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研究*——以承办赛事的天津市高校为例

2015-01-31 02:36韩颖李志平杨佳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权重矩阵

韩颖,李志平,杨佳宁

(1.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2.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大连 116023)

高校拥有优质的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械资源,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业逐年提高,完全有能力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的需求。以天津为例,近几年天津市高校以主办或协办的方式,参与承办了诸多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代表性赛事有由天津市的12所高校承办的2012年的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天津市的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承办了第六届东亚运动会。此外,2012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柔道比赛、第14届CUBA篮球联赛东北赛区比赛以及同年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均有天津市高校参与承办,天津市在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本文以天津市高校为代表展开研究。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极大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形象,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和诸多不利因素。由于学校的安保措施和组织实力相对偏弱,较大的自然、社会或政治事件甚至恐怖袭击,均有可能影响赛事的进行,甚至引发国际性的灾难[1]。

目前,国内很多文献资料研究体育赛事和大型赛事的风险,其研究的主要方面为体育赛事风险的概念、特征、种类以及风险管理,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定量分析,而且对新兴的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运作模式风险更是鲜有研究。本文从高校承办者——赛事组委会的角度出发,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赛事运行的实际规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市高校已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案例的数据挖掘与统计、横向赛事风险评估案例的比较与分析,筛选出赛事风险影响因素及二级指标对隶属指标的影响,得到相应的评价体系,并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风险的级别进行归类,梳理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体系构成的主要内容,构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体系,以期为降低高校赛事承办风险以及提升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1 研究方法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首先要对赛事风险进行识别,将影响赛事的主要因素和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和筛选。现在针对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法、德尔菲法、现场调查费、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在大型的体育赛事风险识别中,一般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别,以应对大型赛事复杂多变的情况[3]。本文在对风险识别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四种方法。

风险评价因素确立之前,主要运用前三种方法进行理论探究、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用以确定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评价因素确立之后,可以进行风险评估,本文使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对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进行评估。模糊层次分析(FAHP)是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风险影响因素中边界比较模糊、不易界定的问题进行清晰化和定量化处理。首先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类,组成指标集合,建立模型;接下来运用模糊分析评价方法对评价矩阵进行因素权重计算;最后,根据评价矩阵和权重建立系统评价矩阵求解,并根据结果评定风险等级。其主要优点是在多因素分析中能够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差异性,但在层级较深、因素较多情况下,计算量很大[4]。

风险评估体系确立以后,则根据专家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资料,构造各层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R。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要求,模糊互补判断矩阵R中的元素rij必须满足一下要求:

2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建立的依据

由于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无可避免的存在显性与隐性风险,且这些风险因素使得体育赛事的运作与管理变得棘手、难以控制。本文构建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以天津市高校曾经承办过的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全国大学生柔道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东北赛区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中国ITF跆拳道邀请赛、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青年女子篮球全运预赛8个大型体育赛事为样本,走访了15位曾成功组织与运作3次以上大型体育赛事,并精通赛事风险评估领域的专家,结合大量一手文献资料,从风险源的角度对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涉及的赛事风险源进行识别与筛选。第二步,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该方法可以保证尽可能减少信息损失,适用于构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三步,通过风险源检验后,确定最终的天津市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2.2 指标的筛选

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四个部分。风险分析和评估是对风险的事前预测,主要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6]。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是对事中风险的应对,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发生的损失量。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因素较多,根据图1事件风险量区域图可以将风险评估准则因素分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损失量。再根据实际情况中,风险发生后的实际控制,可以将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通过专家的咨询与经验判断,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将风险的准则层因素分为三个方面: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可控性[7]。

图1 事件风险量区域

针对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以天津市高校曾经承办过的8个大型体育赛事为样本,邀请了15位在高校参与过此类大型体育赛事的专家做指导,对风险源进行了识别与筛选,最终确定了5个子准则层,16个二级指标。然后针对二级指标,以系数为标准,对其同质性信度进行了分析和检验[8]。

