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六朝咏物诗的文辞美

2015-01-28 07:21钟志强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南昌330032
名作欣赏 2015年32期
关键词:咏物诗用字用典

⊙钟志强[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南昌330032]

试论六朝咏物诗的文辞美

⊙钟志强[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南昌330032]

六朝咏物诗人在创作实践上追求绮丽的文辞,其文论家也对当世文学创作的宝贵经验作出了理论总结。本文现通过六朝咏物诗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来探究六朝咏物诗人的语言形式观。

六朝咏物诗文辞美

六朝是一个对诗文“辞采”美极重视的时代,如《后汉书·文苑传上·祢衡》就说:“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又《北齐书·孝昭帝纪》:“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而以陆机、潘岳、鲍照、沈约、谢、萧纲、萧绎诸人为代表的诗人群体的诗歌言辞,无不追求“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心雕龙·情采》)的绮丽效果。不仅六朝文人在创作实践上追求绮丽的文辞,六朝文论家也对当世文学创作的宝贵经验作出了理论总结。刘勰《文心雕龙》的《夸饰》《事类》《练字》诸篇,就可视为六朝人对诗歌夸张、用事、用字诸修辞手法的使用观念和创作经验的总结。本文现通过六朝咏物诗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来探究六朝咏物诗人的语言形式观。

一、六朝咏物诗的夸饰美

夸饰是六朝咏物诗一项十分重要的修辞手法。刘勰认为:“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①六朝咏物诗正是着力于描摹独立物象的形色音貌,使被描绘对象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夸饰性的修辞在咏物诗创作中不可缺少。而夸饰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需拿捏斟酌的,六朝咏物诗人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适当夸饰,为咏物诗增添了新奇、吸引人的审美效果。比如诗人对名词和数量词的夸张,就可突出“物”的优点和气势: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六)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萧道成《群鹤咏》)

寒光晖八极,同云暗九天。(庾肩吾《咏雪花诗》)

胡地少春来,三年惊落梅。(江总《梅花落》)

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沈炯《咏老马诗》)

其中,第一和第四两个例句的夸张与时间有关,第二、三两个例句和空间相关,第五例则是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夸张修辞。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六的“一朝再三荣”,与沈炯《咏老马诗》的“一日驰千里”,都是以夸张的手法突出时间之少,集中体现“物”的优点和效率。如《咏老马诗》的“一日驰千里”,就是说马虽然年纪大了,却仍然能在“一日”的短时间内,行走千里。而江总《梅花落》“三年惊落梅”中的虚数“三年”,则意为在严寒少春的胡地,梅花竟然开了三年才落,这又是夸大时间的长度来表现“物”的优点。诗人还用夸大空间来突出中心物象,并借此表达出一股雄壮旷达的气势,萧道成《群鹤咏》的“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即可为代表。

六朝诗人也善于利用一些动词、形容词的夸张,来达到对中心物象栩栩如生的描述,增强全诗的效果。如对树木形态的描摹: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范云《咏寒松诗》)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吴均《赠王桂阳》)

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范云《咏早蝉诗》)

以上“拂”“障”“覆”等动词,就是六朝诗人夸张性描写的具体表现。如范云《咏寒松诗》“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诗中的“层汉”代指高空,“天浔”指无边的天河。结合诗歌语境,天空如此高高在上,竟能被寒松的枝条拂及,天河无边无际,却被寒松的密叶遮盖。“拂”“障”二字突出了寒松的高大挺拔和枝叶茂盛。吴均《赠王桂阳》的“为君覆明月”之“覆”,也是夸张地表现了松树的高大和枝繁叶茂。需提及的是,这种夸张的效果,虽然是由这些动词结合诗歌的语境才得以表达,但动词显然在表达夸张效果时起了突出的作用。范云《咏早蝉诗》的“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是形容词的夸张修辞。范云用比喻的方式将早蝉的外形和重量分别比成春冰和秋尘,重点是为了突出早蝉形薄、质轻的特征。这里形容词能发挥夸张的效果,应将“薄”“轻”二字解释为如春冰一样薄和如秋尘般轻更为合适。

因此,无论是对名词、动词,还是对形容词进行夸张表达,只要诗人拿捏得当,就不会令人产生不真实之感,反而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相得益彰的艺术形象。

二、六朝咏物诗的用典美

用典又称用事或隶事,六朝诗人的诗歌“隶事成风”。钟嵘《诗品序》有言曰:“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王元长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以成俗。”《南史·任传》也云:“晚节转好著诗……用事过多,属辞不得流便。自尔都下士子慕之,转为穿凿。”又《南史·王僧孺传》曰:“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时重其富博。”六朝诗歌创作中出现大量用典的原因之一,就是诗人对形式美的重视。从建安到大明、泰始,再到齐梁,随着六朝诗人对语言形式美的越发重视,咏物诗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用典”。

