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

2015-01-24 08:00孟香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肠套叠同心圆肠管

孟香丽

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

孟香丽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和应用意义。方法 对85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所有患儿均具有套筒征和同心圆征特征性, 和手术诊断相比,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5%。结论 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诊断价值;临床意义

肠套叠是临床常见小儿急腹症之一, 其原因是病毒性肠炎导致高胃泌素, 导致肠蠕动功能紊乱而出现肠管连接不畅现象。本文对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85例小儿肠套叠患儿, 男52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2.5岁, 平均病程3 d。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哭闹以及排便异常等。对这些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确诊均为肠套叠,对这些患儿用X线空气灌肠或者手术予以确诊。

1.2 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所使用的仪器为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C5-1探头频率3.5~12.0 MHz, 高低频探头交替, 首先用低频探头的模式进行认真观察, 调到3.5~5.0 MHz的频率, 再通过高频探头模式予以观察, 调到7.0~12.0 MHz的频率。对于那些哭闹不停的患儿, 必须通过镇定剂使其安稳下来。对患儿检查过程中要取其平卧位姿态, 首先用凸阵探头对患儿盆腹腔进行全面扫查, 尤其是对患儿的右下腹和右上腹是否有腹腔积液、肠管扩张以及腹腔内是否存在肿块等进行认真观察, 如果存在包块, 就要通过高频探头进行深入扫查, 详细记录包块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边界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

2 结果

对85例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发现患儿均有包块回声, 具体为纵切位见套管状结构以及同心圆结构。25例患儿的左上腹存在包块,47例患儿的右侧腹存在包块,13例患儿的包块出现在其他部位。31例患儿出现腹腔积液,16例患儿出现肠管扩张。依照肠套叠类型得出,12例患儿属于结肠型,12例属于回结型.61例属于复杂型。根据观察, 患儿就诊越晚, 哭闹的时间越久, 其肠系膜就会有越差的血流信号, 手术证实6例患儿为肠坏死,2例患儿存在明显的肠壁水肿带增厚。超声诊断所有患儿均具有套筒征和同心圆征特征性,和手术诊断相比,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5%。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可分为两种治疗方式, 分别是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则需要参考临床诊断资料, 了解患儿病情。超声检查则具有这一作用, 不但能够对患儿肠套叠的不同病理改变特征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同时将其和患儿临床症状相结合, 还能够对患儿单纯性或者坏死性肠套叠实施定性分析。尤其是在肠坏死病理阶段,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相关统计发现, >80%的肠套叠患儿都在2周岁以下, 一般男孩子患有小儿肠套叠的几率要大于女孩子, 通常会将小儿肠套叠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 而几乎所有婴幼儿患儿都为原发性, 还有一小部分都是肠腔内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继发性肠套叠, 像肿瘤、息肉以及憩室等。小儿肠套叠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回盲部活动度大、肠蠕动紊乱以及肠系膜过长等。

超声诊断会发生误诊。①临床经验缺乏: 在对超声诊断图像分析过程中, 如果一旦出现声像图相似或者是一图多病、同病多图等特征改变的时候, 如果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不够丰富的话, 就很难对患儿实施准确判断。例如超声诊断胃窦部排空时, 会出现“同心圆”征, 但是这一特点并不是固定的,在对患儿征象实施动态观察, 也就会发现这一征象在患儿肠蠕动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因此在临床声像判定中, 一定要和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 实施动态判定;②不全面检查: 在疾病诊断中, 医师只会发现患儿的一种疾病, 会忽视共存疾病,也就容易导致在超声检查中, 也只是基于一种疾病所实施的系统性观察;③检查时间短:肠套叠能够发生在肠管任何一个部位, 因此在超声检查过程中, 一定要逐个排查患儿全腹部脏器, 最大化的避免出现遗漏, 但是因为这一检查任务工作量大, 很容易对相关异常忽略, 从而最终导致出现漏诊。

如果超声诊断一时很难对在临床中被医生高度质疑的病情进行确诊, 为不延误患儿治疗, 必须将超声诊断与X线相结合进行确诊[2]。通过高频探头对患儿套叠部位中的同心圆结构中具有不清晰图像的情况进行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仪器和高低频率进行调整, 以此来取得更为清晰的图像,使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提高。在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的临床中, 一直都是用X线空气灌肠造影术, 灌肠造影术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 如果婴幼儿患儿套叠的时间过长, 就不太适合使用这种技术。相比于X线下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率达到97.1%的超声诊断更为方便与实用, 因为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及时反复追踪检查以及无辐射等优势。作为在患儿肠套叠复位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随访的精确指标, 小儿肠套叠超声仪器也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 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技术也在逐渐成熟, 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也在逐渐提高, 超声诊断也逐渐被更多的医生作为对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1] 陈文娟, 张号绒, 刘金桥, 等.小儿肠套叠合并肠坏死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2):161-162.

[2] 张开宇, 黄崎, 姜凯辉, 等.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齐齐哈尔医学报,2009,30(9):1050-10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38

2015-02-10]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肠套叠同心圆肠管
做好“侨”字文章,画好侨界团结同心圆
同心圆梦再出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同心圆梦再出发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间苯三酚用于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5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