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我国的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探讨

2015-02-01 06:22耿建新尚会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矿产能源

耿建新 李 洋 尚会君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2.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035)

编制我国的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探讨

耿建新1李洋1尚会君2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2.环境保护部,北京100035)

【摘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为深入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探讨,本文以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为线索,全面分析了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体系,总结了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本文对我国当前矿产与能源统计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将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与澳大利亚的平衡表进行了全面对比;以此为基础,本文阐明了我们设想的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思路与框架,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应进一步做好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矿产;能源;平衡表;自然资源

引用文献格式:耿建新等.编制我国的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7-14.

1引言

来自于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环境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5月,澳大利亚国民财富总额为8232700万美元。其中,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总额为4574000万美元,可谓资源丰富;而在各类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价值624300万美元,占自然资源价值总额的比例约为14%,这样的数据,揭示了澳大利亚矿产大国的地位。实际上,澳大利亚不仅是矿产资源大国,其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我国与之相比可谓相形见绌。

我们进一步分析看到,澳大利亚公开发布的环境会计报表体系不仅揭示了矿产资源价值总额,还进一步揭示了各种矿产资源的价值数额明细。反观我国,涉及矿产资源的部门很多,包括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部以及国家能源局等,然而,我们即使综合包括统计局在内各部门提供的各种统计数据,也无法得到我国矿产资源价值总额,继而无法得知我国自然资源价值总额。毋庸讳言,自然资源管理的低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发生,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其结果必然是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在当今全球矿产资源高度集中、供应垄断、价格偏离供需的局面仍未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对铁矿石、铜等大宗矿产的需求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以及各新兴产业所需矿产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面对这样的情况,更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要求。矿产与能源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若要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标,必须首先尝试编制矿产与能源平衡表。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处于世界先列,借鉴并学习其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对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来说是明智之举。为此,我们首先深入地研究了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然后结合澳大利亚的平衡表对我国当前的统计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继而提出了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思路,最终总结了为编制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2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体系共有四类表格(也称账户),分别为流量表、功能表、资产表和循环表。其中矿产与能源平衡表共有13张,包括两张流量表和七张资产表(其余为功能、循环表):流量表包括能源供给表和能源使用表,这两张表以实物量计量;资产表包括煤炭储备表、石油储备表、天然气储备表、金属矿物储备表和非金属矿物储备表,共计五种矿产资源,每种矿产储备表均有两张,分别以实物量计量和货币价值计量;此外,再附加一张以货币价值计量的所有矿产资源储备的价值表。

澳大利亚环境报表体系中的综合提示表为混合环境-经济表,上述13张报表均与此报表中的数据相对应。除此之外,能源供给表与能源使用表之间依据“供给=使用”等式相连;矿产资源储备价值表依据“年初储备量+储备量的增加-储备量的减少=年末储备量”展开;能源供给表与矿产资源储备价值表之间通过“开采量”项目相连;这样,通过表与表之间、表内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各类能源供给和使用等指标,为矿产与能源决策提供依据。

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澳大利亚表格的编制原理采用的是横行与纵栏对应的方式。即表内第一栏的各横行是一个完整的分类,以各类能源划分;第一行对应的各纵栏亦是一个完整的分类,以各种行业划分。双方的合计数相等,体现的是“矿产与能源取得数量(数额)=矿产与能源使用数量(数额)”的平衡对等关系。由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是这样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也可能是一些学者将这样的表格统称为资产负债表的原因。

2.1 能源供给表与使用表

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为了统一计量单位,进行不同资源之间的加总等计算,两张表格中的所有能源种类的计量单位都设置为了焦耳(PJ)。澳大利亚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供给填列到一张表格中,编制出能源供给表,表格形式见表1;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使用整合到一张表格中,编制出能源使用表,表格形式见表2。为说明问题,笔者简化了纵栏中煤炭副产品、原油、生物燃料、木材和木材废料、残渣等,也省略了精炼燃料、汽油、柴油、其他燃料产品、液化石油气明细,仅保留了部分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表1 澳大利亚能源供给表(焦耳)