咏物诗使用典故,多为介绍“物”的产地或材质等,起说明性的作用。而比体咏物诗用典的目的,则是为了突出“物”的品质和内涵。刘永济贴切概括过用典的艺术效果:“文家用古事以达今意,后世谓之用典……切意之典,约有三美:一则意婉而尽,二则藻丽而富,三则气畅而宁。”②六朝咏物诗人的用典,确实起到了藻丽而富的效果。从辞藻“富”的角度看,典故多来源于前人的经史、旧闻,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的知识库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典故。咏物诗人创作时,就能对描摹自然“物”的历史和相关知识都掌握,并依据艺术表达的需要,尽可能多地将相关典故安排在诗歌合适的位置。这样创作出来的咏物诗,不仅可以体现诗人渊博的学识,而且创作出来的诗歌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缺点,显得更富有辞采。从“丽”的角度看,用典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本身就有典雅、端庄之丽。诗人因结合对仗、声律等技巧,会对典故在诗句中的名称和位置作适当调整。经过诗人的努力,许多南朝后期的咏物诗,虽然全诗用典,但读来却琅琅上口,视觉上也显得整饬华丽。如萧绎《赋得竹诗》、阴铿《咏石诗》等。现以阴铿《咏石诗》为例: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余。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云移莲势出,苔锦纹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该诗是一首典型的隶事咏物诗,全诗既不抒情又不叙事,一味罗列石头的典故。首句典出《集林》,说的乃是天上的织女用石头支撑织布机;第二句典出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是说休马山(传说为周武王灭商之后放马归山之处,即今河南西部)有状如鸡卵的五色石,是一位名叫帝台的仙人使用的棋子;而第三句典出于顾恺之的《启蒙记》,是说零陵(今湖南永州)有一石燕,风雨一来此石燕便飞如真燕;第四句则语出《西京记》,说昆明池里有石雕的鲸鱼,雷雨一来就能吼叫;五六两句典出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说天上的云彩乃由地上的石头生出,所以当云飘走以后,石头就会显露出来;最后两句是熟典,说的是黄石公圯上授张良兵书的事。阴铿这首《咏石诗》比起以往的同题作品,因典故的使用,辞藻比较富博,许多词汇是第一次在咏石诗系列中使用。由于对仗、声律和用典、用字技法的娴熟使用,整首诗虽然内容、情感上空洞,但在语言形式,特别是辞藻方面却给人以美感。随着六朝诗人追求形式美的思潮,“用典”这项重要的修辞手段自是愈发获得了诗人的青睐,并被广泛运用于咏物诗的创作中。

三、六朝咏物诗的浅易美

另外,六朝咏物诗在字词使用上的特点,就是六朝前后期诗人在用字上有一个由难变易、从险入简的演变过程。刘勰引魏曹植语:“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③曹植似并未明确反对汉人的这种用字风格,反有羡慕其博学之意。虽然如此,晋人已开始明确反对用字“险难”的创作风气。《文心雕龙·练字》曰:“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但从六朝咏物诗创作的实际“用字”情况来看,即便是晋宋时期的咏物诗,也仍显得有一些古拙典奥。兹引几首元嘉咏物诗作为参照:

昧旦濡和风,沾露践朝晖。万有皆同春,鸿雁独辞归。相鸣去涧汜,长引发江畿。洁登云侣,连绵千里飞。长怀河朔路,缅与湘汉违。(颜延之《归鸿诗》)

从候昭神世,息燧应颂道。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笙镛流七始,玉帛承三造。委霰下璇蕤,叠雪飞琼藻。积曙境寓明,聊萼千里皋。掩映顺云悬,摇裔从风扫。发贶烛侄前。腾瑞光图表。泽厚见身末,恩逾悟生眇。竦诚岱驾肃,侧志梁銮矫。(谢庄《和元日雪花应诏诗》)

这两首元嘉咏物诗遣词用字博奥典重,有艰涩之感而缺乏流畅之气。虽已不似汉魏那样追求“险难”,但诗人并没有用字率从简易的观念。真正实现用字浅易的是永明以后的咏物诗: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何逊《咏春风诗》)

风轻不动叶,雨细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萧绎《咏细雨诗》)

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萧绎《咏梅诗》)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以上梁代的咏物诗,几乎再不见那些古奥难辨的字。诗人有意识地回避在一首诗中使用相同的字来形容同一个“物”的同一状态。

咏物诗人从永明时期就开始从诗,但正如俞琰《咏物诗选》的序文所言,咏物诗“六朝备其制”。没有这个为后世艺术高峰打下坚实基础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唐宋咏物诗的“擅其美”是难以实现的。

①③(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8页,第624页。

②(梁)刘勰撰,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0页。

④⑤(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王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9页,第609页。

作者:钟志强,文学博士,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先唐文学与文论。

编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南昌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项目(NSXK20141004)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咏物诗用字用典
秦汉简帛文献用字计量研究及 相关工具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容易混淆的词语
体物尽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咏物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用典犹如用比兴
咏物诗的一种写法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