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云姓

2015-02-06 13:52
侨园 2015年4期
关键词:缙云祝融黄帝

百家姓之云姓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申枨:枨,音c h nég。 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侨园

姓氏起源

云姓源出有四:

1. 出自妘姓,为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以祖号为氏。据《路史》载,颛顼后裔祝融是云姓的始祖。祝融在帝喾时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员,被后世尊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郓罗地,号为妘子,其后遂为妘氏。妘氏之后分别支庶,省去女旁为云姓,形成云氏。

2. 亦出自妘姓,为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以封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封于郧国(今河北省安陆县,一就在湖北省郧县),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简去邑旁成为云氏。

3. 出自缙云氏,为黄帝时夏官之后,以官名为氏。又据《姓氏考略》上所载,云姓始祖缙云氏,据考证则是比祝融更早的黄帝时之人,也是以官为氏。缙云,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当时掌管夏令事宜的缙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详,但是他的后代却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缙字简为云姓,称为云氏。

4.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① 代北有复姓宥连氏、悉云氏,后简改为云氏。

② 据 《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鲜卑族有复姓是云氏、牒云氏均改姓云,子孙亦称云氏。

迁徙分布

云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云姓起源于妘姓,后来又去“女”为“云”姓。春秋时有诸侯国□国,又称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共分出四个姓,“云”、“郧”、“芸”和“员”。另一支云姓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有鲜卑族代北牒云氏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定居洛阳,后代改姓“云”姓。云姓后来迁往琅琊郡,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据《姓氏考略》记载:“缙云氏之后,望出琅琊(秦始皇置郡。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河南(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历史名人

云敞,西汉人,在朝廷做官。王莽危害国家,权势又大,云敞的老师很气愤,就在半夜里将血涂在王莽府的大门上,被王莽发现,杀了头。云敞冒着生命危险去收老师的尸体,大家称赞他忠诚于老师。

云定兴,隋代以善制器仗见称,后来官至大将军。

云表,唐末在江西豫章讲法,法度最盛的佛学大师。

云景龙,宋代乾道年间的慈州知府,据传他政治清明,而且兴学劝农,谨身节用,亲小民如己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为权要所屈,所以民望攸归,当他离任时,老百姓流泪夹道以送。

侨园

猜你喜欢
缙云祝融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祝融”落火——惊心动魄的9分钟
“缙云烧饼”火了
“祝融号”火星大冒险
“祝融号”冒险日记
做精特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祝融胜共工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