注:结合表中的实际数据即可知:这张表格反映的中心内容是各个行业(包括进口)各提供了多少各种矿产和能源;或者说,各纵栏的矿产与能源都是由哪些行业提供的。

表2 澳大利亚能源使用表(焦耳)

注:此表虽与上面的供给表格式基本相同(但供给表最下面两行是“进口”和“净供给量”;而使用表下面则是“库存变化”,“出口”和“净使用总量”),但反映的内容则恰恰相反,此表揭示了各个行业各种矿产和能源的使用情况;或者说,每个行业使用的各种资源的数额与价值。

上述澳大利亚的能源供给表和能源使用表的最大特点即为其遵从“供给=使用”的内在平衡关系。进一步,这两张表的列示方式揭示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包括表中的黑煤、褐煤、天然气(省略的栏目包括原油、生物燃料、木材和木材废料、残渣),以及表中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和铀;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即表中的电(省略的栏目包括加工煤、焦炭、煤炭副产品、汽油、柴油、其他精炼燃料产品、液化石油气等)。由于能源使用表中的二次能源来源于一次能源,所以在能源供给表中,二次能源的数额除进口外,均等于零;但二者在能源使用表中却被直接分配给了能源的消费主体,即行业、居民和进出口三类。

这里的能源使用是广义的消耗,包括转换和损失,因为转换和损失与正常使用的实质相同,都是对能源的消耗,具体表现在了能源使用表横行的倒数第二行的“转换和损失”上。该行数据揭示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之间的转换关系: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因此一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为正,每种一次能源的数值代表其投入生产产出的二次能源的量;而二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为负,代表每种二次能源的损失量。这样,一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相当于一次能源用于生产二次能源而耗费的原料,二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则相当于使用时的实际损失量(如电力的线损)。读者也可由此将各个一次能源纵列中的数值与其净使用总量相比,以求得每种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的比例。这样数据揭示的道理:由于二次能源相对清洁、高效和方便,因此该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把所有二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加总,再把所有一次能源的“转换和损失”数值加总,将两个数值相除,即为一次能源的转换效率,该比例能够比较直观地揭示出能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提高该比例亦是“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2.2 能源供给表与使用表之间的关系分析

澳大利亚的能源供给表和能源使用表的横行、纵列的列示方式揭示了澳大利亚的能源结构、能源对外贸易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具体来说,从能源使用表的横行可知每个行业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消耗量。由于一次能源产生温室气体强度更高,二次能源较干净,因此分析比较不同年份的数据,尤其是二者之间的相对数指标,即可知该行业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否改善。再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根据“不同行业使用总量”数据,可知全部行业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使用结构,进而分析国家整体层面能源结构变化情况,对比不同年份的数据即可知国家能源结构是否有所改善及其变动趋势。不仅如此,利用上述表格还可以分析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战略的实施程度,即在全部能源资源种类中,电力、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清洁能源(其中电力为二次能源,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为一次能源),将能源使用表中这四种能源使用总量加总,与所有能源使用总量做比,即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一般情况下,该值越大,相对污染程度越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的突出,澳大利亚现如今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政策,通过对比该比例前后年份的变化,即可知该国清洁能源政策的实施状况及其结果。

澳大利亚是矿产出口大国,煤炭出口更是处于世界前列,从该国能源供给表的进口量数据以及能源使用表的出口量数据可看清这一点。当然,我们通过公开公布的报表数据还可知澳大利亚的矿产进出口结构,继而了解该国在能源供给与使用方面的国际依赖程度,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我们由此可推知,澳大利亚能源供给表和能源使用表揭示了该国的行业能源结构、清洁能源实施层次以及矿产进出口结构,从而能为该国制定能源政策、行业政策以及进出口政策提供合理的数据依据。