从表1中看以看出,系数为0.826,16个二级指标的系数均大于0.75,检验结果大于0.7,达到信度检测要求[9]。

表1 体育赛事风险源量表信度检验

2.3 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以下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图2)。指标分别为组织类风险(交通问题、赛事日程安排、观众组织、运动员保障)、财务风险(资金投入、资金回收、营销风险)、现场管理风险(场地基础设施风险、运动器材风险、现场工作人员管理、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环境风险(突发性天气、公共卫生安全、政治风险)、信息技术风险(赛事信息传递风险、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影响)。

图2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模型

2.4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价

2.4.1 建立模糊判断矩阵

在构建风险因素模型过程中,本文根据15位参与过多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专家和部分在校体育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修正,并按照0.1-0.9的范围进行打分,组成以下模糊判断矩阵[10][11]。

根据专家的打分,并对部分数据进行修正后,以准则层子准则层和二级因子层的首个判断矩阵为例,得到的模糊判断矩阵[12]。

(1)准则层的模糊判断矩阵

表2 准则层模糊判断矩阵

(2)子准则层的模糊判断矩阵

表3 风险概率X1与一级风险因子Y的模糊判断矩阵

(3)二级因子层个模糊判断矩阵

表4 组织风险Y1与二级风险Z的模糊判断矩阵

2.4.2 计算各层权重

根据以上数据,通过Excel软件和公式对高校承办大型赛事的模糊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层次因素的权重。

(1)准则层的权重

主要是“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可控性”三项的权重:

W0=(0.5000,0.1667,0.3333)T

(2)子准则层权重

风险概率X1在各子准则因素上的权重:

W1=(0.100,0.2300,0.3200,0.2200,0.1300)T

风险损失量X2在各子准则因素上的权重:

W2=(0.300,0.1500,0.2400,0.1600,0.1400)T

风险的可控性X3在各子准则因素上的权重:

W3=(0.2500,0.1300,0.2900,0.1800,0.1500)T

由上可得子准则层权重:

W4=(0.2800,0.1467,0.2900,0.1667,0.1217)T

(3)指标层权重

组织风险Y1指标的权重:

W5=(0.1667,0.2167,0.3333,0.2833)T

财务风险Y2指标的权重:

W6=(0.2000,0.3000,0.5000)T

现场管理Y3指标的权重:

W7=(0.1833,0.2167,0.3333,0.2833)T

环境风险Y4指标的权重:

W8=(0.5667,0.3000,0.1333)T

信息风险Y5指标的权重:

W9=(0.4000,0.6000)T

2.4.3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因素指标的总排序

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权重合成方法进行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5 二级风险因素Z层的重要度排序阵

2.5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等级分类

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ABC分类法,并咨询专家意见,根据风险因素所占总数百分比和风险权重的重要程度,把风险因素的等级分为ABC三类,作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依据[13]。

由表5可知,A类风险在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因素风险权重占比重大,是重点管理的风险,要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控性等进行监控,并随时准备采取风险应对措施。B类风险在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因素风险权重占比重相对较小,为风险管理的次重点,可以进行一般管理。C类风险在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因素风险权重占较小,因素数量也较多,可以进行简化管理,以节约人力和财力资源。

根据表6可以看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A类风险为公共卫生安全、观众出入场组织、现场工作人员管理、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运动员保障、赛事营销管理等6个因素。B类风险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影响、运动器材安全性、基础设施安全性、突发性天气、赛事时间安排等5个因素。C类风险为交通承载力和停车场地安排、资金回收、资金投入、政治风险、赛事信息传递风险。

