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

2015-02-03 11:36左凯徐磊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云南省

左凯 徐磊

摘 要:2007年以来,云南省出现贸易逆差规模迅速扩大和经济高速增长共存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阐述云南省贸易逆差的现状,分析云南省省际贸易逆差的成因,探讨云南省贸易逆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云南省;贸易逆差;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以来,云南省贸易逆差规模迅速扩大,由2007年的301.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071.6亿元,占GDP的比重由6.3%上升到55.2%。根据传统的凯恩斯外贸乘数理论和以Wynne Godley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有利,而较大的逆差往往导致经济衰退、高失业率。但是,2007年以来,云南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持续降低,云南省GDP由2007年的4772.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81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故而,2007年以来,云南省出现贸易逆差规模迅速扩大和经济高速增长共存的现象。

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9%对外贸易增长陷入瓶颈,扩大内需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省际贸易势必成为未来各省经济增长新的争夺点。在新的形势下,云南省贸易逆差规模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影响云南省的经济增长?

二、云南省贸易逆差概况

在2000年以前,由于贸易规模较小,加上云南省资源出口量大,云南省贸易逆差较小,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贸易顺差。但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7年以后,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需求急速扩大,贸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云南以资源出口为主的出口并未随之增长,从而导致云南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在云南省贸易逆差规模扩大的同时,云南省贸易逆差在地理方向、产品结构上呈现新的变化。

从贸易逆差规模上看,1997年—2007年的10年间云南省贸易逆差总额为3404.17亿元,2008-2014年的6年间云南省贸易逆差总额为25386.95亿元,达到1997年-2007年总额的7.46倍。

从云南省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来看,由1997年的2.6%提高到2014年的55.2%,年平均提高2.4%,2007年以前云南省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增长较为缓慢,甚至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间出现下降,2007年-2014年间云南省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呈现急速上升。

从地域上看,1997-2014年间,云南省对外贸易表现为顺差,省际贸易表现为逆差,但省际贸易的逆差规模远大于对外贸易的顺差规模,总体贸易余额依旧表现为赤字。

从云南省贸易产品结构来看,产品净调入不断增加,云南省2014年产品及服务调出9568.38亿元,调入17163.81亿元,净调入为7588.43亿元,云南省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呈现减弱趋势。传统优势产品净调出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净调入增加。

三、云南省贸易逆差成因分析

云南省贸易逆差为省际贸易逆差,故而云南省贸易逆差的成因分析仅针对云南省的省际贸易。

西方经济学家哈罗德曾经提出过增长率差别的收入效果命题: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高于与其相互贸易的国家,则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可能形成入超的倾向。2007年以来云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哈罗德的命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技术设备、原材料的引进,云南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其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之一。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2007年以来云南省财政赤字急速增长,这和云南省贸易逆差的增长相吻合,根据“孪生赤字假说”,云南省财政赤字的快速增长是云南省贸易逆差的成因之一。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省际分工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将我国各省(市)作为独立的经济体。从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看,云南省在我国的省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垂直分工,多处于初级原料供应段和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端。按国际分工理论,省际分工是云南省贸易逆差的成因之一。

四、云南省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1.云南省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关系定性分析

在支出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Y=C+I+G+NX(C为居民消费,I为全社会投资总额,G为政府购买,NX为贸易余额),在贸易表现为逆差时,NX为负数,即贸易逆差拉低GDP。云南省贸易余额持续为负,依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来看,云南省的巨额贸易逆差极大的拉低了云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

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认为,国际贸易通过调节国际收支,对国民收入和就业产生影响,顺差会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逆差会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失业。以此来看,云南省贸易逆差会导致云南省失业率升高,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2.云南省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3月——2015年9月云南省贸易逆差和GDP的季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云南省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模型估计与检验

本文计量模型基础是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同时由于各变量是时间序列数据,难免会出现异方差性,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在这里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由此模型方程设定为:

lngdp=a0+a1lnm(1)

选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应用Eviews7.2软件分别对lngdp和lnm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对它们进行二阶差分后在1%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所以lngdp、lnm为二阶单整序列。

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利用Eviews7.2操作得到如下方程:

lngdp=1.7646+0.5364*lnm(2)

t 3.3268 3.2331

R2=0.7589 F=31.4813 DW=2.1966

在方程(2)中,可决系数接近于1,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比较显著。另外,由于模型选取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会存在“伪回归”现象,为排除这种可能性,检验模型的残差序列RESID的平稳性,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表明了序列lngdp和lnm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滞后1期、2期、3期,4期时,在5%显著性水平上二者之间构成单项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云南省贸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兰杰原因;滞后4期时,在5%显著性水平上二者之间构成双项格兰杰因果关系,云南省贸易逆差是云南省GDP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5期,在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云南省GDP到云南省贸易逆差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云南省GDP是云南省贸易逆差的格兰杰原因。综上可知,云南省贸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兰杰原因,表明云南省贸易逆差影响云南省GDP增长,格兰杰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云南省贸易逆差扩大拉低了云南省GDP增速。

(2)结论分析

云南省贸易逆差与云南省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云南省贸易逆差扩大是拉低云南省GDP增速的因素。云南省贸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兰杰原因,云南省贸易逆差对云南省GDP具有短期滞后效益,缩小云南省贸易逆差对提高云南省GDP增速的意义重大。云南省GDP是云南省贸易逆差的格兰杰原因,云南省GDP对云南省贸易逆差具有长期滞后效益,云南省GDP的快速增长将在长期层面扩大云南省贸易逆差。云南省贸易逆差对云南省GDP增长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反映云南省贸易逆差每增加1%,云南省GDP的增长将降低0.54%。

参考文献:

[1]卞亚军.试论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调整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13(7).

[2]姚枝仲.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J].世界经济,2013(3).

[3]刘志梅.美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变动与贸易逆差[J].2014(4).

[4]侯铁珊,宋岩.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关指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7).

[5]柳剑平,孙云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一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7).

作者简介:左凯(1989- ),男,汉族,湖北孝感市人,经济学硕士,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徐磊(1993- ),女,汉族,黑龙江绥化市人,经济学硕士,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