2.3 矿产资源储备价值表

澳大利亚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三类;其中能源矿产又分为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三类能源矿产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列示在能源使用表和供给表中。如上所述,能源供给表和使用表揭示了一个会计年度内能源的供给量和使用量,是流量账户,从流量账户数据可知资源矿产一年的开采量;而矿产资源储备表则揭示了矿产资源的年初储备数量以及年末数量,属于资产账户,通过矿产资源储备价值表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以货币表现的价值,将其与其他自然资源价值加总可得自然资源价值总额。

澳大利亚按照上述分类的五种矿产,即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对每种矿产均编制两张储备表,一张以实物单位计量,另一张以货币价值计量,共计10张;其中,5张以实物量计量的储备表格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物理单位不同,5张以货币价值计量的储备表完全一致。为说明问题,笔者将五类矿产资源货币价值合并到一张表格中,见表3,由于以物理量计量表格的格式与货币量计量表格完全一致,此处略。

在这10张表格中,每种矿产资源的实物量、价值两张储备表中数字相呼应,其中以实物量计量的资源矿产储备表与上述能源供给表相衔接。具体来说,以实物量计量的储备表是编制以货币价值计量的储备表的基础,如表3所示,其与一般企业资产账户结构并无二致。表格的各行由年初储备量、储备量的增加、储备量的减少和年末储备量四个层面构成,即矿产资源的储备量采用“永续盘存制”原则计算,如同一般的会计资产账户,遵从“年末储备量=年初储备量+储备量的增加-储备量的减少”平衡等式。为了在了解资源资产变动状况的基础上得到年末储备量数值,此表格的核心是计算储备量的增加和减少数值。储备量的增加因素包括发掘、重估溢价、重新分类三个因素;储备量的减少来源于开采、灾难性损失、重估减值和重新分类四个因素。在以货币价值计量的储备表中,增加与减少因素还包括价值重估,具体为重估溢价和重估折价,重估是在已有储备的基础上进行,通常导致重估的因素有地质信息的变化、技术的变化以及资源价格的变化或这几个因素的结合;开采不仅包括合法开采,还包括非法开采,因为合法与非合法开采均会导致矿产储备的减少;灾难性损失通常极少发生在矿产资源中(它一般发生在林木资源中),一般情况下,上述增加和减少因素中发掘和开采数值影响较大,其他影响因素数值较小或极少发生。

表3 澳大利亚矿产储备表(货币价值)

以实物单位计量的储备表揭示了矿产资源在一年内的变动以及期末存量,以货币价值计量的矿产储备表则在其基础上根据适当的估值技术编制。编制以货币价值计量的储备表可实现两个用途:一是将有着不同实物计量单位的矿产资源之间的差异“抹平”,还可将矿产资源价值与其他自然资源价值进行加总得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总额,最终与国家生产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加总,得出国民财富总额;二是随着时间和矿产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单价会有所变化,矿产资源价值=储备量*单价,而单一的物理储备量则无法反映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而编制的以货币价值计量的储备可以连续地反映矿产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

2.4 矿产储备实物量和货币价值的关系分析

从矿产资产的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角度分析可知,矿产的货币价值计量是其实物计量的深化,即“某种矿产资源价值=实物储备量*合理估值技术下的单价”。这样就可使各个表格通过逐级加总,最终得到国民财富总额。

进一步分析,实物量计量的储备账户比较直观地揭示了各类矿产资源的存量和流量变化,而价值量则可以反映不同质量、不同时间的矿产价值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反映各类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比较不同质量矿产、不同种类矿产经济价值的目的,还可以连续地计量在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每种矿产资源的价值变化。

澳大利亚的能源供给-使用表较全面地揭示了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耗结构、能源供给结构以及国家能源进出口特点,从而能够为国家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出口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以实物量计量的矿产资源储备表则揭示了国家各类矿产资源的年初储备量、储备量的变动值以及年末储备量等因素,比较直观地揭示国家矿产资源储备量变动结果,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实物量计量的储备量揭示了其实物结构,而以货币价值计量的矿产资源储备表则揭示了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该表不但考虑了矿产储备量,还采用合理的估值技术得出矿产资源单价。由此可见,矿产与能源平衡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起点,澳大利亚的编制方法达到了此目的,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3中国矿产与能源统计表的现状与反思

