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2015-01-24 23:13刘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颅脑重度肠道

刘莉娟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河南 郑州 450053)

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刘莉娟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行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14 d;对照组20例,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14 d。于治疗1、5、10 d检测并比较2组的蛋白、血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14 d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糖等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5)。结论 早期联合运用肠内外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中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给予充足营养支持,改善预后。

颅脑损伤;早期肠内外营养;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集体代谢严重紊乱,免疫功能低,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继发性死亡。目前,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单纯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局限性及各种弊端使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已逐渐成为共识。现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入住ICU的40例采用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单纯肠外营养支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40例,年龄45~62岁,伤后就诊入院,伤前均不存在胃、心、肾、肝及糖尿病史,昏迷指数为3~7分。所有患者均实施预防感染、脑水肿控制、呼吸补给和手术等常规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期间不使用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在年龄等临床资料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营养方法:以Harris-Benedict公式对静息代谢消耗进行计算,热能需要量用Clifton公式核算。昏迷指数为7分时,静息代谢消耗率=152-14×7+0.4×HR+7×DSI;其中HR为心率,DSI为伤后天数[1]。观察组伤后48 h内给予全肠外营养,48 h后无消化道出血给予肠内营养液(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多种膳食纤维“能全力”),持续加热鼻饲,开始滴速为50 mL/h,第1天用量为500 mL,热量不足部分静脉补充,遂渐增加到200~250 mL/h,10 d后全肠内营养。对照组10 d内全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葡萄糖补充,比例1∶1的糖脂,脂肪乳剂双能源,12%的氨基酸补给氮,并加入维生素与电解质,深静脉滴注胰岛素和微量元素,同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以上物质的比例。监测患者血蛋白、血糖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1、5、10 d的检测结果以及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 果

2.1 临床各指标对比:两组治疗1 d后,血蛋白、血糖及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5 d,观察组血蛋白(10.3±1.2)g/L、血糖(28.6±1.9)mmol/L及血红蛋白(109.6±13.0)g/L均比对照组血蛋白(9.6±1.5)g/L、血糖(34.2±2.5)mmol/L及血红蛋白(91.0±12.5)g/L高;治疗10 d,观察组的血蛋白、血糖及血红蛋白仍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分别为:(9.8±1.1)g/L、(29.2±1.8)mmol/L、(106.7±14.0)g/L;(7.5±1.2)g/L、(32.6±1.9)mmol/L、(90.2 ±13.2)g/L,两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意义。

2.2 并发症比较:经治疗,观察组8例(40%)并发CT肺部炎症,6例(30%)出现上消化道出血,5例(25%)痰培养显示阳性,5例(25%)出现腹胀,3例(15%)腹泻,2例(10%)出现呕吐现象;对照组16例(80%)并发CT肺部炎症,15例(75%)上消化道出血,10例(50%)痰培养显示阳性,11例(55%)腹胀,10例(50%)腹泻,9例(45%)出现呕吐,可见参照组并发症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意义。

3 讨 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基础代谢率升高,早期合理的营养支持能纠正代谢紊乱,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目前由于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肠道内营养(TEN),全肠外营养(TPN),联合肠内外营养(TEN+TPN)三种。由于在颅脑损伤急性应激时,患者胃肠道灌注迅速减少,内分泌失调,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2],虽早期单纯肠道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能刺激胃肠道,调节内分泌,促进黏膜生长及肠胃蠕动,预防因肠道细菌移位引起肠源性感染的发生[3]。但颅脑损伤后患者多存在颅内高压,常有呕吐及胃肠功能抑制,严重的还可能存在呼吸循环障碍,若此时给予肠道内营养不但营养物质不能吸收,还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加重机体负担。单纯肠外营养可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肠道细菌移位,且不能有效将外界补给的葡萄糖转化为能源,致使应激性高血糖加重,影响预后。综上所述,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可维持肠胃道黏膜的完整,稳定内脏血流,保证患者的能量供给,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是重度颅脑损伤后患者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案。

[1] Robbert PR.Nutrition in the head -injunied patient[J].New Hoyiz,1995,3(4):506-517.

[2] 张建军,谢仁龙,顾水均,等.重度颅脑损伤后肠外与肠内营养价值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10):613-616.

[3] 周晓辉,张帆.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外营养结合的临床应用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8,6(3):28-29.

R651.1+5

B

1671-8194(2015)14-0165-01

猜你喜欢
颅脑重度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