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2015-01-24 03:40懿王芳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磺脲低血糖胰岛素

王 懿王芳风

(1 临汾市大宁县妇幼保健院,山西 临汾 042300;2 临汾市大宁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2300)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王 懿1王芳风2

(1 临汾市大宁县妇幼保健院,山西 临汾 042300;2 临汾市大宁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2300)

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比例的逐年增长,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诊治和护理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从饮食、运动、口服用药、胰岛素、并发症、心理和健康教育多个角度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阐述。

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或机体生物作用的受损,或者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机体出现高血糖,当患者长期表现出高血糖症状,会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的慢性损害和功能衰竭。随着人口老龄化比率的逐年上升,老年糖尿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1]。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多个方面的护理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 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基本治疗措施,而食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饮食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血糖的稳定[2]。对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淀粉的摄入量不必进行过多的控制,但却要严格限制每天的单糖摄入量。限制饮酒,每天食盐低于6 g,以免加重心肾血管并发症。

2 运动护理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采取运动疗法进行护理时,首先运动对象必须要慎重选择,因为大多数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还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其次在选定运动对象后,要提供正确的运动指导,避免出现其他的突发症和继发性损伤,造成二次伤害。在刚开始运动时以散步为主,切忌过度运动,消耗体力。如若在运动中长时间出现头晕、心慌、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该立刻停止运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要随时注意血糖的监测,当血糖浓度值>14 mmol/L时,调整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进一步的损耗,同时要调整休息的时间和增加休息量。

3 口服用药的护理

护士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口服用药的护理时,必须对各类降血糖药物要有详细的认知和了解,包括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发挥的主要作用和性质,涉及到的药物用量和用法,需要谨记的注意事项和后续观察的不良反应。

低血糖是磺脲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经常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服用此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且于早餐前半小时口服。该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还有增加身体胰岛素敏感性,长期服用所引起得肝功能减退,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皮肤红肿过敏和瘙痒等[3]。

在服用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利血平、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这些药物在服用后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内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从而间接增强磺脲类药物降血糖的作用。在服用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依他尼酸(利尿酸)、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后会降低磺脲类药物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胰岛素的释放或者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磺脲类药物在肝脏中降解。

双胍类药物在使用时应根据血糖调整剂量的服用,为了减少胃肠反应,应在进餐时或者进餐后服用,此类药物在于磺脲类或者胰岛素合用时会发生低血糖反应,而在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那些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因此在患者的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且餐前即服或者与第一口饭同服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4 胰岛素治疗护理

调查显示,在进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约有30%的NIDDM(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有明显升高,表明在这类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极度抵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或者机体胰岛素B细胞功能遭受损坏,正在衰竭,在对这类患者采取药物进行治疗时需利用外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因为采用合并磺脲类药物的治疗措施往往得不到理想的降血糖效果。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为预防夜间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应每天注射2~3次。开封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 ℃)可用28 d,切忌过冷或者过热,同时因避免蛋白质因太阳直射而产生的凝固变性[5]。胰岛素被机体吸收的程度和与之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胰岛素的注射深度、注射部位、温度等。机体吸收率最快是在腹部注射胰岛素。选择在机体固定部位注射胰岛素时要避免与上次注射部位重合,应相距2 cm以上。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护理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在出现持续高血糖的现象或者患者的血糖浓度起伏较大时,及时通知医师或者采取控制措施。

5 并发症的护理

第一,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有两种类型,=反应性低血糖和药物性低血糖。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是表现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如发生低血糖,应及时给予糖分补充。清醒者,给予约含15 g糖的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等,15 min后测得血糖若仍低于2.8 mmol/L,继续补充以上食物一份。病情重,神志不清者,应立即给予静注40~60 mL 50%葡萄糖,或静滴10%葡萄糖液。清醒后改为进食米,面食物,以防再度昏迷,反复发生低血糖或较长时间的低血糖昏迷可引起脑部损伤,因此,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提示老年病患者除了随时携带换糖尿病的注射卡外,还应经常储备含糖的食物,避免在突发低血糖反应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第二,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突发昏迷造成的高渗昏迷病死率是及其高的。患者在出现突发昏迷时,首先进行血糖监测,确定是否其为高渗性昏迷。若是,则立即给予患者胰岛素和低糖盐水滴注,等待患者在神智恢复后滴注等渗盐水,在操作中控制液体量的滴注速度,容量等,防止老年患者出现脑水肿并再次陷入昏迷。酮症酸中毒时的救治措施是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速度保持在4~10 μmol/h,并同时进行早期补钾,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临床表现[6]。第三,糖尿病足的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经常多见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在穿鞋时应注意选择宽松,舒适的型号,大小以超过大拇指趾半寸为宜,同时要避免受到外伤、电力伤和烫伤对机体的损害。每天检查双足1次,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指导和协助患者采用多种方法促进肢体血液循环[7]。

6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轻视疾病、固执易怒、盲目求治、焦虑恐惧、绝望厌世、多疑抑郁等心理特点[8],因此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尊重、关心、体贴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饮食和运动进行细心的指导,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其次要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患者由于病情、职业、文化程度等的差异性而对病情的认知和了解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此时应给与患者正确的指导和讲解,引导患者产生积极的心态;再次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劝阻,对有病乱投医的患者要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劝阻,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7 健康教育护理

第一,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居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跟踪随访,加强管理;第二,采用心理学的手段,积极地去研究及分析病患的内心世界,了解和疏导不良情绪,结合其情绪特点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第三,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全面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能力,指导其正确使用血糖仪与胰岛素笔,叮嘱定期到医院检测血糖;第四,对于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3个月跟踪随访1次;而对于血糖异常者,至少每个月跟踪随访1次,检测其血糖情况;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测定糖化血红蛋白1次,其检测结果记录到相应的档案。

如何切实有效的医治老年人的糖尿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对糖尿病多种护理方法的综述可知,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的诊治效果和恢复情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朱凤平.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59-60.

[2]彭开群.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8):146.

[3]张丽娜,郭立新.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认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0):969-973.

[4]崔宏,任乐.双胍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137-137.

[5]郑纪玉.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6):3258.

[6]聂鹏,聂国英,李艳红.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16.

[7]梁映慧.糖尿病足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69-70.

[8]车营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2011,8(11):2662-2663.

R473.5

A

1671-8194(2015)07-0269-02

猜你喜欢
磺脲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明明白白用磺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