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以《边城晚报》为例

2015-01-30 17:58邱承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沅水都市报区域合作

□邱承

(边城晚报社,湖南怀化418000)

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以《边城晚报》为例

□邱承

(边城晚报社,湖南怀化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地带,其《边城晚报》凭着地域优势,以特色求发展,以“平等、诚信、合作、发展”为基本准则,与周边地市级报优势互补,新闻资源部分共享,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在合作中共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地域限制,地市级报纸的本土优势变“鸡肋”

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媒体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国内时政新闻方面,由于省级媒体新闻来源的渠道多,在报道上更有优势。而且省级媒体在向各地级市渗透,如湖南省的《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一些省级都市报纷纷推出地方主页或加大市州报道力度,与当地的地市报争抢新闻。且受各种困素影响,省级报纸对新闻事件的处理见报往往比发生地的报纸处理得要快、要好,这对地市级都市报构成了一个极大的威胁。

与大报大刊相比,地市级报纸都存在资金、人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做异地采访时,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传统观念的认为,地市报就应专作本地新闻,本地新闻凭借其贴近性,成为不少地市级都市报抗衡省级强势媒体的一大“法宝”,本土新闻报道一直是地方报纸办报的一个基础理念。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地新闻的区域优势又可能成为地市报纸的“鸡肋”。因为固守区域,一味重视本土化,本地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甚至残酷,从而导致报道面狭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距离不再是阻隔新闻影响力的问题,受众不仅对本地新闻有需求,而且对本地之外尤其是周边城市的新闻很感兴趣。事实上,周边城市的信息对本地市民也是有价值的,如:“隔壁”、“邻家”正在想什么、做什么?周边发生了哪些重大新闻?周边城市在很多事务上的先进管理经验本地可否借鉴?等等。

如何应对媒体竞争,抢占市场制高点,打造和提升地市都市报品牌影响力?老话题也随着实践的新变化而引发新思考。增强报道的地域接近性,是地市级都市报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成为地市级都市报纸彰显差异化、提高国内时政新闻的优势,提升报纸的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资源共享,增强新闻的地域接近性

怀化不仅是湖南东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的桥头堡,也是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怀化在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水运和国省道干线建设上,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怀化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怀化周边地区是侗、苗、瑶、土家等31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很多共性的东西。随着交通的便利,怀化与周边省市区离得越来越近,彼此越来越熟悉。

基于这种认识,《边城晚报》从创刊以来,在时政新闻版块特别开设了《五省周边》专版,将发生在周边相邻地区的最新新闻集纳成版,关注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事实,实现信息共享。《五省周边》专版每周刊发三期,开辟有“他山之石”、“周边点击”等专栏。

经济新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正在同国内外接轨,同周边省市接轨,让读者通过媒体看到国内外尤其是周边省市的变化和发展。为此,“周边点击”专栏以简讯和消息为主,及时刊出周边省市经济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他山之石”专栏及时介绍周边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但地市级报纸在采集信息资源时,难免有地域局限。受人力、物力和财力限制,地市级报纸实力相对较弱,难以就重大事件派出记者到发生地采访,报道起来就显得势单力薄。

为此,《边城晚报》首先从新闻业务层面推进,打破区域限制、放眼全局,与湖南《邵阳晚报》《团结报》《常德晚报》,以及贵州的《黔东南日报》《铜仁日报》、广西的《柳州晚报》《桂林晚报》等周边地区的地市级报纸开展日常的紧密性合作。通过与周边地市级报纸对等开放新闻资源,在各自媒体上发挥新闻采编联动优势,互相建立稿件交流平台,互发稿件,互相提供采访方便等,以弥补自己在时事新闻方面的不足。

《边城晚报》通过“五省周边”版这样一个平台,实行稿件互访、互传、互发,创新了地市报联动的新形式,使怀化市民也能够享用到周边地区更大范围、更多数量的新闻资讯,从而大大降低了采集成本,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了时效性,提高新闻传播效果。而且这些具有地域接近性的新闻,不仅对本地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而且还能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操作,从而达到差异化报道时事新闻的目的。

当然,报道要做得深,形成实际的推动力,“来稿照登”的做法还远远不够。一方面,需要对周边省情市情、发展的互补性、已有合作情况、区域发展的趋势等,有清晰的了解和洞察;另一方面,对记者的专业水准也有很高的要求。这在地市级报社现有的框架下,很难做到。所以,媒体要发挥好在推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要形成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合作报道的长效机制。

为了将报道做深做细,形成实际的推动力,《边城晚报》与周边地区报社建立健全报社高层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报社业务部门配合机制,组织编辑记者外出学习,提高编辑记者的专业素质,增强对对方省情、市情的了解和洞察,从而能够对区域合作中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写出给人启迪的文章。

互动策划,促进采访和活动合作

媒体互动是指在报道活动中不同媒体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推动关系,媒体互动的结果会使传播效果更为完美,不同媒体也相得益彰。地市级都市报应加强与周边报社的互动联系,从而做到取长补短,优势迭加,资源共享,从而拉近周边新闻与本地读者的距离。

而在互动过程中,新闻策划显得尤为重要,对同时影响各地的新闻事件,策划推出由各家媒体共同采写的专题报道,既各有特色,又互相合作成为一个整体,有气势,有深度。

2007年11月10日,承载了怀化、邵阳两地人民梦想的邵怀高速开通,雪峰天险从此被征服。开通后的邵怀高速,到底能给怀化、邵阳两地人民带来多少希冀?怀化和邵阳又面临怎样的机遇?怀化与邵阳有着怎样的历史人文渊源,又有着怎样的经济互补潜力……于是,《边城晚报》和《邵阳晚报》联合开展“邵怀高速行”大型报道活动,联合采访组历时半个月、行程千余公里,追溯邵怀两地人文渊源、回顾邵怀高速建设历程、展示两地亮点、探寻互补潜力,采集的内容两报共享,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邵怀高速的充分报道。

沅水流淌千里,滋润着千年文明。2012年7月,《边城晚报》《常德晚报》《团结报》《铜仁日报》《黔东南日报》《黔南日报》等沅水流域的6家地市级报社,怀着对共同的“母亲河”的挚爱,联合开展“溯源沅水”文化寻根之旅大型采访活动。

联合采访组从沅水入湖口溯源而上,直至沅水源头,对沅水流域的多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了采访和梳理,6家地市级报社也都持续以较大的版面进行深入报道,整组策划气势宏伟,版面包装形式新颖,活动取得空前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面对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地市级都市报应主动转型,以变求生。对于“区域合作”这种报道模式,各家媒体都在总结经验,尤其在后续的合作中,如何让联动更充实,为读者带来更丰富、更鲜活的“邻家”新闻报道,大家都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沅水都市报区域合作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邅吾道兮
夜晚,在诗墙边读友人诗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基于ZADL联盟的低利用率文献区域合作储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