表6 风险ABC分类

表7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分类

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和ABC风险分类表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赛事的风险报告对比,发现本研究所确定的风险等级与评估报告有较高的统一性。在ABC风险分类表中,A类风险为公共卫生安全、观众出入场组织、现场工作人员管理、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运动员保障、赛事营销管理,主要从人的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这两个角度,进行了风险归纳。在实际的大型赛事组织中,人员管理和现场管理是可控性较低的两个方面,所以被归于高风险等级,这些风险因素对赛事能否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成为防范和监控的重点。B类风险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影响、运动器材安全性、基础设施安全性、突发性天气、赛事时间安排等5个因素的可控性比较大,而且大型赛事针对这些情况都有比较详尽的预防措施,对赛事的影响程度较小。C类风险是交通承载力和停车场地安排、资金回收、资金投入、政治风险、赛事信息传递风险,这些因素只要在赛事前有所规划,对赛事一般不构成重大影响。

3 结论

3.1 通过对影响赛事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和评估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将风险按照风险概率、损失和可控性三个方面,确立了组织风险、财务风险、现场管理、环境风险和信息风险5个一级指标。接下来对影响赛事安全的因素进行筛选,最终确立了交通承载力和停车场地安排、赛事时间安排等16个二级指标,并建立了赛事风险层次模型。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构建了模糊判断矩阵,并根据模糊层次分析原理得到对赛事影响因素的权重,最终结果符合在高校开展大型赛事风险控制的实际情况,对体育研究的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 结合专家在赛事的实际组织经验,借鉴ABC分类法将影响赛事安全的因素按照45% ~50%、15% ~30%和10% ~20%分成三个等级,将公共卫生安全等6个因素归为A类,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等5个因素归为B类,交通承载力等5个因素归为C类,并对风险因素进行了排序,有利于高校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4 建议

根据对赛事的风险因素分析和现实情况,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可以从控制和转移两方面考虑应对措施[14]。

4.1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过程控制和人的管理。根据图1可以看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控制可以从减少赛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降低风险损失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赛事进行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变小或者损失减少。如公共卫生安全方面,高效的赛事组织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安全计划,布置一定的医疗卫生人员和设施,并进行有力的检查和监控,最终达到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目的。人的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分别是对现场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现场协助工作人员管理、和现场观众的管理。从ABC分类表中可以看出,A类风险主要部分还是对人的管理。现场的内部工作人员权限较大,工作范围广,一旦出现问题,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例如观众入场组织,相关的组织部门必须在入口处对现场观众入场进行安全检查,杜绝违禁物品的带入。如果内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让不法分子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观众席甚至体育赛场,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大型的体育赛事发生现场观众踩踏和伤亡事件,都与赛事内部工作人员管理不严有关。

风险控制还应该主要重点风险的管理。根据ABC风险分类,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点风险有6个。公共卫生安全应该从传热性疾病、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管理;观众出入场组织应该从观众的组织和安检进行重点控制;现场工作人员管理应当从制度入手,约束和督促工作人员;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应当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突发性事件应急手册,保证现场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快速地做出正确反映[15]。

4.2 风险转移

赛事的风险转移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合同转移方式和购买保险。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合同方式把风险转移到第三方。合同转移方式主要是与赛事的协办方或者赞助商等通过签订合同方式,明确各方在合同约定的赛事合作领域内的风险责任,将合同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合同另一方,减少高校承办方的风险责任。

第二种是通过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承担赛事风险。但是保险合同有很多限制条款,对承办方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损失并不能索赔。因此,购买保险对于风险转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6]。

[1]董杰,刘新立.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5):28 -32

[2]李柏年.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1

[3]刘亚云,范成文.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525-527

[4]乔荣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5]於秋风,常磊.多层次模糊评估在民航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1):43-46

[6]刘东波,姜立嘉,吕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

[7]安俊英,黄海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研究[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11(7):32-35

[8]胡永宏,贺恩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7-188

[9]刘翠英,段洪波,李真.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0(11)

[10]冯俊文.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9):44 -48

[11]肖红飞,彭斌,李树清.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的电解车间安全现状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152-157

[12]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 -314

[13]田元福,李慧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1)

[14]刘东波,姜立嘉,吕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8-12

[15]苏念磊.基于AHP的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系,2007:15

[16]王峰.体育赛事风险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7(11):68-69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权重矩阵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权重常思“浮名轻”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