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急腹症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5-01-24 23:13杨德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探查普外科部位

杨德彰

(河南省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河南 柘城 476200)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急腹症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杨德彰

(河南省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河南 柘城 476200)

目的 探究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极其临床综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95例,按照患者的适应证和患者自身的意愿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案,试验组4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除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差,治愈率等方面都好于对照组,即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有很高的运用价值,且可以逐渐运用其他临床科室。

急腹症;腹腔镜;疗效

普外科急腹症其特点是发病迅速,不易于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临床上各种相关检查的发展,现在医院可以做到大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被准确诊断,为临床全面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也有小部分患者在术前不能被明确诊断,为了确诊会采取适当的剖腹探查术等检查手段,间接延误治疗,腹腔镜在临床的开展使用可以后效应对这些问题。采用腹腔镜直接对急腹症患者诊断并给与治疗,腹腔镜对机体的伤害小,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所以,腹腔镜手术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普外科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但其某些方面还需探索和进一步研究。本次试验是对急腹症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方案和传统方案进行对比,明确其优劣。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95例,男56例,女39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为(51.3±6.13)岁。疼痛部位:上腹部25例(26.3%),左下腹21例(22.1%),右下腹14例(14.7%),脐周19例(20.0%),全腹痛16例(16.8%)。按照患者的适应证和患者自身的意愿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试验组49例。两组患者在疼痛部位,身体素质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情况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①患者的生命体质正常,综合评估短期内波动不明显者;②没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者血糖血压能控制在手术耐受的范围内,能耐受气腹;③没有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④无麻醉禁忌证,可以耐受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试验组:对患者进行全麻,为了安全进行气管插管[2],然后建立气腹。建立气腹后使腹腔镜进入腹腔进行探查,对腹腔内病变进行初步的判断和了解,以确定穿孔部位。探查损伤脏器和出血部位,在相应的部位开腹,接着进腹进行修补或止血等病变相应的方式,如此操作避免了常规剖腹检查中的腹壁大切口,减少对患者造成创伤面积和手术过程中反复牵拉影响腹腔脏器。如肠系膜血管引起的出血,腹腔镜技术能够全面有效得处理,发挥临床微创技术运用的优点。对照组:在全麻下进行开腹手术,患者则用剖腹探查,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患者腹痛的部位选择切口部位,在做切口的时候,将腹壁的逐层切开,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腹痛部位对相关的器官及组织进行探查,根据实际探查到的情况结合患者表现进行诊断,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及Excel两种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49例患者进行的是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58.4±7.42)min;术中出血量10~180 mL(不包括脾破裂出血量患者),平均(38.12 17.32)mL。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再次手术3例,周围脏器损伤1例,无肠漏、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1%,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即治愈率为100%;对照组46例患者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1.3±9.21)min,治愈43例,治愈率93.5%,并发症发生有6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术中出血平均值为(51.91 10.32)mL。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普外科急腹症其特点是发病迅速,不易于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3]。本次试验试验组患者中有2例中转开行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行修补术,术后确诊急性阑尾炎11例,急性阑尾炎穿孔4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粘连2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妇科疾病5例;回肠憩室1例,小肠坏死2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1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0例,外伤性肠穿孔6例,外伤性脾破裂2例,外伤性脾破裂合并肝裂伤1例。说明急腹症的种类多样,切腹腔镜检查可以明确判断去种类,并及时给与治疗。即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后,因其能进行相应的处理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急腹症的主要检查方式。试验结果还显示腹腔镜技术的不足,手术时间长(P<0.05),腹膜后脏器的漏诊等。综上所述,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除了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差,治愈率等方面都好于对照组,即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有很高的运用价值,且可以逐渐运用其他临床科室。

[1] 程冬春.电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16-1017.

[2] 曹其武,魏培翰,行水利,等.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7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69-170.

[3] 陈飞,李方明,刘明泽,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胆道造影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11):843-844.

R656.1

B

1671-8194(2015)14-0186-01

猜你喜欢
探查普外科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