相比于澳大利亚,我国的矿产与能源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矿产与能源管理部门职责交叉、权限不明晰,造成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数据缺失现象较严重。整体来看,我国对矿产与能源负有管理职责并能够提供各种数据资料的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国家统计局以及海关总署,这四个部门的统计表数据与上述澳大利亚平衡表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3.1 中国已有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

3.1.1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表格

国土资源部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其提供的统计表均与矿产资源储量相关,具体包括国家主要矿产储量表、分地区能源矿产与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表、分地区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储量表三张表格,表的横行为地区分类,揭示了不通过地区的矿产能源储备量,纵栏为矿产种类分类,揭示了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各类矿产资源储备总量,均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

3.1.2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表格

国家统计局在其年度能源统计数据板块提供了多张与能源生产、消费、进出口等相关的统计表,包括能源生产总量表、能源消费总量表、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表、综合能源平衡表、各类能源平衡表、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以及每种能源平衡表,其中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数据合并即为能源平衡表,为简化问题,笔者将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数据合并到同一张表格,见表4,表中数据由能源生产总量表、按行业分能源消耗量表以及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三张表整合得来。

表4 中国的能源平衡表(物理单位)

3.2 中国与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表格差异分析

从笔者对我国当前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统计表与澳大利亚的平衡表存在较大差异,核心表现在计量单位、能源平衡表两方面。

3.2.1中国与澳大利亚计量单位的差异

中国与澳大利亚平衡表的差异存在两点,表现在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具体来说,澳大利亚有以货币价值计量的矿产资源储备价值表,而我国无此表。文前已述,以货币价值计量可以揭示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抹平”不同矿产资源的使用价值差异,从而得出矿产资源经济价值总额,同理计算出其他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经过加总编制出国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因此,以货币价值计量基本实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也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国家自然负债表的关键。相比较而言,我国当前尚未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的货币价值表,从而无法摸清“家底”。除了无货币计量表之外,我国的实物计量单位也与澳大利亚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表格间实物计量单位不统一,澳大利亚的能源供给表和使用表能源资源的计量单位均折合为焦耳(PJ),我国的计量单位则包括吨、立方米、千瓦小时三种,所以直观来看,澳大利亚的表格数据较清晰,更直观地揭示了“供给=使用”的平衡特点。在笔者看来,用焦耳(PJ)来统一不同能源资产物理计量单位的作用类似于货币计量,它同样可以“抹平”能源资源的使用价值,较直观地揭示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额,便于进行行业之间横向对比,还可以对比同一行业不同年份数据,并分析各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而我国的计量方式无法实现此目的。

3.2.2中国与澳大利亚平衡表的差异

相比于澳大利亚,我国仅存在按行业分能源的使用表,不存在按行业分能源的供给表,所以我国的能源平衡报表上下格式不对应,生产量无行业细分。不仅如此,我国的能源表列示方式与澳大利亚存在较大差异,尤其表现在新能源数据上。澳大利亚能源平衡表统计了水能、风能、太阳能各自的供给与使用量,将这三种清洁能源作为一次能源直接列示于表中;而在我国的平衡表中,只能以水电、风电以及核电直接列示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以二次能源的形式列示清洁能源,且尚未统计太阳能。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清洁能源的统计水平较低,而这三种能源的利用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数据,缺失此方面的数据也反映了我国能源管理机构对清洁能源管理水平不到位的实际情况。

3.3 对中国矿产与能源统计表的反思

从笔者对我国统计表现状以及与澳大利亚的对比分析可知,我国矿产与能源统计表在货币价值计量、平衡表上数据缺失问题较严重。具体来说:缺少货币价值计量表无法编制汇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而无法编制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平衡表上行业数据缺失则使表格之间无法实现“平衡”;平衡表中清洁能源纵列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分析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以上因素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4编制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思路与框架

