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29 15:19赵建昌
江苏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特色建设

赵建昌

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已经得到广泛重视,绝大部分学校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虽然说还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觉悟的唤醒、意识的增强、措施的强化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为社会群众和教育同行所赞许的“盆景式”学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量和质的角度区域性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区域性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我们的实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行政区,尊师重教是这方热土的优良传统。目前,全区共有小学56所、在职小学教师3600多人、在校小学生近50000人。江都小学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总体来说是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零散到集中、从自发到自觉、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的过程。回顾我们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数学校自发开展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江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国家验收,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善,基本能够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同时,作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江苏省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虽然当时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措施还不十分明确,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区一部分有思想的校长顺应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地域和学校特点,以兴趣小组、课外活动为组织形式,自主、自发地开展了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实验小学的科技、塘头小学的剪纸、嘶马小学的艺术、武坚小学的体育等,一时成为江都小学素质教育的“盆景”。

第二阶段,行政推进的学校特色建设。虽然我区小学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已有的特色建设项目不多、覆盖面不广、内涵不深、成效不够明显。为此,2000年开始,在少数学校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按照“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总体思路,区教育局结合创建省农村实验小学、素质教育先进校、和谐校园、轻负优质先进校,及时启动了全区小学特色建设工程。具体措施是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倡导小学特色建设,每个学校重点打造一个项目、培植一个典型,并且从激励和鼓励的角度出发,凡是项目建设达到一定要求的学校,教育局评估验收后授予“江都区特色学校”的铜牌。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全区56所小学全部建成了特色项目,内容涵盖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践、地方特色文化等六大类数百小项,成为江都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道“风景”。

第三阶段,以社团建设提升特色建设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形势千变万化、学校情况各异、学生千差万别,单一的特色建设不可能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需求,不能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为此,从2011年开始,我们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小学特色建设提升工程”,按照“大面积、校本化、可持续、育人性、有成效”的总体要求,引导学校以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以多样性的学生社团为阵地,以骨干社团为支撑,以现场展示为推进,全面提升学校特色建设质量,进一步丰富学校的内涵。经过3年的努力,全区小学全部通过“特色提升”验收,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并有43个学生社团创建为江都区优秀学生社团,18个学生社团被评为扬州市“百佳社团”。

第四阶段,整体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在进一步确立“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理念和多年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上,江都区教育局2013年11月在区实验小学召开了全区小学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进一步理清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路,按照“顶层设计、基层落实、个体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要求各学校均要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纲要》,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三风一训”、校园环境和布局、管理制度和管理创新、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多个维度,全面盘点和规划学校文化建设。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启动新一轮小学文化建设的通知》,按照“美丽校园”“美丽师生”“美丽教室”三条主线,出台了三个专门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细则,力争通过3~4年的时间,实现全区小学文化建设质的飞跃。同时,在特色建设方面,按照三年提升计划,2014年完成区内所有学校的“特色提升先进校”验收。

二、我们的思考

1.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表面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好比一张覆盖学校整体工作、全部内容的一张“网”,这张“网”支撑的高度、覆盖的广度取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水平。有专家说“文化要落实到过程中”,这个“过程”最优质的体现就是学校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学校文化更无从谈起;鲜明、持久、有效的学校特色,能演变、积淀成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科学、前位、靠实的学校文化引领,又能够促进学校特色的进一步丰富和特色建设成效的不断提升。

2.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逐校推进

教育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工作,教育的各项工作包括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既可以删繁就简、去粗存精,也可以根据教育规律另辟蹊径、另起炉灶。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推进,在具体路径上并没有唯一性。基于对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历史进程的反思,我们认为,对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学校,还是应先有特色建设,再逐步形成固化的文化;对新建学校,则可以先进行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再有序推开学校特色建设,并逐年做大、做强、做出成效,也就是走“上位”(文化设计)——“中位”(特色建设)——“下位”(师生呈现)的办学之路。

