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做法

2015-01-27 10:35刘烈浓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河道

刘烈浓

(上犹县水土保持局,江西 上犹 341200)

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做法

刘烈浓

(上犹县水土保持局,江西 上犹 341200)

水土保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上犹县

上犹县在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以园村小流域为试点,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农村河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善、面源污染防治等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突出做好“治山保水”“进村治水”“产业护水”“宣传爱水”四篇文章,大大提升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层次和品位,为统筹推进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对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园村小流域地处江西省上犹县梅水乡,距上犹县城14 km2,具备建设城郊休闲型小流域的基本条件。上犹县作为章江源头保护区,担负着保护好赣州都市区300万人口饮用水源安全的重任。以水为主题,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确保上犹江一江清水送赣州,是上犹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核心。上犹县在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并选取有乡村旅游基础的园村小流域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最近该小流域内的园村还被江西省水利厅授于“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称号。

1 基本情况

园村小流域位于2013—2017年江西省上犹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童川项目区内,土地总面积49.88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32 km2(轻度流失面积4.26 km2、中度流失面积5.79 km2、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2.27 km2),流失类型主要为面蚀,年土壤侵蚀模数3 525 t/km2。水土流失导致生态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直接影响了良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严重掣肘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治理前这里的广大群众捧着金饭碗却过着贫困艰苦的日子。借助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改善该小流域生态环境、提升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内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2013—2017年江西省上犹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童川项目区启动实施后,园村小流域作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自2013年开工到2014年竣工,共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9 km2,总投资465.2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25.7万元,地方资金97.71万元,群众投入41.87万元。

园村小流域内园村四周群山环抱,茶园风光秀丽,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客家文化底蕴浑厚,是客家文化名村,有客家门匾、东坑造纸坊、“夹皮沟”森林小铁路、大金山漂流等颇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上犹县在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根据这些特点,坚持以“产业发展,功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为治理目标,以河道整治和农村保洁为突破口,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推行清洁产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为着力点,突出保护水源这个中心,积极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把该小流域打造成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该流域内开始呈现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据初步调查统计,2013年前来该小流域的游客每年有3万人次左右,2014年,游客人数增加到5.5万人次以上。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当地茶叶等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当地“农家饭”特色餐饮业的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极大增强。

2 主要经验

2.1 治山保水

一是对小流域内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山地自然坡面,通过竹节水平沟高标准整地种植马尾松、杉树、枫香、木荷和胡枝子等当地优势树种,并在水平沟的沟坎外高密度种植灌草,以达到林草植被快速覆盖的目的;二是对轻度水土流失且植被稀疏的山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规模种植枫香、木荷等阔叶树种,同时结合当地群众的意愿,适当种植杉树等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进行治理;三是对山上植被相对较好,但一旦遭到人为砍伐就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山地,聘请专门的水土保持监督管护员进行管护,同时对树种单一地块采取封禁补植的形式补种枫香、木荷和杉树等。这些治山措施既实现了植被的快速恢复,又改变了以往的林相单一状况,从源头上保住了水土、增加了森林色彩、美化了村庄周边环境。

2.2 进村治水

将河道治理与环境污染源头防控有机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逐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在河道维护和整治过程中,针对河道淤积堵塞严重,大部分河道都相当狭窄,河道宽度平均不足4 m,有些地方甚至不足2 m,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泄洪能力的现状,以清淤疏浚为主,以护坡护岸和堤防修建为辅,努力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注重河道景观生态化营造,增加河道两侧绿化带;在堤岸建设步道系统,把步道建设和河道治理相结合,并通过兴建过水堰和亲水码头,精心打造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使区域水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品位大大提升。河道整治不到半年河里就开始有了小鱼小虾。

针对历史上园村洪涝灾害频繁,流域内常被洪水淹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这一情况,在2013年度的项目实施中,对园村河重点实施了护岸护坡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标准,园村河沿岸面貌也大为改观。在此基础上,2014年又对园村河主干道沿岸进行了再包装、再提升,实施了“锦上添花”工程。一是开展了生态护坡,采取园林绿化的标准,对实施了护岸工程的一河两岸进行了美化亮化;二是为了稳定园村河河床,配套建设了6个过水堰,水位抬高水面变宽,使园村河变得更加秀美;三是为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配合过水堰工程设置了若干个亲水码头,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项目建设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同时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三清洁、四整治”专项行动,在园村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整治建房秩序、渔业秩序、林业秩序和河道秩序,从而直接带动了生态、清洁、卫生、和谐村庄的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后的园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登上该村“双江庙”背后“弥勒佛”山眺望,穿园村而过的园村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镶嵌在整个村庄中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前来乡村旅游、生态漂流的游客眼前,整个村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富有江南韵味,集茶园观光、客家风情、休闲农庄、水上漂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已经成型。

2.3 产业护水

在小流域的“两茶一苗”(茶叶、油茶和珍贵苗木)农业产业基地内,因地制宜,因需布设,讲求实效,合理配置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坎下沟、路边草、坎边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小型水保工程。根据地形和集雨面积,利用山丘区自然高差,对经果林基地合理配置“三沟”(坎下沟、引水沟、排灌沟)和“两池一塘”(蓄水池、沉沙池、山塘)等小型蓄排工程,就地进行雨水蓄集,减少泥沙径流,增加补灌抗旱水源,做到排水有沟、集雨有池有塘。同时合理配置生产道路,减轻劳动强度,加上种草和种植胡枝子等灌木,实现水不乱流、肥不乱跑、泥不下山的目标,充分发挥“小工程、大规模、高效益”的作用,对经果林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进行了有效治理,在保水、保肥、保土能力提高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经果林基地的土地生产能力。

通过建立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有效防止了开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实现了水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为农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水利、道路等各项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也让当地有商业头脑的老板从中发现了商机。比如,被评为赣州市2014年度经济人物的黄焕辉, 2013—2014年就投入150多万元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七彩西红柿等;犹江绿月老板陈有良,在原有有机茶的基础上追加投资120万元,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种植菊花、桃花等,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业休闲观光游的发展;大金山漂流老板陈友淦投资5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基础设施。民间资金得到激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地干群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2.4 宣传爱水

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水利厅印发的《赣州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水土保持知识教育进党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党校把水土保持知识教育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水保局把水文化融入项目建设中,在园村小流域通过设置“水土保持文化长廊”和水土保持工程示范点,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户外宣传,不断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和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生态文化平台建设,让当地干群和游客在认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要性的同时,通过现场观摩和培训,快速掌握水土流失防治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借助赣州市委党校在园村开办的全市科级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平台,通过户内教室与户外教室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地开展了水土保持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每一个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和相对集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示范点都贴上了特制的水保“商标”或竖立了示范标志牌,从而使整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每处治理现场都充满了水生态气息和水土保持文化氛围。

3 结 语

上犹县在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不断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新途径,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农村河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善、面源污染防治等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河道治理中,以林灌草结合的生物措施为主,将重点村庄与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适量布置与环境协调的水景生态驳岸、拦蓄措施,尽量保持河道自然景观,在保护水环境和改善水生态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提升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层次和品位,为统筹推进项目区生态旅游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对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2

C

1000-0941(2015)11-0010-03

刘烈浓(1964—),男,江西上犹县人,副局长,长期从事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2015-09-30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河道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