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气衰”理论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2015-01-31 03:29顾友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谷元气正气

邵 丽 邹 勇 顾友谊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结合科,烟台 264000)

“脾胃气衰”理论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邵 丽 邹 勇 顾友谊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结合科,烟台 264000)

恶性肿瘤为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治疗肿瘤手段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老年人生理特点多以“气衰”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气衰”理论对于指导老年人的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脾胃气衰”与老年人生理、病理的关系,来指导老年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原则。

脾胃气衰;肿瘤;中医理论;老年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升高,而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恶性肿瘤成为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西医治疗肿瘤的手段多是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但是上述三种抗肿瘤的方法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细胞,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其防御机能也随之明显下降,许多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堪承受上述方法对机体产生的巨大副作用,甚至造成患者生命的提前终结。长期以来,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只能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正气虚弱,以致邪毒乘虚而入,因此采用扶正培本之法,以达到治疗目的,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从现代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即为增强或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多以“气衰”为主,且《内经》已指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而“脾胃气衰”理论对于指导老年人的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脾胃气衰与衰老的关系

衰老是脏腑气血功能衰退的表现,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养,功能低下,代谢失常,致使衰老发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是人赖以生存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说明衰老与“阳明脉衰”相关。清·叶天士有“五旬有四,阳明脉衰”之论,都证明了衰老与脾胃气衰关系密切。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人至老年胃肠道的各种分泌机能都有所降低,胃肠运动机能明显减弱,胃的张力下降,蠕动无力,这一点与中医所说的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弱是一致的,即老年时期脾常虚。

2 脾胃气衰与疾病的关系

《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中阳虚衰,则气血生化无源,百病丛生。《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藏,而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藏也。”均突出了脾胃在五脏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血气,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胃充盛,则五脏安和;脾胃病,则五脏不安。说明脾胃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故而,包括金元时期脾胃名家李东垣在内的众多医家认为,元气的产生全在于脾胃,如果没有脾胃虚弱的内在因素,则虽有外邪,也不能侵入人体发病。

3 运用 “脾胃气衰”理论指导中医药在老年人肿瘤治疗中的使用

肿瘤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外界致癌因素,但追其根本导致癌变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人体内环境的失衡、破坏,中医学认为是机体正气虚损、正不胜邪,各种致病因素才能入侵而发生肿瘤。同时,人体正气虚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造成了肿瘤发生的病理基础。

恶性肿瘤属中医学的“积聚”范畴,很多老年肿瘤病人虽选择中药治疗,但多数医家投以重剂治疗,很多患者因难以耐受治疗,病情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一味地投以重剂攻伐肿瘤,势必造成局部或全身气血受损,伤及脾胃,脾胃损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亏乏更甚,日久病势愈深;其二,脾胃损则水谷精微不循常道,痰湿、瘀血等新的病理产物产生,使积聚更甚,或发变证。因此顾护脾胃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肿瘤治疗的效果。金·张元素曾言:“盖积聚瘕瘕,必由元气之不足,不能运行而致之。欲其消散,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一味克消,则脾胃愈弱,后天气愈亏,……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可见,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作用尤为重要。

老年人脾胃气衰的特点决定了在老年人肿瘤治疗过程中,调理补益脾胃之法必当贯穿始终。许多老年肿瘤病人(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病人)常以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为初发临床表现。此乃脾胃之气受邪毒阻遏,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所致,故治疗中当以调理脾胃、行气散结为主;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胃气衰败,脾胃运化无能,气血无以化生,病人则日渐消瘦,出现恶液质状态,古人云“纳谷者昌、绝谷者亡”,维护患者后天之本,调理脾胃,醒脾开胃,振兴脾胃之气,使病人能进食水谷,气血才得以化生,否则必将日趋严重。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均是人体正气的根本。而脾、胃、肾三者,尤应首重补脾胃,脾胃之气得充,后天之本得固,方能渐缓得效。老年人肿瘤较为适宜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逍遥散、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加减应用。这些方剂药力平稳和缓,补而不燥。且现代研究表明部分健脾类中药不但具有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众多研究显示,许多健脾益气类中药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体内维护安全的免疫监视系统,从而抵御肿瘤的发生及扼制肿瘤的发展。所以在临床辨证施治中,“调理脾胃”是一个重要法则。而老年人肿瘤的综合防治亦必当以调理脾胃气衰为根本。

4 结语

恶性肿瘤从脾胃而治古已有之。结合老年人脾胃气衰的特点,在防治肿瘤中时时不忘顾护脾胃之气,有助于积极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及预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脾胃为后天之本,具有转化水谷精微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元气充足,正气盛。中医认为肿瘤属于内伤病,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病久必损及人体正气。运用脾胃气衰理论指导中药治疗肿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放化疗的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其中关键就在于始终顾护胃气,使其气血生化有源。可见老年脾胃气衰理论指导中药顾护脾胃之气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Guidance to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 " in Elderly Tumor Treatment

SHAOLi, ZOU Yong, GU Youyi
(Integrativemedicinedepartments, Yantai Yuhuangdinghospital affiliated tomedical collegeof Qingdaouniversity, Yantai 264000, China)

Cancer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the elderly,Moder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umor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to normal tissue in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at the same time.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is mainly"Qi Deficiency",spleen and stomach as"the source of qi and blood","the rootof acquired constitution",and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guide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ancer.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 and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of the elderly,to guide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lderly tumor.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tumor;basic theory of TCM;geriatric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4.006

1672-2779(2015)-04-0012-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4-11-25)

猜你喜欢
水谷元气正气
快手元气早餐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清风正气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