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建立与效果

2015-01-25 05:59苏伟兵陈艳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器械供应

苏伟兵 陈艳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建立与效果

苏伟兵1陈艳丽2

目的 研究集中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中的应用。方法对比我院CSSD开展集中管理前后无菌物品的质量、效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实施集中管理前相比,实施集中管理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及收发效率均有大幅度提升。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推行集中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及SARS、H1N1等传染病的流行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医院感染控制已引起管理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而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作为医院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重点科室现已被提高到了“医院心脏”的地位,其工作质量关系着全院医疗护理的安全。为了落实2009年4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的行业标准[1],近几年来,我院新建了一个1800m2的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并逐步将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和供应,实施集中管理。现将我院实施集中管理的历程经验总结如下。

1.实施集中管理的背景

1.1 思想因素 业内许多医务人员固守原有观念,对国家强制执行的卫生行业标准WS310.1,310.2,310.3-2009的颁布和实施不理解,对由CSSD集中管理的效果及意义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原有由各科室自行处理的工作模式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从思想上不愿做出改变。

1.2 成本因素 实施集中管理前,复用的器械、器具和用品均有各科室护理人员或医技人员自行处理,清洗、灭菌设备和包装材料并没有行业标准限制,因而成本较少。实施集中管理,这些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每一个步骤的处理流程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因而担心会导致科室成本增加过多,对实施集中管理心生抵触。

1.3 器械因素 院内各科室均有昂贵的专科器械,如胸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等,属于精密仪器,被视为科室的“宝贝”,在清洗、消毒、灭菌和包装过程中若CSSD护理人员对仪器构造不了解,稍有不慎很容易损坏或丢失小部件;同时纳入CSSD集中管理后这些精密仪器的处理周期较长,再加上这些仪器数量有限,从而会影响到科室的正常运行,对医院造成经济损失。

1.4 人才因素 尽管我院CSSD人员充足,但大多数人员只掌握了常规物品的清洗及灭菌流程,对专业设备的认识及处理方法仍旧欠缺,专业技术能力及熟练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CSSD人员能否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及熟练掌握新设备和新工作流程成为制约供应室快速推进集中管理的关键环节。

2 实施集中管理的步骤

2.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护士长牵头带领CSSD工作人员以“周会”的形式定期反复学习标准内容,利用典型案例使医护人员了解到由于器械、物品等清洗不合格对灭菌及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等,使医护人员从内心认识到在院内推行CSSD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其自觉自愿地支持CSSD集中管理,为CSSD在院内的顺利实施及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开展培训、搞好队伍建设 加大对CSSD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投资,采取院内科室间轮岗和派出到国内知名医院在职进修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重点为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知识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等,提高CSSD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保证CSSD集中管理的高效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

2.3 强化培训、优化资源配置 CSSD的集中管理模式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完成,对全院临床科室的诊疗器械集中管理,整合科室已有清洗或灭菌设备。可先将几种常用的、不复杂且数量较多的器械接收下来,熟悉一类器械包后再接收另一类,从少到多、从易到难逐步完成。在接收过程中,手术室可选派一名经验较为丰富的医护或医技人员作为老师到CSSD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并将每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以方便CSSD人员查阅。为不影响CSSD的正常运行,每次培训供应室可选派2名人员进行学习,然后这2名人员再对CSSD的其他人员进行逐一培训和指导。对于重点、昂贵的器械和物品,CSSD人员还可采取主动下科室了解器械的特点,掌握器械的结构、材质特性及对热、湿及化学试剂的耐受性等,根据科室器械的数量和使用频次合理调整CSSD的排班,确保无菌仪器及物品的安全和及时供应。护士长每周征求意见,每个月对全院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和建议,对CSSD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最大限度满足手术室和临床科室的需求,提升CSSD集中管理的效率。

2.4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为了便于规范化集中管理,我院建立了CSSD质控小组、感染科和机关职能部门的三层管理体系。CSSD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操作规程、职业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监护管理等各项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多项规章制度,以保证CSSD人员按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质控小组和护士长检查和指导工作。感染科和机关职能部门依据管理标准采取每月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对CSSD的工作环节:回收、清洗、检查、保养、打包、灭菌、保存、监测和发放等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禁止临床科室的对复用器械及物品进行不规范的清洗消毒,对于没有认真落实集中管理的科室依据情节给予教育督导和通报批评,强化CSSD集中管理规范化的进行。

3.实施集中管理的效果和体会

3.1 确保灭菌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临床科室的护士由于既没有经过专业的清洗消毒培训又没有专门的清洗、消毒和监测设备,清洗的质量往往达不到行业标准,给患者的就医安全埋下了隐患。陈慧等人[2]认为只有具有专业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知识才能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物品。CSSD集中管理使得上述各环节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执行,真正意义上确保了患者在诊疗护理中所使用的器械是安全的,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内涵——安全护理。

3.2 降低医院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实行集中管理后使得医院享有了规模经济效益[3],医院可以集中订购大型设备如灭菌机、消毒清洗机等,可以扩大清洗消毒生产规模,有效地实现了全院资源共享,从长远来看不仅减低了医院的成本,也减低了各临床科室的成本。

3.3 分类集中,提高工作效率 与实施集中管理前相比,CSSD集中管理强化了人员分工,人员不仅可以根据其职业技能从事自己擅长的环节,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也有所增加;对于少数昂贵精密器械实施个性化的清洗消毒服务,由CSSD派业务技能熟练的专人负责,确保了精密器械的处理质量,一年内实现了诊疗器械零损坏的良好成绩,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缩短了诊疗器械的处理周期,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改变,业内对清洗、消毒与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SSD集中管理在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和重要。CSSD集中管理既是关系着医疗安全的大事,也是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CSSD集中管理,全院复用诊疗物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ICS11.020.C05[Z].2009.

2 陈慧,黄浩.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定位的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

3 于翠香,吴可萍,冯秀兰.实施CSSD集中管理实践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0.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60

2015-8-13

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450007 2.河南省扶沟县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科 461300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15项行业标准将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
15项纺织行业标准复审结论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2020年7月1日将实施的55项纺织行业标准(表4)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