按照与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我国在编制矿产与能源平衡表时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编制方法。具体来说,平衡表格式可基本参照澳大利亚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统计数据落脚点依旧是我国的统计表。这样,我们考虑的基本工作步骤应是:首先整理、梳理我国当前各个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表;然后将统计表中数据按照澳大利亚平衡表的格式填列,找出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统计数据缺失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最终按照在原来表格“找出”的数据,和再找出的原“缺失数据”,以编制出完整的矿产与能源平衡表。

4.1 “全面排列”我国全部的矿产与资源统计表

我国对矿产与能源负有管理职责并能够提供有关矿产与能源公开信息的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海关总署、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统计局。

国土资源部对矿产与能源提供的管理核心为两点:(1)储量的管理,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2)开采的管理,即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其提供的统计表主要为分地区的主要矿产基础储量表,以及主要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表。

国家能源局的职责围绕能源展开:(1)负责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含核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的行业管理;(2)负责能源预测预警,发布能源信息;(3)拟订国家石油储备规划、政策并实施管理;(4)牵头开展能源国际合作;(5)参与制定与能源相关的资源、财税、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等。由此可知,能源局的职责涵盖了能源矿产资源储量、能源供需、能源行业以及新能源等管理,但截止目前,我们尚未能在社会的公开媒体上找到国家能源局对社会公开披露的正式的能源统计表,或者是这样的表格在社会上就没有公开披露。

海关总署主要是对矿产进出口的管理,其提供的统计表为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环保部负责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其管理职责涉及到矿产资源开采,然而,我们也未在其官方网站中找到公开披露的与矿产能源相关的统计表。国家统计局主管全国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其提供的统计表包括能源生产总量表、消费总量表、按行业分能源消费表以及综合能源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其提供的统计表主要是流量表,而少见于存量表。

4.2 “重新组合”我国的矿产与资源统计表

如笔者上面所述,我国的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编制主要分两步,在第一部分笔者完成了第一步,即“全面排列”了我国当前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这些表的格式与澳大利亚的平衡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将我国统计表中数据按照澳大利亚平衡表的格式进行重新组合。

具体来讲,与澳大利亚能源供给表和使用表相对应的统计表包括按行业划分的能源消费表、综合能源平衡表和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我们将按行业划分的能源消费表与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中的出口量数据整合即可得到类似澳大利亚的能源使用表;将综合能源平衡表和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中的进口量数据整合可得能源供给表。但是,我国的能源使用表和供给表与澳大利亚相比明显存在三点不足:(1)我国的能源供给表无行业细分,从而无法得知不同行业的能源供给总量以及同一能源的不同行业供给量;(2)我国的纵列能源种类中无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而是直接将其转化的发电量计入到电力供给中;(3)我国的能源平衡表中实物计量单位不统一,从而无法直观地感受“供给=使用”的内在平衡关系。这样的现实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好下述的第三项工作。

4.3 “填补空白”推出中国能与国际接轨的资源资产计价方式

前两个部分已经说明,我们将按行业划分的能源消费表、综合能源平衡表和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量表进行“重新组合”即可以得到我国的能源供给表、使用表框架;将分地区主要矿产基础储量表与新增查明储量表结合,可基本得到我国的矿产储备价值表。但是,为了与国家资产负债表相衔接,我们必须在以物理价值计量表格的基础上编制出货币价值表。

经过笔者的深入探索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核算是我国现阶段亟需完善重要内容,是等待我们学术界、实务界去填补的一个巨大的“空白”!换句话说,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尚没有资源资产的位置,这样的数据还不能被我国的会计体系所接纳;我们从西方财务会计学教材中学到的“递耗资产”在我国的也只见“影”,难寻“踪”!

