。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手术后33例患者均成功愈合,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3.9%,提示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

综上所述,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活动功能与活动度,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杨坤芳,俞光荣.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4):380-381.

[2]邹宇炜,杨新民,苏峰,等.外踝长度短缩时踝关节应力改变的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6):661-662.

[3]郭秦炜,胡跃林,刘晨,等.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3(5):53-54.

[4]文哲,郑晓明,吴炜华.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型及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19(12):812-813.

[5]刘万军,王海,刘永厚,等.白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踝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8):588-589.

[6]顾文奇,施忠民,柴益民.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杂志,2009,30(3):181-182.

[7]张松勘,武生,谢鸣,等.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2):1110-1111.

猜你喜欢
假体骨关节炎踝关节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