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破产清算会计的若干问题

2015-02-03 13:17王新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王新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各种对应的发展机制也在逐渐完善,其中的破产清算制度对我国的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该机制还能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会计人才。但对于破产清算会计来说,其主要是对当前企业破产中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从而减少企业破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本文中对当前我国的破产清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工作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破产清算;会计假设;破产财产

一、破产清算会计简述

本文对当前我国的破产清算会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下面是破产清算会计包含的一些内容:

1.破产清算会计的目标

所谓的会计目标,指的是通过会计工作最终实现的目的,其表明了会计工作实现的最终效果。在对破产清算会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主要目的进行确定,指的是将核算数据及时准确的向相关部门包括人民法院和债权人等进行具体的破产企业资料提供,从而使相关负责人和参与者能够对破产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具体的资产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该核算过程中,需要保证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平性,然后通过相关制度来对破产企业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清算中,主要是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的制定企业发展政策,此外,还需要将核算信息提供给企业的贸易和经济往来单位,使其对企业的日常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因此,同破产清算会计相比,传统的会计清算内容更加简单,而破产清算会计的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

2.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

对于破产清算会计来说,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破产企业的相关经济内容进行监督和反映,从而保证债权人和其他经济人的利益。对于破产企业来说,其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需要对破产企业的而各项经济资金收付内容进行准确的清算,主要内容有企业的资产变现和估价等。但有一部人员认为企业在破产之后,其资金活动基本停止,但对于企业破产期间来说,其资金活动实际是存在的,像固定资产的变卖进行债务的偿还等,这些经济活动基本都是企业破产清算会计需要负责的内容。

二、破产清算会计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的冲击

1.给会计假设带来冲击

在破产清算会计中,清算组需要对债务人的经济权益进行有效的维护,然后将相关资料递交到法院负责人手中,帮助债务人对破产企业进行经济控制。在对破产企业进行清算时,企业的会计主体变为了债务人,这对我国传统意义中的会计主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通过这种会计主体的变换,能够更好的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破产企业原有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破产企业的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挪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债务人的经济损失。

2.给会计相关处理方法带来冲击

企业在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之后,其各项经营活动将不能在正常进行,因此,原有的经营假设条件将不存在,这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更好的对破产企业进行准确的债务清算,我国在原有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健全的中止经营假设形式,其更加符合破产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将破产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展示,防止企业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另外,在中止经营假设的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清算工作程序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对企业的资产变现情况以及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准确的估算,保证债务人的利益。

3.给会计原则带来冲击

对于会计行业,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企业和债务人提供准确有效、及时和清晰的信息,因此,其原则在破产清算会计中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由于破产企业的账务内容和正常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在加上中止经营假设的不成立,导致传统会计清算中的成本和权责发生制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像企业在进行破产清算时,其原本的账务记账形式已经对企业的清算没有太大意义,因此,在进行破产清算时需要对破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判断,然后选择最佳的核算方式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核算。另外,伴随着我国的会计分期等发生的变化,企业在进行核算时不再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期核算,这样就使传统的配比原则不再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

三、破产清算会计进行核算的基础前提

在进行破产企业的会计核算时,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前提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传统会计清算中的会计假设内容,在进行清算之前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当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中,这一方面还没有一个准确有效的定义,导致破产会计清算工作在进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1.会计主体假设

为了保证我国破产会计清算工作的有效进行,我国在最新的《破产法》中对我国当前破产清算会计的主体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当前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认知,其中一个认为对于破产企业,在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时,会计的主要结构应该是破产企业的财产,但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破产清算的主体应该是国家认知的机构。对于这两种观点,本文认为前一种观点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混乱问题。对于会计清算来说,其主体应该是一个具有特殊职能且具有相关能力的单位,而破产财产指的是特定范围之内的一些经济财产,其应该是会计核算的对象,而不是作为会计的主体。而在第二种观点中,其将清算组认作是会计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因此,该观点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但在最新颁布的《破产法》中,提出了破产管理人这一内容,其很好的取代了当前我国常见的破产清算组机制。对于破产管理人来说,其相关负责人主要是一些部门负责人,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共同组成。该机构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人民法院的许可,然后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承担管理人的任务。

