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研究

2015-01-24 18:59常志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介素白细胞标志物

常志坤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研究

常志坤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研究及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30名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血清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前1 d的血清表达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后1个周期和2个周期的表达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免疫调节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新辅助化疗;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白细胞介素

乳腺癌在临床极为常见,而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应用率的提升和效果受肯定程度的提升,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增多[1],但是众多研究中对于新辅助化疗对此类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研究却十分不足,故本文中我们即就此方面进行探讨,探讨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30名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对照组的30名健康妇女,年龄范围为31~66岁,平均(48.1 ±7.5)岁。观察组的3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31~67岁,平均(48.3±7.2)岁,分期:Ⅰ~Ⅱ期10例,Ⅲ~Ⅳ期20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数据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主要为以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进行化疗,每个化疗周期为21 d,均化疗2个周期。然后取观察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和对照组体检当日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送检,将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为CEA及CA153,白细胞介素检测指标则为IL-6及IL-10,上述血清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且均由经验丰富的检验科人员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血清表达情况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检验处理软件和方法分别涉及SAS5.0、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健康妇女的血清CEA、CA153及IL-6、IL-10水平分别为(0.21±0.03)ng/mL、(4.12±0.50)U/mL及(3.41±0.55)pg/mL、(10.21±1.57)pg/mL。

治疗前1 d观察组的血清CEA、CA153及IL-6、IL-10水平分别为(13.13±1.85)ng/mL、(45.58±5.67)U/mL及(18.56±2.41)pg/mL、(32.56±3.76)pg/mL;治疗后1个周期观察组的血清CEA、CA153及IL-6、IL-10水平分别为(10.46±1.57)ng/mL、(36.71±4.98)U/mL及(12.61±2.20)pg/mL、(25.48±2.92)pg/mL;治疗后2个周期观察组的血清CEA、CA153及IL-6、IL-10水平分别为(6.05±0.73)ng/mL、(22.50±3.85)U/mL及(8.95±1.84)pg/mL、(18.47±2.29)pg/mL。

观察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前1 d的血清表达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后1个周期和2个周期的表达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乳腺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对于本病的新辅助化疗治疗性研究较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涉及面也较广,其中对于新辅助化疗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即不少见,但是众多研究中,关于治疗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影响程度的差异却十分明显,因此对此方面的探讨仍十分必要。另外,白细胞介素中的IL-6及IL10是与肿瘤复发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的指标,因此本治疗方法对患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程度探讨价值也较高[2-5]。本文中我们就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至治疗后2个周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同龄妇女,其从治疗前至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的表达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说明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影响相对积极,可对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复发转移情况有效调控,同时对于免疫失衡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价值。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免疫调节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汪星,何英剑,李金锋,等.原发病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 95(4):256-259.

[2] Dowsett M,Nielsen TO,A’Hern R,et al.Assessment of Ki67 in Breast Cancer: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Ki67 in Breast Cancer Working Group[J].J Natl Cancer Inst,2011,103(22): 1656-1664.

[3] 周静,朱宇熹.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5):665-666.

[4] 董佳佳,章斌,邓胜明,等.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及碱性磷酸酶在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5,22(2):81-85.

[5] 周建林,张武坊,杨武森,等.替吉奥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TK1、VEGF、IGF-1和肿瘤标志物、雌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8):69-71.

R737.9

B

1671-8194(2015)33-0110-01

猜你喜欢
介素白细胞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