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研究

2015-02-02 02:48胡婷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导语高中语文教材

胡婷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研究

胡婷婷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本文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的特点,发现此教材单元导语具有语言简洁优美、形式丰富、学习目标明确等特点,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同时,存在对语文各方素养重视程度不平衡,不同单元导语基本无衔接、联系等不足。现针对单元导语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作为助读系统的一部分,被放在一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最前面,旨在引出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一些学习目标或学习方法等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单元。一般单元导语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主题介绍、文体知识、学习方法或过程指导、学习任务。本文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粤教版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下面从结构形式、内容等方面对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分析。

本教材单元导语字数一般在230字左右,最高字数322字,最低字数200字。一篇单元导语一般由6句话构成,最少4句,最多为13句。总体来看,大约70%的句子都是含义丰富、结构紧凑、结构相对复杂的长句。配合短句出现,节奏紧凑又活泼。单句占45%,复句占55%,复句数量略占优势。没有出现命令口吻的句子,即使祈使句都很难见。在提出学习任务、建议指导时,使用的人称是“我们”第一人称复数。

可见,单元导语字数简明,意思明确,语言优美。编者追求在简短的篇幅内把丰富的内容传达给读者,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示,导引单元学习。至于使用“我们”这种人称提出任务或建议,就如教材和学生之间进行谈话,显得亲切,易于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学本”倾向。

导语内容组成包括第一部分:和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其中包括与文本相关的主题背景资料、文体发展历史、单元课文资料等。第二部分:提出一些教学任务,其中还有一些学习方法或者学习过程的提示。当然,并不是每一篇单元导语都包含这些内容,编者根据每个单元具体情况安排,目标都是发挥导语指导学习的作用。

单元导语不是单一的模式,形式不单调,这样学生不会觉得千篇一律而失去新鲜感。如散文单元的导语是“一方荷塘,一缕月光,一片云霞,一个梦境,一堵断垣,一件故人遗物,一封远方来信……都可能拨动你心灵的琴弦,引发你这样那样的联想和感悟,唤起你对宇宙人生或多或少的情趣和沉思”。这样优美如散文的句子让学生容易进入本单元抒发作者某种情思的主题。又如“认识自我”是课本的第一单元,导语“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一连串问句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我的劲头,有意识地思考、规划自己新的高中生活,和单元主题“认识自我”相呼应。

有关单元文本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课文文本直接相关的背景资料,或作者简介,或文章的写作背景简介等很少出现在导语中。可以推测,编者似乎有意识避免给出一些和文本相关的定论或者可能干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免影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解读文本。

每篇导语都提出了一些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很明确,容易让学生自学。和语文素养有关的学习目标分布在这些导语中,其中写作类、阅读鉴赏类知识与能力目标最多。虽然导语包含了学习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目标,但总体看来,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类目标偏少。例如,“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领会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探究诗歌的意境,熟悉传记文的特点”;“掌握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鉴赏其中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可见,教材导语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思想观念这三类目标要求是不平衡的,有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倾向,特别是阅读与鉴赏方面的目标,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导学。

导语中的学习任务难度是有梯度的,教材编者考虑到了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状况安排学习任务的难易。比如,同样是学习文言文,高一时的任务要求是“识记与理解文言文词语、句式,揣摩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体会骈散相宜的结构之美,提高阅读古代散文的能力”。高二时“读懂文章内容,掌握文言实词古今词义异同与变化及常见文言句式的用法;同时,通过背诵经典名篇,进一步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到了高三“古文要今读,学会运用现代意识评价历史人物、反思历史事件和评论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综合运用现代问题知识领悟古代文言文的语言艺术、表意方式和写作方法;从语言的认知进入到写作艺术的鉴赏,在思辨和妙悟中享受创造性阅读的快乐”。可见,学生的学习任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而难度提高。从开始的识记、理解文言知识,到掌握语文知识,最后进步到用现代意识评价文学人物的创造性阅读。这种任务设置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规律。

