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大学生企业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2-03 00:30李鲁静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创业问题对策

李鲁静

摘 要:众创时代,面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但是由于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预示着众创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国家政策又鼓励支持创业,大学生创业热潮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大学生创业也面临诸多实际的困难,收到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一、大学生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者自身角度存在的问题。一是创业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盲目跟风,并没有经过认真慎重考虑,创业没有明确方向,没有做好充分的创业心理准备和有效的规划。二是创业知识贮备不够。大学生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花在专业学习上,对创业知识的了解往往是比较片面、零碎的,缺乏创业所需的市场经济、财税法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三是创业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创业精神,良好的抗压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等,而现实中的大学生往往不具备上述的各项能力,在创业中容易能力结构不完整而碰壁。四是缺乏足够创业经验。大学生的社交面比较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创业常常只凭一腔热情,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五是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在创业初期,先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支持企业成长,但是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像从外界得到贷款或风险投资的难度比较大。

2.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大学生创业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与支持作用,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创业课程设置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主要是以选修课、第二课堂为主,内容以了解入门为主,比如很多高校都有开设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不够高,创业课程老师大部分是就业指导老师或辅导员兼任,创业指导者自身缺乏创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能给学生现身说法,教育效果不佳。三是缺乏校外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一般以创业竞赛、科技创新为主,缺少校内与校外之间的联动,难以真正与市场接轨。

3.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政府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大学生创业仍旧面临许多政策限制、资源不足的困境。我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尚未完善,许多扶持政策可行性还有待加强,政府的扶持政策往往只停留在贷款优惠、补助、补贴等层面,并且很多政策往往只具有指导意义,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学生创业期间,在寻求政策支持时,会面临办理手续繁多,申请难度大等问题。在创业资源方面,大学生能够得到的资源支持也有限,与成熟的企业相比,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二、对大学生企业创业的建议

1.提升创业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自身要修炼内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做好充分的创业心理准备。大学生创业者要对创业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要做好不断学习、应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其次,要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可以通过SWOT分析,360度了解自身的优缺点,积极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再次,要学习创业方面的系统知识。一旦选择创业,就必须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做到较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创业相关的企业管理、团队建设、市场营销、财务统筹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要积极投身创业实践,积累创业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创业能力必须在实践中获得。要有敢于拼搏、不畏艰险的企业家精神,争取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锤炼创业能力。

2.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第一,要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围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整合高校资源,系统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度,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内容上既要有通识类、入门级的课程,也要有模块化、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形式上不局限于课堂的传授式学习,增加更多体验交互式学习;时间上,要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第二,要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从两方面着手,做到“送出去”、“迎进来”。送担任创业教育课程授课的老师参加专业培训,或去一线企业挂职、学习,提高师资质量;邀请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担任授课老师,优化师资结构。第三,要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增设管理类实习岗位,创造大学生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建设好学校创业园,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顺利落地起步。

3.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从资金、税费、市场秩序、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注册等各方面结合地方特色,推出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帮扶方案,建设好资金支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营造氛围,鼓励企业将创业项目引入校园,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与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三、结语

李克强总理强调“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大学生创业,既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又能增加创造就业新的岗位,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是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需要建立健全“个人—高校—市场—社会—政府”五维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铁山.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7).

[2]李燕伟.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5,(18).

[3]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07).

猜你喜欢
创业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