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5-01-24 23:13禹永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叶黄素裂孔玻璃体

禹永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体会

禹永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搜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视网膜脱落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2例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对乙组32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护理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脱落术后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视网膜脱落;术后;综合护理

视网膜脱落与创伤、高度近视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视网膜组织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相互分离。患者常表现为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患者可引起失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时以手术为主。该手术较一般手术难度稍大,且精细、复杂,术后需要配合临床护理,共同改善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1]。现搜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视网膜脱落64例患者,对其术后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视网膜脱落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32例,平均年龄是(42.26± 3.16)岁,年龄范围14~74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9、13例。乙组共32例,平均年龄是(43.28±3.12)岁,年龄范围是15~75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8、14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甲组术后进行综合护理。①体位指导。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手术体位应根据眼内填充物、眼底情况及裂孔位置合理选择,一般来说,应使裂孔保持最高位。正确体位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对眼球运动进行限制,缩小视网膜脱落范围,还对视网膜下液体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帮助视网膜复位。叮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术后24 h内指导患者面朝下,头低俯卧位,头部与地面水平,减少震荡。②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注意保暖,禁止剧烈运动,不能大声说笑和转动头部,避免打喷嚏和咳嗽,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术后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视网膜复位。一般来说,术后2~3 d可以指导患者下床轻微活动。针对下方裂孔患者,待患者球结膜缝线拆除后可指导其下床进行轻微活动。针对上方裂孔患者,需叮嘱患者严格卧床1~2周。患者下床活动时,禁忌剧烈活动,预防视网膜二次脱落。③病情监测。观察患者眼部敷料是否出现渗液,及时更换污染敷料。加强对患者的日常观察,经常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眼胀、眼痛和头痛等症状,有无呕吐、恶心等,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角膜水肿等,一旦出现眼压升高,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使用20%甘露醇对患者进行静脉点滴。术后1~3 d,将眼罩打开,点滴抗生素眼液,点滴时动作应轻,禁忌对眼球造成压迫。针对眼痛剧烈的患者,对其应用止痛药物,药物选择颅痛定等。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均衡饮食,术后3 d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术后6 d可恢复正常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多食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禁忌使用坚硬食物,加快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切忌用力咀嚼,防止对眼部伤口造成影响。⑤出院指导。出院前,做好自我护理及保健。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切忌用眼过度,看电视看书应适当,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加强用眼卫生,切忌用力打喷嚏、咳嗽。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药水方式,并叮嘱其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对乙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手术后,由护理人员做好日常查房工作,对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向主治医师报告,遵医嘱处理。观察甲组和乙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护理有效率为93.75%,其中2例无效,13例好转,17例有效。乙组护理有效率为78.13%,其中7例无效,14例好转,11例有效。甲组护理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早发现、早诊疗是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主要原则,对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后果具有较大意义。对术后患者的护理一定要及时护理到位,应该注意的地方有很多,术后患者安静卧床1周,双眼包扎,充分休息。患者的疼痛,术后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疼痛的轻重,我们分成了四种情况,①无疼;②刚能感觉到的轻微疼痛;③中度疼痛,表现为皱眉,轻声呻吟;④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出冷汗,大声呻吟等。对于患者疼痛的护理:行巩膜环扎术者,术后眼部疼痛明显;玻璃体腔注气者,因气泡体积变大导致眼压升高,也可以引起眼疼,甚至引起偏头疼,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痛,头痛,听取患者主诉,做好心理护理,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对于患者的体位护理需要注意的有:①视网膜脱离行外路手术没有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术后体位应保持裂孔最低位。②玻璃体腔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应采取适当体位,使视网膜裂孔处于最高位,以帮助视网膜复位。后极部裂孔术后患者可选用俯卧位或头低坐位。周边部裂孔手术后患者可采取仰卧位,如果裂孔位于2~4点,则右侧卧位;如果裂孔位于8~10点,则左侧卧位;如果裂孔位于4~8点,可选择胸高头低位;如果上下方都有裂孔,可选择交替卧位,头部低位与俯卧位,严禁仰卧位,以免出现晶状体浑浊,角膜浑浊等。玻璃体的正常抗氧化功能有赖于玻璃体内的一种叫叶黄素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是存在于视网膜、黄斑区、玻璃体等正常眼组织中的一种保护性物质。因为叶黄素强抗氧化剂,它能够吸收紫外线、蓝光这些高能量的对眼睛损害较大的光,灭活玻璃体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提高玻璃体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玻璃体老化加剧,有效防止视网膜再次脱落。建议术后患者补充叶黄素例如服用乐盯叶黄素,可以补充叶黄素、维生素A、C、E、B1这些眼睛营养和抗氧剂剂保护玻璃体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临床服务模式,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和病情观察等方面对患者实施的全面性、系统性干预[2]。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效果明显。在本文研究中,对甲组进行术后综合护理,护理有效率为93.75%,实施常规护理的乙组护理有效率为78.13%,甲组较高,表明综合护理效果较好。综上分析,综合护理在视网膜脱落术后应用价值较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Wang Y.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nursing research[J].Chin Med Guide,2012,13(16):45-46.

[2] Liu DY,Gou XH.Post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etinal detachment [J].J Nurs Educat Magaz,2013,(21):66-67.

R473.77

B

1671-8194(2015)14-0259-02

猜你喜欢
叶黄素裂孔玻璃体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护眼功能,了解一下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