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线索是“跑”出来的

2015-01-30 17:58钱宏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姜堰新闻线索新闻奖

□ 钱宏斌

(泰州晚报,江苏 泰州 225300)

笔者半路出家当记者,一晃已经15年,从县市党报记者到晚报记者,用稿量一直名列本地同行前茅,有时一周创下200多分记录(月度考核基本分为90分)。常常有人问我,每天写几篇稿,这么多线索从哪来?我仔细想想,新闻线索不都是“跑”出来的嘛!

腿要勤,要跑个不停

新闻线索从来都是找米下锅,坐在家里等电话,肯定不行。没有新闻线索时,我经常骑着电动自行车走遍姜堰城区,跑遍各个派出所。脚板底下出新闻,只要肯跑,就不愁没有新闻。如《4名高中生义卖书籍玩具助残》,就是我骑车途经姜堰步行街发现的新闻线索:4名高中生利用寒假相约走上街头义卖书籍玩具助残,善举感人。

“跑”新闻线索要眼观八方,处处留意皆新闻。2006年1月24日早上,我到姜堰城区北园菜市场买菜,途经一经营冷冻食品的摊点前,看到摊主面对前来购买冷冻虾的市民,不停地摇手招呼:“对不起,虾变质了,不能卖。”我遂上前询问,原来,摊主周圣凤发现批发来的虾已变质,主动劝消费者不要买了并在销毁,便及时写成了新闻,后来这条新闻还获得江苏省新闻奖三等奖。

2006年9月8日,吃中饭时,我听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说,“我们班今天来了位外国老师,他的女友,是我们班主任凌老师的小姑子。”听后我顾不上吃饭,赶到女儿所读的小学采访,写成《初中毕业后边工作边学习 姜堰打工妹走上美国大学讲台》一稿。第二天,稿件见报后其他媒体纷纷去采访报道。这条“饭桌上捡来的消息”后来获得江苏省报纸新闻奖二等奖、首届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

脑要勤,找准角度报新闻

采写新闻,要像厨师做菜一样,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菜。遇到一个新闻题材,要学会思考,多动脑筋,找准报道的最佳角度,拣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信息点报,不要面面俱到。2007年5月29日,姜堰梁徐镇为一位老人举办出书首发式活动,邀请了不少媒体的记者。首发式上,一位专家说,《百年坡岭村》一书有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村史。说者无意,我这听者有心,这可是最大的新闻点啊!活动结束后,我详细采访了相关学者、专家,还打电话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获取第一手资料,验证了《百年坡岭村》确是我国第一部村史。这条消息获得江苏省报纸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不管到哪里,记者都要本着一颗好奇心,勤问多问。2009年5月2日《泰州晚报》刊登的《为了还一笔无人知晓的借款,陕西男子千里迢迢来姜堰找人——“不还掉钱,我的心就痛”》一稿,就是记者在派出所看到的情景:一位外地男子来到此地,到派出所请民警查一个人的家庭住址。民警说,没有相关单位的证明,不好随查人家地址。我就上前询问,为什么要查人家地址?外地男子道出原委,他欠已故的姜堰同事李华1万多元,这笔债除了他俩无人知晓。现在他有钱了,还债是他这两年多来的心病。这条问出来的新闻获得江苏省报纸新闻奖二等奖。同时,记者通过报道,也帮这位陕西男子了却了心愿。

经常回访也是“跑”的重要内容。记者要善于跟各方面的人打交道,不管到哪里,要多交朋友,多发名片。我到有的单位采访,都要拿一张名片把它压在有关“线人”的台板下,开玩笑说:“看到名片,你才能想到我,有了新闻线索才会打电话。”有时,我去有的单位回访,看到台板下的名片被拿去或被覆盖,我就会将名片翻上来或重新压张名片。

15年来,我发的名片有上万张。

嘴要勤,多问能问出新闻

遇到陌生人,发现有趣的事,记者要及时向对方介绍身份,礼貌地递上一张名片。我每次坐出租车都要向司机递上一张名片。我写的好多车祸稿件就是出租车司机提供的线索。

医院医生、小区保安、派出所民警……这些都是我要发展的“线人”,多与他们交朋友就会线索多多。对朋友提供的线索,不管有用没用,我及时反馈给对方。有的线索成不了稿,我都尽量到现场去一下,并把了解的情况告知对方,以证明我的“重视”,获得人家的信任。

有时夜里,我接到值班民警的电话也及时赶到现场。在民警的眼里,我是个十分诚信和敬业的人,以此感动了他们:“你这么敬业,我们不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就感觉对不起你。”有的民警调动了工作,还主动跟我联系:“到了新单位,我会一如既往给你提供线索”。

这里再说一个例子,2013年2月25日,笔者去姜堰华港镇采访,看到一位男子骑着装载水果的电动三轮车,驶向敬老院。记者赶紧上前,拦下对方,仔细询问,原来对方是私营业主杨九勇,带着几箱水果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杨九勇与人合伙创办公司,把“尊老敬老”列为内部规矩第一条,还把1月26日定为企业“慈善日”。当天,记者又深入杨九勇的公司详细采访,写成通讯《“尊老敬老”:公司规矩第一条》。这篇路上问来的新闻通讯获2013年度江苏省报纸新闻奖三等奖。

三年前,笔者还加入姜堰先锋单车俱乐部、姜堰网友爱心组织、舞动姜堰跳舞群等公益爱心组织,参加组织举办的每一项公益活动,结识了大批爱心人士,这也成为了笔者的新闻信息源。

猜你喜欢
姜堰新闻线索新闻奖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新闻线索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