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2015-01-24 08:00吴颖黄淑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刻板自闭症言语

吴颖 黄淑红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吴颖 黄淑红

目的 对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致残率, 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29例儿童自闭症患儿采取规范的诊断和早期干预。结果 通过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减少重度患儿终身残疾程度, 减轻轻度患儿成年后的情绪障碍和反社会行为。结论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生活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儿童自闭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自1943年坎纳(LeoKanner)医生首次对自闭症作出经典性描述以来, 自闭症儿童因其病因的不明确性, 又集多种障碍于一身, 已日益引起全球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也被列入特殊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1]。自闭症是导致儿童残障的严重病症, 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而影响到大脑功能的疾病, 病情隐匿, 如未及时干预, 可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通过本院近5年内的临床病例积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29例自闭症患儿, 年龄3~14岁。其中男21例, 女8例。

1.2 临床表现 自闭症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感觉异常。

1.2.1 社会交往障碍 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 是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临床表现为缺乏目光对视,独自嬉玩, 不合作, 怕陌生人, 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 极少微笑, 难相处, 与父母的依恋情感障碍或延迟, 不恰当、奇怪的或延迟的交流或情绪反应。

1.2.2 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感觉器官的异常(表现为敏感或迟钝), 是诊断自闭症的必须条件。患者的重复刻板行为种类繁多, 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多有看手, 转圈, 摇晃, 反复开关门, 上下楼梯, 撕纸, 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 重复刻板语言表现, 有的患儿表现对某些物件或事情(比如科学事实)不同寻常的兴趣。

1.2.3 感觉异常 喜欢某些声音, 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偏食, 不怕痛, 对特别图像的喜好或厌恶、喜好斜视、倒视,喜欢坐车, 怕坐电梯, 喜欢旋转。

1.2.4 其他表现 多动, 不听话, 违拗, 攻击, 自伤, 冲动,固执, 激动, 生活自理能力差。

1.3 自闭症的诊断 目前自闭症尚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手段。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脑电图、染色体、诱发电位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国内常用的筛查量表有CHAT、CARS、ABC。另外, ADI-R和ADOS是诊断“金标准”。临床上根据患儿典型的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及筛查并不难。1.3.1 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 符合以下三项:①社会-情感互动缺陷:轻者表现为异常的社交接触和不能进行完整的对话;中至缺乏分享的兴趣、情绪和情感, 社交应答减少;重者完全不能发起社会交往。② 用于社会交往的非言语交流行为缺陷:轻者表现为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整合困难;中至目光接触和肢体语言异常, 或在理解和使用非言语交流方面缺陷;重者完全缺乏面部表情或手势。③ 建立或维持与其发育水平相符的人际关系缺陷:轻者表现为难以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不同社交场景;中至在玩想象性游戏和结交朋友上存在困难;重者明显对他人没有兴趣。

1.3.2 行为方式、兴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 至少符合以下两项:① 语言、运动或物体运用刻板或重复;② 过分坚持某些常规以及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仪式, 或对改变的过分抵抗;③ 高度狭隘、固定的兴趣, 其在强度和关注度上是异常的;④对感觉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低下, 对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表现出异常的兴趣。

1.3.3 自闭症的早期预警信号:一.6个月后无大笑或其他热情、愉快的表情, 很少注视人;9个月左右对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没有互动式分享;12个月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 不能进行目光跟随, 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16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有显示参照与给予行为;24个月不能说两个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任何年龄出现言语、咿呀学语、社交能力倒退。

1.4 自闭症的早期干预 研究证明:始于2岁以内的早期高强度科学干预, 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预后。90%的儿童在24个月以内表现异常.50%~60%在12个月以内表现异常。自闭症是一种社交障碍, 行为问题是自闭症儿童主要障碍之一[2]。通过早期诊断, 在自然环境下, 以家庭为中心采取全方位、全天候康复理念, 醒着就练, 别让孩子独自呆着,指导家长配合心理和行为干预, 必要时在合法社会资质的训练机构进行, 以促进孩子社会交往人际发展。父母要积极主动地加入孩子的活动中去, 借助孩子生理需求、日常养育活动、亲子游戏等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

2 结果

全组患儿在医生、家长的配合下.62%的自闭症儿童症状减轻。年龄越小的儿童症状缓解越明显。但由于不同家庭背景, 干预不良或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患儿症状缓解较为困难。

3 小结

自闭症作为一种综合征, 决定了自闭症综合治疗的必要[3],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早期环境在婴儿大脑塑造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婴儿时期开始, 自闭症儿童就不能融入社交情景之中, 如在这个时期开展积极的干预, 就可能预防或减轻自闭症的发生或发展。家长要接受事实, 克服心理不平衡的状况。要有爱心、耐心、恒心、信心、决心,有时还要有一点“狠心”。训练中做到热情奔放, 说话抑扬顿挫。通过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 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日常学习、自理及运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2.

[2] 李成齐.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辅导-功能评估的应用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8):44-47.

[3] 黄伟合. 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6-2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74

2015-02-03]

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刻板自闭症言语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中性自由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