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外贸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2015-02-05 18:43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勇服装出口劳动密集型

纺织外贸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尽管没有达到年均增长7.5%的目标,但全年出口已经接近3000亿美元,离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出口目标近在咫尺。

经过连续8个月的增长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于去年11月突现负数,12月出口继续负增长,当月出口256.7亿美元,同比下降1.3%,降幅较11月扩大。有分析认为我国201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也难言乐观。而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看来,2014年纺织业出口尽管速度不高,但比预期要好,总体呈现出低速稳步增长态势。

高速增长时代不复返

实际上,从海关最新统计数据看,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84.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尽管没有达到年均增长7.5%的目标,但全年出口已经接近3000亿美元,离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出口目标近在咫尺。

早在2013年底,高勇就曾预测2014年纺织出口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实际上从全年的出口走势看,基本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除去年初由于季节因素造成出口数据大起大落外,上半年在稳出口政策和主要市场回暖的共同作用下,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实现平稳增长,累计出口13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下半年,7月当月出口303.5亿美元,首次实现单月突破300亿美元,同比增长9.7%;前三季度,出口额为2219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5.9%;10月份,出口增幅再次达到两位数,增长10.2%,1~10月,增幅扩大至6.3%。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1月14日在谈及中国外贸进出口现状时称,2014年,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速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继续保持了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但目前,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外贸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已经进入新常态。

我国纺织业出口从2000~2013年一直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如今已经回落到6%左右,纺织出口也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减速而进入新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纺织贸易额已经迫近3000亿美元,“这样的体量,不可能再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高勇认为,尽管出口增速不高,但取得这样的成绩仍是好于预期。

高勇分析,2014年的出口业绩好于预期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回升的速度超出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强劲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是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强劲、新增大量就业岗位、房地产市场稳步复苏以及纽约三大股指一度创下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另外市场多个经济指标的基本面也趋向好转。从去年1~11月数据看,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分别增长了14.6%和6.98%。二是东南亚国家出现的工潮,以及越南的骚乱,造成一些订单回流。我国11月、12月的出口数据有所降低,也与东南亚局势逐渐稳定有关。

低速增长成为新常态

近日,国家已将2015年的对外贸易增长目标由去年的7.5%下调至6%。今年纺织业出口又是怎样的形势?高勇预计:“再指望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已经不可能,2015年纺织出口仍将维持低速平稳增长,但能否达到5%~6%还要看订单的流向。”

高勇分析说,其中有两个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一是要看棉花政策的效果,如果棉花进口仍然控制严格,加工贸易配额减少,对纯棉产品的出口会有很大影响。二是要看企业走出去的速度,目前走出去的产品大部分为低端产品和纯棉产品,如果这些产品走出去的速度加快,也将带动出口增长。

“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将是新常态,要稳定对主要国家市场的占有率。”高勇认为,在分析今年出口形势时要看到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今年1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实现全额退税。从此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品种看,多是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纤维产品,体现出国家鼓励出口产品类别的导向。

份额微降未必是坏事

据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产业蓝皮书》统计,中国在美的纺织服装市场份额,正在被印度、越南等国家蚕食。高勇提出,中国纺织业只能继续在出口市场方面进行多元化努力,同时减弱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加强品牌设计,加强对高端面料的研发生产,避免和新兴经济体做低价格的竞争。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行业不应过多地纠结于市场份额的微弱下降。多年来,中国纺织产品在全球市场已占据了较高的份额,未来的出路再单纯指望份额的提升已没有太大空间。以技术创新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利润率,才是行业应该更多地下功夫、花力气的地方。

日前海关总署在分析一年来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表现时认为,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是一个现实。但同时我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仍然保持着高位。这也说明我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具有竞争优势。从劳动者收入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以及从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的角度看,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市场份额的下降,也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但要在传统产业中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提升品牌效应,减少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国家所追求的国内经济发展的方向。

考虑今年宏观方面,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为今年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在高勇看来,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标志,能否在短期内促进出口增长还要进一步观察,但对进口特别是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促进作用更大。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方案,相关整体方案正在制定中。“自贸区的建立对我们有好处。”高勇评价说,自贸区的建立为货币的兑换带来了便利,而且为企业对外融资提供了方便。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将会在今年逐步显现。

孙继文表示,2015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未来,商务部将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突出创新驱动,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保持外贸平稳增长。

猜你喜欢
高勇服装出口劳动密集型
2020年纺织服装出口逆势增长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高勇,记者的好朋友
高勇印象
2018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8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有事短信说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义气”救人也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