具体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与自然资源资产计价方式接近的会计准则仅有一个,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就是在这个准则中提及了与油气资产相关的系列概念。但是,在此会计准则内提及的矿区权益也仅是购买探矿权、采矿权和企业进行矿区油气勘探消耗的费用及其所构建的“井”等资产。话句话说,除了石油天然气之外,我国的其他矿产资源尚无可供规范的会计准则,更别提相关的价值数据;在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中,也仅有实际花费或获取的货币价值的计量,除了实际的成本费用和产出的二次能源销售计价之外,根本就没有自然资源生成货币价值的途径!这样,我国各部门、单位都感到自然资源资产计价之难、如同登天的实际原因就可想而知了。

坦率地说,笔者并不认为取得各类资产的价值数据真的就那么难!众所周知,真正难以取得价值数据的只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均有其国内市场价格),但是各类矿产资源都有在国际交易中的价格。笔者认为,用国际价格,甚至是其与运费之和,再考虑我国同类资产的品位、质量等因素,就可确定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单位价格;接下来,利用上面所述的供给表、使用表中的实物量数量,便可得出矿产与能源表格的价值数据表。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大胆地去尝试,以早日编出能够反映自然资源资产实际情况,在宏观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可用来衡量领导干部在某一时期的真正业绩的数据表格来。

5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5.1 梳理、整合各管理部门的职责

文前已述,我国矿产与能源管理包括国土资源部、能源局、海关总署、环境保护局和统计局等部门,且存在部门间职责相互交叉、部门职责衔接不利的现状。具体来说:

(1)职责交叉:国土资源部和能源局均对能源矿产的储备负有管理职责;能源局和海关总署均对能源进出口负有管理职责;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均对矿产资源开采负有管理职责等,职能交叉虽会有其优越之处,但也会带来许多不利后果,包括相互推卸责任,最终造成信息缺失。

(2)部门职责衔接不利:能源局的职责涵盖了能源矿产资源储量、能源供需、能源行业以及新能源等,其职责基本覆盖了能源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在实务中,我们未见到能源局披露的正式能源统计表,这也可能是部门之间的职责有不衔接之处的表现。

笔者认为,为了避免数据缺失以及责任衔接不利等情况的发生,也为了编制出国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应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信息公开的范围内重新梳理上述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将全面展开后平衡表中的数据统计责任清楚地赋予各单位,最终实现各负其责,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度和统计质量,以期实现在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下达到《决定》中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要求的目的。

5.2 进一步明确用表单位对平衡表的需求

澳大利亚编制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经验比较丰富,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学习并借鉴其编制方法实乃明智之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其格式后无作为,相反地,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对于稀土的管理,我国稀土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然而笔者认为,截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稀土资源遭到过度和无序开采,大量珍贵的稀土以低价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严重危害了我国的资源安全,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此结果虽然有胡乱开采的因素,但我们认为信息传递不充分、不及时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说,信息传递不充分表现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对稀土资源出口趋势、特点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到位,导致仅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大量出现,而忽视了其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重要意义;信息传递不及时表现为中国稀土资源遭到过度和无序开采的现象竟长达几十年之久。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此几十年的无序开采意味着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大量流失。

我们认为,如果海关总署能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种稀土资源的出口量以及出口国家等信息,出口单位便可以及时掌握稀土资源的出口特点。我们着眼于这种情况提出:我国的用表单位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对统计数据提出不同要求,制表单位应根据用表单位的需求及时完善我国矿产与能源平衡表的披露结构与内容。

我们还认为,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以及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矿产与能源资产信息需求单位将更为广泛,这些新的用表单位对矿产与能源资产的信息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促进我国矿产与能源战略的实施,各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深化对矿产与能源资产的认识与监督。具体来说,我看可将这样的认识和监督分为两个层次:海关总署和统计局等与市场联系更为紧密的部门应进一步深化对矿产与能源资产的认识,对其供给需求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国际局势更全方位的把控,以期对矿产与能源企业提供准确的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环保部、能源局等部门亦应逐渐完善监督与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期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3 进一步公开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

