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015-01-29 02:14姜海峰於欣桐王璐瑶
电镀与环保 2015年3期
关键词:镀液镀层粗糙度

刘 旭, 姜海峰, 於欣桐, 王璐瑶, 张 闯, 吴 化

(长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0 前言

电沉积复合镀层在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1]。其中主要的复合镀层有两类:一类是以硬质微粒为第二相的耐磨复合镀层,另一类是含有软相的减摩复合镀层[2-3]。本实验利用纳米石墨的减摩自润滑特性,在铜基表面制备了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超声波对改善镀层质量的作用。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以纯铜板为基体,尺寸为30 mm×20 mm×2mm。复合镀层的基质金属为镍,第二相微粒选用纳米石墨。

1.2 样品制备

选用 Watts 镀 液:NiSO4·6H2O 280 g/L,NiCl2·6H2O 40g/L,H3BO335g/L,纳米石墨1~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5g/L。电镀工艺参数:pH值4~5,阴极电流密度3~5 A/dm2,温度45~50℃,电镀时间40min。

实验设备:SMD-30 型数控双脉冲电镀电源,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JJ-1A 型精密定时电动搅拌器。

在上述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下,于铜基表面制备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

1.3 性能检测

利用SUPRA4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复合镀层的厚度及磨损后的磨痕形貌。利用FM700型硬度计检测复合镀层的硬度。利用UNMT-1型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检测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试复合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同时检测复合镀层的电化学特性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石墨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表1为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性能参数。从表1中看出:随着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电沉积过程中吸附在阴极表面的纳米石墨对电结晶过程的“封闭效应”[4],细化了镀层组织。而当镀层中纳米石墨过多时,由于它的强度过低,抵消了细化组织的作用。因此,随着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中纳米石墨的质量分数也在增大,镀层的硬度出现了极值。

表1 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性能参数

图1为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由图1可知:随着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组织逐渐变得细小。

图1 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

图2为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测试曲线。结合表1和图2可知:当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为3g/L时,复合镀层的性能最佳。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为1g/L 时,虽然复合镀层的硬度最高,但由于纳米石墨在阴极表面的吸附量有限,细化镀层组织的程度也有限[5],导致复合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不是最低。而当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增至3g/L 时,纳米石墨对复合镀层形成时的电结晶过程产生“吸附”作用,致使电结晶速率放慢,镀层表面粗糙度明显下降。此时测得镀层表面粗糙度最低,为0.972 2μm。由于镀层表面粗糙度下降,使得镀层表面与摩擦副之间的接触点增加,单位质点上承载减小,加之纳米石墨的润滑作用,使复合镀层具有最小的摩擦因数。观察到的磨痕形貌也能够证明:复合镀层表面粗糙度最小时,磨痕尺寸小且较为规则。

图2 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测试曲线

2.2 超声波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为了避免纳米石墨过度地团聚,施镀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对其进行分散。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不仅能分散团聚的纳米石墨[6-7],还能细化复合镀层的组织并改善其择优取向。电沉积过程中,受阴极极性的影响,沉积金属离子沿垂直于阴极表面的方向向其运动,在阴极表面接受电子而还原。因此,电沉积获得的镀层一般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择优取向。纯镍镀层为棱锥状形貌。超声波的施加,对刚刚在阴极表面还原结晶的金属粒子而言,能够降低它的吸附能力,阻碍晶体的进一步长大,即对“择优取向”的生长方式起到阻碍作用;同时,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导致吸附弱的粒子从生长的晶体上脱落而变为“增殖”的晶核,从而细化了镀层组织。从图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棱锥状的改变和组织的细化。

2.3 纳米石墨对复合镀层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纯镍镀层作为单质金属镀层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特性和耐蚀性。而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中由于引入软质、润滑相——纳米石墨,构成了减摩镀层。为了解其耐蚀性的变化,检测了样品的电化学特性,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镀层的极化曲线

由图3可知:纳米石墨的加入并没有使自腐蚀电位有大的改变,说明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的耐腐蚀倾向改变得不明显。但是当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为5g/L时,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却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当复合镀层中纳米石墨的质量分数增大时,在腐蚀介质中容易形成更多的腐蚀微电池,导致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增大。同时也提示,当对镀层有耐腐蚀要求时,复合镀层中纳米石墨的质量分数不易过高。

3 结论

(1)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所得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因数及表面粗糙度等均有不同。当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为3g/L 时,所得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硬度为3 060 MPa,表面粗糙度为0.972 2μm,摩擦因数为0.255 8。

(2)在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施加超声波,除减轻第二相的团聚外,其空化作用还能细化复合镀层的组织并改善复合镀层的择优取向。

(3)随着镀液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的增加,所得镍-纳米石墨复合镀层的电化学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当镀夜中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增至5g/L时,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虽没有呈现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自腐蚀电流明显增大,表明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明显加快。

[1]RUDNIK E,BURZYNSKA L,DOLASINSKI L,etal.Electrodeposition of nickel/SiC composites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0,256(24):7414-7420.

[2]SRIVASTAVA M,WILLIAM GRIPS V K,RAJAM K.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Ni-Co-YZA composite coatings[J].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08,38(5):669-677.

[3]李雪松,吴化,杨友.黑Cr-C纳米复合功能镀层的制备及影响因素[J].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2007,27(7):504-507.

[4]于芝兰.金属防护工艺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5]吴化,陈涛,王庆辉.电沉积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分析[J].材料工程,2011(12):48-52.

[6]薛玉君,刘红彬,兰明明,等.超声条件下脉冲电沉积Ni-CeO2纳米复合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20(8):1599-1604.

[7]CHANG L M,GUO H F,AN M Z.Electrodeposition of Ni-Co/Al2O3composite coating by pulse reverse method under ultrasonic condition[J].Materials Letters,2008,62(19):3313-3315.

猜你喜欢
镀液镀层粗糙度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
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加热时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获取
冷冲模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试验与应用
镍磷基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面齿轮齿面粗糙度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镀液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如何处理混浊镀液及其维护?
哪些锡合金镀层需进行表面钝化处理?
锡钴合金镀液组分及工艺条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