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的视觉化再现

2015-01-30 16:47张俊谈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观者数字

□张俊谈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2级动画专业,江苏南京210037)

浅谈网络信息的视觉化再现

□张俊谈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2级动画专业,江苏南京210037)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都密不可分的载体。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以网络信息为题材,进行创作。对网络信息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再现,使网络信息不再单纯局限于传播信息和宣传教育的作用,更具有了艺术及审美价值。网络信息的视觉化再现是新方向。

网络信息视觉化再现的作用

对于网络信息而言,就是我们利用计算机上网的时候所能得到的内容。网络信息的形态基本上包括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图像,就是经过上传出现在网页上面的照片及影像等等。动画就是经过录制和数字化后上传在网页上出现的,有一系列动作的影像。影像视觉化再现可以使网络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从而使网络信息更加具象化。

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造影像无所不在的时代,一个讲求视觉快感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制造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学者周宪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视觉、影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

谈到视觉再现,就有两个概念要区分,即再现与表现。所谓的再现,就是再次出现。在视觉艺术中再现特指:艺术形象对生活客观内容的视觉信息传达。在视觉艺术中,再现的成份越多,其形象在认知世界中,与生活客观形态的联系程度就越紧密。所以再现的成份越多,视觉形象的直觉特征就越趋向于客观性、具象性。

然而,虽然再现与表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对网络信息题材进行创作时,再现与表现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抽象的事物我们无法还原,但是我们可以用表现的方式,本着以事实为准的原则进行创作。再现是艺术的基础,表现是艺术的手段。因此,只有将再现与表现、客观与主观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典型、更集中的特性;才能发挥出艺术反映生活、揭示生活本质、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通过艺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和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等多种功能。影像以一种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强烈的视觉吸引力来诉求观众。所以视觉再现后的影像背后的深层意义在观者心中也就产生了印象,使大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并且大众更容易接收这样的网络信息。

对于摄影艺术而言,照片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也正因如此,影像视觉化后的网络信息更容易被观者接受,也更容易使观者产生共鸣。当人们看到一张报纸时,眼神一定是最先落到图片上的,所以影像再现更容易吸引观者的注意。

网络信息进行视觉化再现的方法

数字化手段——在当今社会,数字化对于我们已经不再陌生。由于信息社会视觉记录和传播均被数字编码技术统一将摄影推入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艺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与必要条件。米尔佐夫曾说:“今天的电影或照片中的形象不再指向现实世界,因为众所周知,它可能是由电脑在不被人觉察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

数字摄影同时具备了“再现”和“自由表现”的双重特性。它不仅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图式和价值判断方式,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挥洒空间。数字艺术丰富了艺术家的造梦手段,促使艺术家不断地探索新的艺术语言,观众也由此观赏到更多精彩的数字艺术作品。数字艺术正在数字技术主导下以“真”、“假”重构的特殊方式,在不经意间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看法。笔者认为数字艺术为网络信息提供了很好的再现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重新组合图像,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创作出传统艺术难以达到的效果,给观者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腾讯网摄影师杨志杰在他的《“菲”越巅峰》中就应用了数字技术,用后期制作了大楼的场景,照片中表现的人物是2008年网络点击率很高的中国体操运动员程菲。这张照片就是要表现程菲在她的体育生涯中,遇到逆境时迎难而上,突出程菲坚韧的性格。照片中人物是在大楼的外侧做攀爬的动作,而在现实生活中,拍摄这样的照片不可能将程菲真正置于大楼的外侧,所以摄影师选用了后期制作以及合成的方式来表现。经过制作后的照片,这种要表现逆境的感觉就很突出了,从而也让观者对照片和程菲本人都加深了印象。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田太权在他的《网络焦点》系列作品中就应用数字技术,试图捕捉信息爆炸的内核,以“捕捉屏幕”的方式,用挪用、集合等数字化的手法将网络信息、像素碎片重新解构,将虚拟信息转化为现实中可重新解读的视觉文本,引导观者对当代社会矛盾焦点的关注。

舞台表现手段——谈到舞台表现手段,就会想到戏剧化,就是通过夸张的人物表情、姿态、动作和经过编排的剧情,用夸张、幽默的方法将需要表现的内容利用舞台表现的手段表现出来。由于网络的盛行,网络信息已经得到人们的时刻关注,对于网络热点和流行词汇,更是通过网络得到了更好的传播。所以用舞台表现的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再现,那种幽默和夸张的动作及表情更会深深的留在观者的心中,让观者在视觉愉悦的情况下加深了对网络信息的记忆。

摄影艺术创作的实质就是创造美,摄影师只有深入社会生活,在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才能完成美的创造。摄影艺术家哈尔曼斯顿将摄影艺术分为“照相”和“造相”,他说“照相”是等待机会到来,按下快门记录瞬间拍摄下来的东西;“造相”是摄影艺术家站在创作者的立场。前者是记者,后者是“作家型的摄影艺术家,造相的重点就是创见和构思”。而利用舞台表现的手段创作的摄影艺术的美,则兼具了构图、色彩、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等各个方面带来的美的感受,这种美就是造相得来的美。

艺术创新总是与技术进步如影随形的。在新技术诞生和完善基础之上,总有新的艺术形式随之诞生并发展,或导致已有艺术形式产生深刻变革。当网络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所依赖的重要平台,艺术也自然成为这一平台上的一个鲜活角色,网络时代于艺术而言,必将是网络艺术时代。所以网络信息的视觉化再现也就成为了艺术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观者数字
端午节观龙舟赛
答数字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数字看G20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成双成对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