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足口病的控制与预防

2015-01-24 08:00樊松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染源口病消毒

樊松林

浅谈手足口病的控制与预防

樊松林

目的 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手足口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其受感染患儿人数有所减少, 感染该病的几率也大大降低。结论 只要对手足口病采取有效的措施, 该病是可以被预防、控制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防手段

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传染病, 该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 发病患儿多以婴幼儿为主。绝大多数患儿症状都较轻微, 发病的主要特征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但是有少数患儿会存在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及心肌炎等并发症, 有些病情严重的患儿由于病情发展较快易导致死亡的发生。但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受到感染后一般不发病, 只是传播病毒。作者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文献资料结合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随机选取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23例, 女27例, 年龄以5岁以下居多, 平均年龄3.4岁。

1.2 预防方法

1.2.1 传染源管理 患儿作为流行期的传染源, 预防手足口病首先要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 当患儿有肺部感染或神经症状等出现的可能性时, 要对其进行住院观察及隔离治疗,对于重症患儿进行及时抢救, 轻症病例最好选择居家隔离治疗法进行治疗[1]。

1.2.2 密切接触者处置 首先要确定密切接触者, 一般指与患儿在共同的生活或学习环境中的人群, 托幼机构和学校中的同班同学、教师职工、家庭成员等都可认为是密切接触者。同时根据个案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确定出密切接触者。确定后要对与患儿密切接触的人进行大概1周左右的医学观察, 发现接触者在此期间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及体征时, 要马上进行报告, 根据所出现的症状及病程进展等选择居家或入院进行隔离治疗。其次在幼托机构等地若出现同一班级有2例及以上学生在同一周发病, 则说明疫情已波及班级, 需要停课1~2周。当此病在中小学发病, 可结合当地疫情流行的情况、环境卫生情况、防控的人力物力及相应的社会成本等决定是否以停课处理及停课时间等。

1.2.3 消毒及检测 对于只有少量病例出现, 还没能达到停课要求的学校及托幼机构进行疾病预防时, 要对出现感染病例的室内所有场所、物品和用品以及患儿有可能会污染的场所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最好持续进行2周左右。停课的托幼机构或学校需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对于在密集环境中染病的患儿要对其进行采样检测, 分离培养病原体, 对特殊型别的病原体必要时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检测, 同时对环境标本进行检测, 以确定好受污染的范围, 对疫点处理工作进行指导。

1.2.4 集体单位预防控制 在该病的流行季节, 学校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学生的玩具、个人用品及餐具等物品要进行每日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最好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对于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经常接触的部位要进行擦拭消毒。同时要教育好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对儿童进行每日晨检, 当发现有学生感染后, 要及时进行送诊或居家休息, 同时对患儿所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当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1.2.5 日常预防 对于儿童,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不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 为其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需要洗手, 并对污物进行妥善处理。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居室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勤晒衣被。有相关表现症状时要及时就诊。症状轻的儿童不必住院, 可采取在家治疗休息,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不要接触其他患儿, 父母要对儿童的衣被进行曝晒或消毒, 及时清理患儿的粪便[2]。

2 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 通过对手足口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其受感染患者人数有所减少, 感染该病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该病的患儿与隐性感染者[3]。在疾病流行期主要以患儿为传染源。发病1~2周内, 病毒由患儿咽部排出,3~5周时, 病毒从患儿的粪便中进行排出, 患儿皮肤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当疱疹破溃时, 病毒溢出接触外界进行传播。而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均可携带病菌进行污染, 患儿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都是进行间接接触的病毒携带物品;同时该病的病毒还可由咽喉分泌物及唾液进行飞沫传播;若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以由水感染病毒;同时还有一部分患儿的感染是由于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造成的。造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人类有着较普遍的感染能力, 当人类感染此病毒后通常可得到免疫力。但是又由于病原类型不同导致感染后在机体中的抗体并没有交叉保护的能力, 因此常可反复感染发病。此病的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重大约为100∶1, 大部分成人都已通过隐性感染此病获得了有效的抗体, 所以就显示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特别以3岁及以下年龄段的患儿发病率最高.85%~95%为4岁以内患儿。据国外文献报道, 每隔2~3年此病就会流行一次。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 并无严格的地域区别。四季均可发病, 夏秋季多发。本病常常以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4]。在流行期间, 幼儿园及托儿所等幼儿聚集地是最易发生感染的地方, 同时家庭也有此现象发生, 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播途径复杂、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1] 王福春.手足口病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社区医学杂志,2011, 9(15):16-19.

[2] 王善雨, 高春玉, 姚新华, 等.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39-240.

[3] 孙浩淼.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黑龙江医药,2012,25(2):330-333.

[4] 桂秀芝.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柳州医学,2012,25(2):100-10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75

2015-02-05]

152500 黑龙江省铁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传染源口病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