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31例中的应用

2015-01-24 14:03张笑红钟小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复发率心肌梗死心肌

张笑红 钟小春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31例中的应用

张笑红 钟小春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干预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AMI复发率与院内再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

AMI是急诊科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AMI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行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开通,以促进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从而挽救濒死心肌[1]。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抢救效果。为了分析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抢救的效果,笔者对62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 《内科学(第8版)》关于AMI的诊断标准[2]。干预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5.6±4.9)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2例,下后壁9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为(56.1±5.0)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下后壁8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2例。入选标准:①均为初发者;②均具备沟通能力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病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传统护理流程。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如下:①院前抢救与转运 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在5min内出诊,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先帮助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在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缓解心肌疼痛、输液等,在现场抢救后立即转运,在救护车上及时连接氧气、心电监护等,在转运过程中准备好除颤器、吸引器等器械,并于途中通知院内医务人员做好手术抢救准备。②急诊接诊流程。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对于疑为心肌梗死者,应在就诊10min内安置在抢救室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采血进行凝血、心肌酶学及血常规化验,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心肌标志物、心电监护及床旁心电图等快速确诊,对于存在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等患者可确诊为AMI。③术前准备。在确诊AMI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碘过敏试验,然后采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右腹股沟备皮,指导患者排尿,做好心理护理及保暖工作[3]。④送导管室流程。对患者的病情及转运风险进行评估,并准备好除颤器、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由医生、护士同时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并做好患者的病情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及AMI复发率与再PCI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 干预组的各项救治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救治指标的对比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住院天数/d干预组31 41.65±13.28*76.73±14.68*8.62±2.18组别 例数 进出急诊室时间/min急诊球囊扩张时间/min *对照组31 55.36±25.70 121.67±26.39 14.75±5.29

2.2 两组AMI复发率与再PCI率的比较 干预组的AMI复发率与再PCI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AMI是一种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的疾病,其治疗 “时间窗”的掌握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4]。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通常只是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措施,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与流程,使患者在院前抢救及转运前已错过治疗 “时间窗”,从而影响抢救效果[5]。因此,需要对急诊护理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院前抢救与转运流程,使患者能在发病后及时得到系统化的院前抢救及转运时的救治,为患者的院内抢救赢得黄金时间,并通过做好急诊接诊流程及术前准备,实现对AMI的早期确诊,进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PCI治疗,为挽救濒死心肌赢得更多的时间,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综上所述,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1]吴耀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5):261-262.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3-474.

[3]刘菊兰.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3(24):130.

[4]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5]吴新萍.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J].中外医疗,2013,32(20):146,148.

R473.54

A

1007-8517(2015)16-0133-01

2015.05.07)

猜你喜欢
复发率心肌梗死心肌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