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01-24 23:13陈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临床

陈丽霞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陈丽霞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 肺结核近几年发病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就在此形式下,阐述如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2008年5月以来,通过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2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并合并肺心病主动放弃治疗。结论 肺结核属于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临床并发症较多,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肺结核;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肺结核属于重点防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肺结核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并且肺结核患者的病死率以及传染率明显较高,患者一旦患病,临床并发症较多[1]。下面就2008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患者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66.5岁;患者主要肺结核的临床类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7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40例,浸润性肺结核患者2例;患者病程最长时间3个月,最短时间1个月。

1.2 临床护理方法

1.2.1 隔离并进行消毒护理: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染,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于新入院患者一定要实施单人单病房的隔离处理,并且要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每日的定期消毒,清理;临床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专人专用接痰杯,患者用过的餐具一定要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患者的床单以及污染物一定要定时消毒处理,患者的病房一定进行每天紫外线照射30 min以上,对于已经好转并且出院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卫生习惯指导,告知患者如何预防肺结核的复发并预防传染。

1.2.2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一般情绪变化经过兴奋-低落-兴奋三个阶段,患者入院后,一般不以为然,不将自己的病情当回事,以为没什么大事,此时患者的心理处于兴奋期;一旦患者的病情确定后,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于该病的认识肤浅,以为过去农村讲的“痨病”治不好,在内心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放弃治疗的想法;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以上情况,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开导,告知患者其临床病情的严重性,传染性,以及对患者自己的家属以及周围的人群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同时告知患者该病的可治疗性,以及可以预防性,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患者进行宣传,增强患者治疗该病的信念,必要时可以带领患者通过隔离窗观察病情已经明显好转的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2]。

1.2.3 对症治疗以及对症护理: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典型症状是,盗汗、低热以及咳嗽咳血等,在护理上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咳血的患者,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个性化护理服务,时刻记录患者的咳血量,咳血的时间以及咳血的临床特点,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其临床主治医师,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抢救处理,患者在咳血时,嘱咐患者采用侧卧位,避免患者由于血块导致气管阻塞;对于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刺激,患者出现咳嗽喘息的症状,嘱咐患者采用半卧位的姿势,对于咳痰较多的患者,或者痰液较为黏稠的患者,可以给予雾化吸入疗法,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敲背,协助其将痰液排除;对于低热患者盗汗的患者,密切记录患者体温变化,对于体温较高的患者,及时告知临床主治医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避免由于患者体温较高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3]。

1.2.4 饮食注意事项:肺结核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的退化,其肠道蠕动一般较差,一般给予患者柔软、极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患者食用过硬的食物,造成患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饮食上注意多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给予患者刺激性的食物。并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若患者正在咯血期间,则应禁饮食,进行静脉补液,好转后方可进流食、半流食。对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则要综合考虑,如合并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严格计算患者糖、蛋白、脂肪的摄入量,规划饮食,控制血糖。

1.2.5 临床用药护理: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上一定要注意联合用药、全程用药、规律用药,并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肺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如对于肾脏的损害、对于肝脏的损害、以及对于患者听觉、嗅觉以及末梢神经的损害等,临床护理人员多注意患者的皮肤改变,患者的全血细胞检查分析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相应的药物调整治疗[4]。

1.2.6 临床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治疗:在本组120例患者中,其中肺心病患者4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5例,肺气肿患者10例;对于不同的临床并发症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原则;肺心病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在注意原发病的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心电图改变,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出现;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的患者,注意其血氧饱和度的分析,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的症状,同时对于并发症给予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

2 结 果

120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2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并合并肺心病主动放弃治疗,2例患者进行半年后回访,患者均由于临床并发症死亡。

3 讨 论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以侵及全身各个器官,最为常见的器官为肺部,人体在感染肺结核杆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当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盗汗以及食欲不振等。

3.1 肺结核的临床分类[5]:目前在临床上肺结核主要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以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多数患者毫无临床症状,或者仅仅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经历数周后患者好转;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在双肺出现大小、密度以及分布均匀的结核病灶;浸润性肺结核多位于锁骨下,在X线上呈现片状、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主要是因为肺结核未及时发现,空洞长期不愈合,出现空洞壁厚,周围出现纤维化的表现。

3.2 临床护理原则以及出院指导: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正确认识结核的危害性以及告知患者可以预防性以及治疗性,对于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服务,在治疗上注意用药的原则:早期、规律;联合、适量以及全程治疗的特点,告知患者用药的坚持性,当患者出现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药物调整;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肺结核原发病的同时,注意合并症治疗。患者出院后,嘱咐患者注意自身的临床护理原则,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合理膳食,增加患者体育锻炼,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天气冷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在疾病流行的季节避免出入公共场合。

总之,肺结核目前在我国已经是可防可治的传染性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临床护理工作到位,给予患者舒适的、个性化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的护理基础,患者出院前的护理指导,能够为患者疾病的复发提供可靠的预防手段,及时、有效、规律的用药是患者康复的必要因素。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真诚对待患者,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并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精湛熟练的技术,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

[1] 陈劲梅.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4):3029.

[2] 牛瑞云,张秀峰.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2,11(2):274.

[3] 陈逢玉.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2-2254.

[4] 山国芬.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135-136.

[5] 崔英.老年肺心病人的健康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4): 182-183.

R473.5

B

1671-8194(2015)14-0236-02

猜你喜欢
肺结核护理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