2.持续经营假设

对于该假设内容,最主要的论点则是假设企业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价等进行全面的清算和分配等。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一假设是不存在的,尽管有些企业还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但不会继续进行其他业务的开展,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逐渐进入中止阶段。因此,在进行持续经营假设时,上述条件已经不在成立,这时,破产清算会计已经无法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效的破产清算,为此,我国逐渐推行了停止正常经营假设的方式来对且进行破产清算。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能够方便企业账目的正常结算。因此,这一假设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破产企业,其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已经不会取得任何的成果,而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也不再成立。此外,破产清算是从企业被接管到清算完成为止,因此,这一阶段的企业分期假设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债务人的利益受到较大的冲击。

4.货币计量假设

对于货币计量假设,这一会计清算活动在企业正常运行和破产清算中都具有较大的作用,在企业持续进行经营的情况下,该假设主要是币值不变假设,而在企业出现破产清算之后,该币值的不变性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形式已经不在适用。另外,在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破产企业的财产价值也存在着较大的可变性,加上一些价值贬值等问题,导致货币计量假设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企业破产清算工作的准确性等。

四、南方证券案例分析

南方证券公司是由我国国家公司联合举办的,在1992年12月成立于我国深圳,到2000年年底时,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巨大的扩展。但在2004年时,该公司被查存在严重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且第二年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挪用问题,最终被相关部门责令关闭。深圳政府随后成立了清算小组,对南方证券公司进行全面的破产清算。但由于南方证券公司规模较大,涉及内容和经营活动较为广泛,为清算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下面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业务扩张速度过快,多种业务存在违规现象

南方证券公司自成立至发展到高峰,经历的时间非常短,且在2001年年初时,该公司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委托理财业务,这为南方证券公司的破产埋下了非常大的隐患。随着南方证券公司中的委托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资金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此外,南方证券公司对该业务的后市预期超过了该业务的实际情况,且在承担该业务时南方证券公司会和委托理财放签订保本保底协议,导致自身的债务包袱越来越大,且该种做法同我国的相关法律内容相违背,无法得到法律支持。随后,我国在2001年出现了严重的股市动荡,导致南方证券公司无法应对自身所遭遇的问题,资金的流动性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擅自挪用客户款项

在股市动荡初期,南方证券公司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进行大量的客户资金挪用行为,到2002年,其挪用的客户资金达到了19.17亿元,这仅仅是表面的数据计算,实际金额可能远高于该数值。通过这种客户保证金的挪用,导致南方证券公司因为信用度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纠纷,而证券公司自身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另外,这些挪用资金被用来炒股和借贷,导致该公司的负债越来越大。直至2003年10月,南方证券公司的危机达到了最大程度,各委托理财客户几乎全部要求该公司归还成本和收益,据统计,当时的南方证券公司的客户投资本金高达80亿元,在加上保底保本协议中的收益,该公司的欠债数目非常庞大,无法偿还客户资金,导致该公司逐渐向着破产的境地前行。

3.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南方证券进行内幕交易,影响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对于南方证券公司破产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监督缺失和违规操作等问题导致的,在南方证券首次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时,相关监督部门并为对其进行禁止,从而导致该公司的资金漏洞越来越大,最终无法进行弥补。另外,南方证券公司联合上海天发投资公司等通过内幕消息进行非法活动操作,大量的客户资金交易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导致市场平衡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些现象,监管当局却没有及时的发现,导致问题越来越大,最终造成南方证券公司的破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的监管当局执法效率较低等问题。

五、总结

在当前我国的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市场制度还不完善,导致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破产清算机制,保证我国正常的经济活动。另外,破产法是保证破产清算有效进行的依据,因此,需要在加强破产清算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的破产法,为我国的企业破产清算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另外,通过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运行机制,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6:206-195.

[2]吴士忠.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24:146-147.

[3]刘家松.破产清算条件下会计要素研究[J].会计研究,2005,12:42-46+95-96.

[4]潘自强.破产清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5:39-41.

[5]刁艳平.浅析破产清算会计处理[J].新疆财经,2008,03:86-88.

[6]刘家松.破产清算条件下会计期间假设的界定[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51-53.

[7]刘翠莲.企业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3,03:244-245.

[8]朱晓丽.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2,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