与澳大利亚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与能源统计表公开水平较低。例如,在能源局的官方网站中尚未披露正式的能源统计表,其直接后果是广大社会公众无法得知我国能源治理是否改善。而在美国,能源统计局下专门设立了能源信息署,它的宗旨就是通过公开提供有关能源政策的信息及能源预测和分析,提升决策理性和市场绩效,提升社会公众对能源政策的认知程度。为了达此目的,美国能源信息署会发布周、月、年度报告,包括能源的生产、储备、需求、进出口和价格等各个方面,向公众提供的信息包括能源数据资料、分析、预测及信息产品说明。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披露方式是较高水平的披露,可以使公众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其结果是矿产与能源信息透明、公正、公开。我们认为,我国也应当逐步将将矿产与能源信息公开,从而有效避免政府等部门的非公开操作,减少腐败的发生,继而真正提高矿产与能源的使用效率,使其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审计署2013年第25号公告.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EB/OL].[2013-06-13].http://www.Audit.gov.cn.

[2]耿建新,王晓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土地账户编制探索——基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角度[J].审计研究,2014,(05):20-25.

[3]彭斯震,孙新章.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1-5.

[4]孙新章,王兰英,姜艺,贾莉,秦媛,何霄嘉,姚娜.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7):9-12.

[5]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 2008和SEEA 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01):15-24.

[6]耿建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探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角度[J].中国内部审计,2014,(09):15-22.

[7]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01):37-43.

[8]汪小英,成金华.基于产权约束的中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2):160-166.

[9]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Completing the Picture -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Practice[EB/OL].http://www.abs.gov.au,2012.

[10]European Commiss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s,World Bank.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Central Framework ..2012.(White cover publication,pre-edited text subject to official editing)[EB/OL].https://unstats.un.org/.

[11]Bartelmus P.《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Progress and Digression in the SEEA Revision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14,60(4):887-918.

[12]GAO (a).Drinking Water:EPA Program to Protect Underground Sources from Injection of Fluids Associated with Oil and Gas Production Needs Improvement[R]USA:GAO,2014:available at http://www.gao.gov /products /GAO -14-555;accessed September 15,2014.

[13]GAO (b).Great Lakes Restoration Initiative:Further Actions Would Result in More Useful Assessment sand Help Address Factors That Limit Progress[R].USA:GAO,2013:available athttp://www.gao.gov /products /GAO-13-797;accessed September 15,2014.

[14]GAO (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EPA Should Improve Adherence to Guidance for Selected Elements of Regulatory Impact Analyses[R].USA:GAO,2014:available at http://www.gao.gov /products /GAO-14-519;accessed September 15,2014.

[1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0-14.

[1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关注问题报告:环境与社会[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5-27.

[1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28-45.

[1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46-6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1月8日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简称《方案》),《方案》称,通过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努力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方案》称,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纳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重大制度相衔接。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和管控的现实需要,先行核算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资源。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要反映自然资源规模的变化,更要反映自然资源的质量状况。按照高质、务实、管用的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法治方式提高统计监测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确保基础数据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真实准确。

根据自然资源的代表性和有关工作基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浙江省湖州市、湖南省娄底市、贵州省赤水市、陕西省延安市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方案》称,按照本方案要求,试编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完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提出建议,为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案提供经验。

(摘自中国网财经2015-11-17,作者:佚名;责任编辑:李春晖)

Preliminary Study on Mineral and Energy Balance Sheet Preparation

GENG Jianxin1LI Yang1SHANG Huijun2

(1.Business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Beijing 100035)

Abstract:The Third meeting in the 18 session of the party clearly claimed to produce balance sheets of natural resources,opening a new chapter in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For further discussion on mineral and energy asset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ustralian mineral and energy balance system based on mineral and energy balance sheets,which summarize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m;Then,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mineral and energy statistical tables in China and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a′s mineral and energy statistics and Australia′s balance sheet;Lastly,the paper illustrates ideas and framework for our country's mineral and energy balance sheet,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work that should be done at present.

Keywords:mineral energy balance sheet natural resources

作者简介:耿建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市公司会计、企业集团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5)06-0007-08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矿产能源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