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版如何创新
——以河南《许昌晨报》为例

2015-01-30 16:47王婵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晨报专版许昌

□王婵

(许昌晨报社,河南许昌461000)

新闻专版如何创新
——以河南《许昌晨报》为例

□王婵

(许昌晨报社,河南许昌461000)

当今的新闻传媒业,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新闻创新:编辑模式创新、写作手法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等等。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纸媒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近年来,笔者在河南许昌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针对《许昌晨报》的专刊编辑工作,并结合外地报纸的先进经验,在写作手法、编排模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笔者拟就创新问题谈谈办报体会。

创新专版定位,让专版接地气、有人缘

专版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许多都市类报纸专版的定位多为文艺副刊。而一份报纸版面定位或办报理念,最直接的外化表现是其版面的设置。为了让《许昌晨报》的专版更接地气,更有人缘,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先后创办了《鉴藏》与《莲城喜闻》。

“钧瓷”可称之为河南许昌的一张名片。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许昌晨报》从2004年创刊之初便创立了《鉴藏》版,始终以宣传报道钧瓷产业及钧瓷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自身的优势,竭尽所能大力宣传钧瓷这一地方文化产业,为地方文化产业服务。

为了让读者更近距离地与大师“交流”,了解大师的创作理念,《鉴藏》版特开设“大师新作”、“大师论钧”、“大师心语”栏目;为了给钧瓷搭建好宣传平台,《许昌晨报》着眼于发掘钧瓷文化、宣传钧瓷文化,对钧瓷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年度作品等进行宣传,开设了“佳作欣赏”、“新作新说”、“钧界前沿”等栏目;为了让地方文化产业更接地气,笔者还在《鉴藏》版上开办了“天南地北话钧瓷”等一系列有奖征文活动。

而我们创办《莲城喜闻》,为的就是广交“人缘”。以好看为主,兼具创收任务,婚纱、婚庆领域对于《许昌晨报》来说还是一个新领域,婚庆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新行业,许昌只有数十家。于是,我们一家一家地进门店自我介绍,从而获得了商家的认可。由于贴近普通市民,又是新人们拿来即可用的“新人指南”,所以,专刊创办第一年,获得了人气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创新写作手法,让天气预报也能写出风花雪月

随着媒体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强化新闻报道的受众意识,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势在必行。而都市报的读者群体,专刊内容的创新应体现可读、可亲、温暖的特色。

天气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摸得透的,但是温暖,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可以感受到的最佳状态,它辐射我们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如何让我们的服务性稿件更加温情,如体温般的温暖恰到好处,不会灼烧,却会自然舒心?

2011年,《许昌晨报》创办了《天气与资讯》专刊。从创办那一天起,专刊就以“一切为受众服务”这一理念出发,通过编辑之手把专业的气象信息,转化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写天气稿件时,笔者也不再简单地说晴还是雨,不再笼统报个气温就算数,而是加进了很多活色生香的元素:比如,春天西湖公园里的牡丹花盛开、夏天刚上市的新款服饰,以及哪里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哪里可以坐在桂花树下吃饭喝茶等等这些生活信息。虽然不是在说天气,但却能处处透露春夏秋冬的信号,努力地使每一篇小稿件都能写出风花雪月,写出美感。

为了配合许昌市文明城的创建工作,笔者专门在《许昌晨报》资讯版上开设了“发现许昌之美”栏目,让市民们拿起自己的相机,去发现身边的变化及美,让市民们更有城市归属感与幸福感。河南省阅评员在2011年第9期的《河南报刊审读》中以《小中见事小中见情小中见责》为题对《天气与资讯》专刊进行了详细评析,并予以了高度评价。

创新专版内容,让深度报道和轻松阅读相结合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日益强大的现阶段一家网站的新闻马上会被其它网站转载,短时间内就会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这样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每个网民都可以承担起“通讯员”的角色。媒体的专业记者再多,也没有网民分布广、密度大、时效强。所以,纸质媒体的优势依然在于深度报道,出路也在于深度报道。

《悦读》便是2013年《许昌晨报》重点推出的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专版。《悦读》以报中报的形式出现,每周五以5个版的篇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每一期《悦读》,笔者都亲自参与到悦读版的新闻写作与版面策划中,与各部室主任协调,通力合作,使《悦读》从无到有,从不被人认识,到现在逐渐被大家认可,并形成特色。其中,“六一”儿童节前悦读版做的一期《留守儿童:在孤独中守望幸福》走近许昌留守儿童,品味他们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在高考后,笔者又组织做了一期《致“高考后时代”》。国家民政部2013年7月4日在官方网站发文: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为此,《悦读》版专门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节点,做了一组关注抗战老兵的稿件《抗战老兵:难以忘却的记忆》。

为了让深度报道也能让读者轻松地阅讯,除了结合节日、新闻、时事,《悦读》还十分注重关注一些许昌的社会现象、历史文化以及与许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等内容。比如,2013年8月23日出版的《微博微信控》,就试图通过深入采访那些微博控、微信控,记录下许昌人“微时代”里的“微生活”,关注新媒体时代对许昌市人民生活的影响;再比如,当今社会,诸多原因导致青年男女没有时间、精力,去寻找自己的爱情,为此,笔者组织记者赶在“光棍节”前做了一期《后相亲时代》,倾听他们的相亲“美遇”与“遇”。

如今,《悦读》无论在版面设计还是稿件写作方式与编排形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并以其所具有的厚度、深度、热度、睿度等鲜明特征深受读者喜爱,几乎每期内容都为读者所津津乐道,成为了报纸的新亮点。

为有效整合新闻资源,突出地域优势,增强媒体竞争力,笔者又于2014年10月创办了“许昌往事”栏目,每周一个专题,以四个版面的篇幅推出。“许昌往事”把历史事件当作新闻题材,以新闻的形式、视角,以历史的人文景观为切入点,组织系列化的独家报道,借助各种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法对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感知许昌这方厚土,增加这方厚土的凝聚力、影响力,良好地展示许昌形象。现虽只出版了数十期,但已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栏编辑:朱可江)

猜你喜欢
晨报专版许昌
初到许昌
许昌诗群
未来的晨报
许昌青春诗会
5个人 50万粉丝 500万营收——都市晨报微信号是怎样炼成的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特别专版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八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