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根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0例临床观察

2015-01-24 08:00马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尿蛋白

马军

茜根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0例临床观察

马军

目的 观察茜根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2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茜根散汤剂。观察3个月后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的6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茜根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安全有效。

茜根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充血性血管炎, 除了脏器损害外, 其皮肤的表现尤为突出, 发病的机制暂时不清, 可能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有关, 也可能和超敏反应如药物、食物过敏有关等。主要以儿童及青少年发病较多,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充血性瘀点瘀斑、关节及腹部的疼痛、肾功能的损害, 尤为肾功能的损害多伴腹部症状[1], 肾功能的损害治疗相对困难, 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甚至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肾功能损害治疗上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虽然起效快, 症状控制较好, 但往往在药物减量的过程中病情反复发作, 而且还会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 尤其对紫癜性肾炎(HSPN)的治疗, 目前暂无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本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茜根散汤剂, 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80例患者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紫癜性肾炎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 女20例, 病程3 d~4年, 平均病程(9.6±11.3)个月, 年龄4~49岁, 平均年龄(30.0±12.6)岁。初次治疗者24例、再次治疗者18例;对照组38例, 男20例, 女18例, 病程7 d~3年, 平均病程(8.2±12.4)个月, 年龄6~43岁, 平均年龄(26.0±8.6)岁。初次治疗者22例, 再次治疗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80例均有皮肤损害和蛋白尿同时合并一项或多项损害。治疗组皮肤表面形成瘀点瘀斑反复出现16例,腹痛14例, 腹泻3例, 便血6例, 关节肿痛12例, 血尿10例,水肿3例, 高血压2例, 咽部充血、扁桃Ⅰ~Ⅱ度肿大8例;对照组皮肤表面形成瘀点瘀斑反复出现10例, 腹痛12例,便血4例, 关节肿痛11例, 血尿8例, 高血压2例, 咽部充血、扁桃体Ⅰ~Ⅱ度肿大9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及均在正常范围。尿常规检查, 治疗组尿潜血、尿蛋白+~++患者27例;尿蛋白+++患者9例;尿蛋白++++患.6例, 其中2例患者血肌酐升高。对照组尿潜血、尿蛋白+~++患者28例;尿蛋白+++患者5例;尿蛋白++++ 患者5例, 其中3例患者血肌酐升高。

1.4 治疗方法

1.4.1 基本治疗 两组患者均休息治疗, 尤宜卧床治疗为主, 避免患者接触相关过敏原。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 并予H1受体阻滞剂, 出现关节或腹部疼痛者加用糖皮质激素, 当尿蛋白持续不减时, 选用免疫抑制剂,如: 雷公藤多苷、环孢菌素, 硫唑嘌呤等。如有血栓栓塞危险还可用阿司匹林、双密达莫等。

1.4.2 中药治疗 治疗组加用中药茜根散汤剂,1剂/d。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表现、体征消失, 血肌酐及尿蛋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表现、体征消失, 血肌酐恢复正常, 尿蛋白++;好转:临床表现、体征消失, 血肌酐无异常,尿蛋白较前好转;无效:治疗3个月以上, 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23.8%(10/42), 显效47.6%(20/42), 好转11.9%(5/42), 无效16.7%(7/42), 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15.8%(6/38), 显效39.5%(15/38), 好转7.9%(3/38), 无效36.8% (14/38), 总有效率63.2%,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 HSPN是肾脏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充血性炎症导致, 常见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的病史如链球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再者认为本病和过敏源引发的超敏反应有关, 尤其成人部分病例多由药物、食物导致的超敏反应所致。所以尽量清除上呼道感染, 清除免疫复合物,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 是治疗HSPN的基础。

中医学文献中早有类似于本病的记载, 如《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中说:“斑毒之病, 是热气入胃, 而胃主肌肉, 其热夹毒入于胃, 毒气蒸发于肌肉, 状如蚊蚤所啮, 赤斑起, 乃匝遍”指出本病与热毒关系密切。《外利正宗·葡萄疫》记载:“葡萄疫, 色若葡萄, 发在遍体头面, 乃为腑证, 邪毒传胃, 牙根出血, 多则虚人, 指出本病多见于小儿患者, 早期主要的致病因素为邪毒, 多为实证, 久病则虚, 多为虚证, 而更早的记载则如《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说:“阴阳毒, 面赤斑斑如锦纹, 身痛, 咽喉痛”。

过敏性紫癜属祖国医学·肌衄范畴, 临床表现多发的皮肤殿紫, 下肢及臀部为多, 常常分布对称, 大小不等, 病因早期多为热盛迫血妄行, 外溢肌肤而成, 后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耗气伤津, 伤津耗阴, 阴虚则火旺, 伤及脉络, 迫血妄行,外溢肌肤而就;本组所收治病例均属阴虚火旺证型, 治以清热滋阴, 凉血活血, 运用茜根散加味治疗获得效机。方中茜草根为君药, 白茅根、侧柏叶;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滋阴凉血为臣药;阿胶滋阴止血;赤芍药活血消瘀;白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为佐使, 其中侧柏叶、白矛根均用鲜品,取药味纯草之意, 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诸药相合, 使血热得以平息, 虚热得以消退, 紫癜得以清除故取满意之效。

[1] 靳斌.儿童过敏性紫癜108例临床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798.

[2]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16

2015-02-12]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尿蛋白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