从单元导语和助读系统其他部分的关系看,很多单元导语的教学目标和本单元练习题、活动课内容体现的教学目标是相一致的。可以看出,导语和助读系统其他部分没有偏离。从不同单元导语的衔接、联系方面考察,每个单元导语与其他单元导语之间很难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不同单元用不同文体表现相同主题,或者使用相同表现手法,或者上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对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有着怎样的铺垫和影响等都没有涉及。不容易让学生发现如此编排顺序的联系。如第一册的第一和第二单元,分别是“发现自我”、“传记”单元,有很强联系,都是探究某一个人的经历,但两篇导语没有联系、呼应的地方。另外,同样是古典诗歌单元,分布在两个不同单元,各单元选文表现手法、内容方面都有共同点或不同点,我们在导语中找不到提及它们之间联系的句子。

目前,综合性学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导语中,我们也想发现它启发学生综合性思考的地方。只有极少数导语在学科综合性思考方面给予指导。单元导语作为整个单元学习的引导性和辅助性材料,总体来说,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视角。

总体看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单元导语的编写还是很细心的,体现出跟上时代步伐的新的语文教学观念。另外,针对单元导语的不足,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一)提供必要的选文知识背景资料。避免给出过多资料影响学生创造性解读文本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导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太少的背景资料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缺乏背景知识,思考深度和广度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好的自学效果。此外,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要发展,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演绎、创造的能力有限,给予适当的背景资料会成为他们创造性阅读的基点,更好地启迪他们进行创造性阅读。总体说来,根据具体情况,单元导语提供必要的和课文直接相关的背景知识还是有帮助的。毕竟,提示太宽泛或太虚空,难以形成直接的刺激效果,对于高中生而言,给一点确定的、和文本直接有关的提示有助于他们自学。

(二)可以根据需要突出某一教学目标,使之在特定的某一单元得到强调。目前导语学习目标多,而且明确,但是重点不突出。学生主攻方向不明确,不容易集中时间和精力对语文知识的某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思考。

(三)各方面语文素养目标要平衡。现在提倡综合发展语文素养,就要从导语开始,让学生形成各方面素养都重要的观念,不能太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素养的提升。

(四)增强过程与方法指导的实际可操作性。目前单元导语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但实际真正可操作的学习过程、方法很少。既然编者注意到要给学生提供帮助,就要加强方法、过程的可操作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这些过程、方法学以致用。

(五)不同单元之间导语的衔接、联系可以更好。适当提示不同单元导语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像给了学生一个支点,引发学生相关联想,调动已有知识储备或者情感认知生发更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调动更多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或者让学生对新知识怀有期待,从而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拓展思维,主动探究新单元的内容。

(六)给出一些学界有争议的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质疑精神。新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单元导语不妨为学生提供一点本身就充满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别人为何对这个问题争议不休,各种不同观点分别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自己的观点,启发他们探究,提出不同见解。

(七)在导语页面适当增加图片。已有单元导语页面的配图都是黑白的,基本放在底部不显眼的位置,而且图片内容和单元主题基本没有联系,很容易被学生忽略。虽然说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得到良好地发展,不再像小学生和初中生那样需要直观的、鲜艳的插图调动学习兴趣和帮助理解课文。现在是“读图时代”,用图片直接形成视觉刺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而且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双重视觉刺激,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导语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粤教版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简约精美,形式多样,从学生角度导入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出了新时代语文教育理念,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学效果。另外,单元导语在导语具体内容、学生使用课本的具体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设计还可以加强。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

[2]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5]肖艳舫.单元导语“导”的功能还需加强[J].学周刊,2011,1.

[6]张义平.沪教版、人教版单元学习导语特点之比较[J].课程教育研究,2013.7.(22).

[7]庄照岗,王春.粤教版与台湾翰林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J].教材建设,2014(2).

[8]刘莉.中美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14,10.

[9]陈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初探——人教版与苏教版比较[D].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王超.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导语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导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