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金融会计的新特征

2015-02-03 18:34和雯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新特征金融会计互联网经济

摘 要:目前,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经营方式及竞争格局都产生了根本性变革。而互联网经济开放、实时、虚拟、创新以及海量数据的特征,对金融会计工作也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就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金融会计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金融会计;新特征

一、传统金融会计特征

传统金融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复合记账法等专门方法,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计量金融企业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并进而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其包括以下特征:

1.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主要靠凭证来保障。对于每一项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取得和填制凭证,会计人员以经审核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照发生经济业务的先后顺序,进行会计记录和核算。

2.统一性

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货币量度保证了会计信息横向和纵向的统一性,横向可与其他市场主体情况相比较,纵向与以往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并预测未来趋势。

3.连续性

会计工作基础假设之一就是持续经营,这也要求会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连续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不重不漏,如实反映企业持续经营情况。

4.系统性

企业经营涉及方方面面,经济业务繁杂多样,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系统的加工和处理,以便提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信息。

5.全面性

会计工作要保证全面完整地记录会计主体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并且保留相关凭证。

6.事后性

传统会计记账是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按照取得的纸质凭证记账,是经济活动事后的记录,因此其对于分析、决策和预测都具有滞后性。

二、互联网经济的特征

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是对传统产业根本性的变革,催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形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与传统经济相比,互联网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

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平台,广大用户既是互联网上信息的受众,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任何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发布任何信息,或获取基于互联网的任何信息服务。信息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实时性

现代信息网络不断提速,信息传输接近光速。互联网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和处理海量信息,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创新周期大大缩短。企业发布的信息能在第一时间被全球各地的使用者获取,信息收集和处理时间的竞争成为是否有竞争力的体现。

3.虚拟化

互联网经济是在信息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当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互联网经济的虚拟化。交易双方甚至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完成经济业务,对方是个人、是企业、还是一个临时组建的机构,都不得而知难以确认。而电子货币、电子发票、电子账簿等都是在计算机空间中数据形式的存在。交易主体和形式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4.大数据

早在1980年,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的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一方面,基于个人和企业行为的数据越来越丰富,数据量呈现几何级的增长,而互联网本身的信息系统架构为收集、整理和应用这些数据带来了可行性;另一方面,随着数据种类日益增多,半结构及非结构化的数据成为主流,传统的以二维表结构实现的数据存储逐渐被包括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视频等在内的非结构化存储格式所代替。

5.创新性

互联网和高科技是互联网经济的基础,而互联网和高科技本身孕育着源源不断的创新。与传统经济长周期、突破性的创新不同,互联网经济则表现为快速迭代、频繁持续的创新,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从早期的门户、搜索到方兴未艾的团购、微博,再到仍旧如火如荼的余额宝、P2P等,新热点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6.融合性

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经济的新特征。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产业链主体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竞合关系。一方面,领先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打通上下游客户链条,向传统行业不断渗透,与传统企业开展直接的竞争;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动态合作关系日益重要。

三、互联网金融会计新特征

互联网经济开放、实时、虚拟、创新、融合及海量数据的特征,对传统金融会计的理念、流程及规则进行了重构。事后性向事前和事中迁移,真实、统一、连续、系统和全面性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互联网金融会计呈现出以下七个新特征:

1.会计核算自动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迎来了巨大变革,从手工金融到电子金融,服务时间和空间、服务方式与渠道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应的,金融会计核算工作也随之改变,凭证产生与保管、交易录入与传输、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生成和分析等都由系统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作业内容。会计规则与政策与系统设置高度结合,会计效率大大提升。

2.货币实物一体化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商品交易和会计处理多是由一个以电子联机适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系统完成。与传统会计交易和记账环节相分离不同,互联网金融将商品交易和资金给付统一起来,在完成实物交易的同时, 交易各方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实时完成款项支付和记账工作。

3.会计主体虚拟化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催生了互联网企业这一新型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水金融业务。互联网企业重技术轻资产、虚拟化网络化,其经营方式、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都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给会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4.会计凭证无纸化

传统会计对商品交易的处理方式是手工填写单据和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保存备查。在互联网经济下,电子货币、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薄逐步取代了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 账务处理自动完成,再加上电子签名已经得到法律认可,商品交易进一步“无纸化”。

5.会计信息实时化

作为交易联机处理、数据集中存储的电子化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将实时处理,会计报表可随时生成。授权的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也可通过网络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发布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大大提高。

6.会计数据多元化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顺应大数据潮流,会计数据的来源和形式都呈现新的特征,也对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数据来源多元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除了企业内部数据,企业能获取到更多监管、行业、同业数据,决策依据更加全面;二是数据内容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货币信息,还能接受交易信息,可以接受数字信息、图片信息和语言信息,数据间交叉验证,真实性得以保证;三是会计数据实时更新,时效性进一步提高。

7.会计人员复合化

互联网金融会计处理自动化实时化、会计规则与系统设置高度结合的特征,决定了新一代会计人员必须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和系统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加速迭代的产品创新,对于会计人员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周,李菲.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8).

[2]魏文娜.网络经济对金融会计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7).

[3]夏文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数据的新特征[J].现代商业,2015(11).

[4]薛艳青.大数据下管理会计特征转变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5]毕芳.基于会计环境的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部财会,2015(2).

[6]方宛婷.互联网经济下会计核算问题探究[J].中国市场,2015(13).

作者简介:和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电子银行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猜你喜欢
新特征金融会计互联网经济
魏晋风度下的文学异彩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
金融工具会计对银行业的财务影响分析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思考
探究金融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