3.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区域推进

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区域推进,是推进区域教育质态提升的方向性举措,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重要抓手。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首先应该考虑文化形成的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背景、学校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大背景。其次,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要紧扣人本时代特征,以教师发展、学生成才为根本宗旨和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杜绝形式主义,杜绝搭“花架子”,杜绝“假大空”。再次,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坚持顶层设计和个性张扬相结合,行政行为的顶层设计仅仅是方向性的推动,要允许并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设学校的特色文化,做到百花齐放,实现春色满园。

三、我们的未来之路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方向,坚持行政主导,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核心内容。作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把握形势,认准方向,以行政的手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和落实。就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言,教育行政部门不但要认同和顺应社会的主流文化,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当地学校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方向性、原则性、目标性的顶层设计,还必须结合其他管理工作,通过一定的检查、考核、评比,在督查和激励中推进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从2015年秋学期开始,江都区将按照“同类组合、资源同享、成本共摊、整体提升”的思路,组建特色建设联盟,并要求所有特色建设联盟必须在1~2年内形成校本课程,明确不同年级段、不同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联盟学校共同开发、共同使用。教育局适时召开观摩会并评选优秀校本教材,通过特色建设课程化的推进,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和成效。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就是推进“三个美丽”创建,我们要求必须坚持这个大方向、大思路,按照既定的方案切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美丽”创建,我们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三个创建全部达成的,将由教育局表彰为“区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

二是以全体师生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标尺,坚持学校主体,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自觉行动。学校自觉中一个重要的中枢环节就是校长,校长思想的认同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效度。因此,必须有效统一校长的思想,增强校长的意识,鼓励和帮助校长既做“二传手”,又做“主攻手”,确保区域建设目标在每个学校得以实现。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过:“校长要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特色)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的文化(特色)建设,提出设想,和全校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然后精心设计,共同努力,把理念化为现实。”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要集中学校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组织和动员全体师生积极投身到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尤其是要以有兴趣、有特长、有激情的教师为核心,强化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骨干项目培植,以重点带一般,以优质促均衡,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真正使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使师生的精神状态更为振奋、行为表现更为优秀。

三是以精神层面为统领,以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为目标,丰富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到今天,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物态的多样化和数量上的广覆盖,而要高度重视和把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本质,注重内涵的拓展和延伸。尤其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如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以及师生行为表现的实际效果,具体说就是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三风一训”和各种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优化、落实。为此,我们将组织和动员全区小学,对学校精神层面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再一次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提炼,不但要有好记、易懂、响亮的概念性词句,更要有落实的方案和行动措施,力争以精神的引领带动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面提升。具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组织各学校集中全校师生的力量,制定、完善各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做到“一校一纲”,并以《文化建设纲要》统帅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其次,要求各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此前提下对学校“三风一训”和各种管理制度再次进行提炼,确保“三风一训”和各种制度靠实、可行、有效。再次,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的行为表现,将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引领和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活泼健康成长,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是优化工作方法,抓住关键节点,提高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内容丰富,面广量大,要想做出成效就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具体地说就是抓典型、抓精品、抓仪式、抓标志、抓创新。抓典型,就是总结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城乡学校“手拉手”、网上结对、教师流动、组团办学等活动,推广成功做法,提高建设水平;抓精品,就是特色建设要分类抓好特色中的精品,以精品带一般,使一般的特色项目建设学有榜样、走有路数;抓仪式,就是学校要结合阶段性工作特点,举办固定的和传统的仪式,如开学典礼、散学典礼、入队仪式、国旗下讲话、民族传统节日纪念等,同时要加强学校“节”的建设,如英语节、阅读节、体育节、创造节等,让全校师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有所期待、有所促进、有所成长;抓标志,就是要高度重视学校标志性物态建设,如校歌、校徽、雕塑、主题长廊、特色苗圃、主题教育景点等,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抓创新,就是要强化传承和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围绕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教育性、选择性、差异性的特点,开阔思路,与时俱进,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特色是学校的筋骨,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在教育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的今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教育发展的根本,全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区域发展,努力形成共性鲜明、个性突出的多样特色建设和多元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质态的再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特色建设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寒露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也谈素质教育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