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构建研究*——以浙江为例

2015-02-06 17:43黄立芳
法制博览 2015年2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浙江省专利

黄立芳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310018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职能的转变,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如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投入市场,进行产业化运作,使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变为经济发展繁荣的“新燃料”,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是特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问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名单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有2845所,其中有2553所为普通高校。①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在不断增长,以专利为例:2000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为2924件,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至2010年达到79332件,11年间翻了27倍,年均增长率为42.13%。2000年,我国高校专利授权数量为1548件,到了2010年持续增长到43153件,是11年前的近28倍,年均增长率为43.86%。然而,尽管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是专利质量低,并且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比例仍然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专利质量低

高校专利质量低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过小,竞争对手很容易绕过权利要求范围,导致专利商业价值低;二是专利的有效期短,我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大多仅维持为3至5年的有效期,这与企业专利相比,专利有效期太短;三是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少,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50的大学中,美国有30所大学,日本有10所大学,中国却没有一所大学入围②。

(二)高校专利转化实施率低

高校专利的转化率低也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高校缺乏同时兼具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知识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次,高校在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最后,企业对高校的早期技术往往不够重视。目前我国企业的关注点常常在成果的短期回报上,较少投资高校早期科研技术。

(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模式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高校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大部分高校都采取行政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专利转化率低,高校看不到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不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也不愿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商业化的运作。

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成果的管理上主要存在着投入资金多,产出的经济效益少,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不畅,大量的知识产权成果都沉淀在“权利登记薄”上,而没有转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首先,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③均指出,要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

其次,从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全国各省市都建立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些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要致力于为广大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相关公众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数据加工、数据库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很少有专门针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转化服务的。以浙江为例,浙江省有35所本科院校、22所独立学院及35所高职院校,这些高校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但目前市场上缺乏针对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因此,假如构建一个“浙江省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将这些知识产权成果进行有效地转化,对推动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再次,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知识产权成果一直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对各项科研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成果。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量化考核”,使得许多高校教师只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致使高校科研成果占用大量的科研资源,但产出的科研成果质量低,极少能走向市场。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像“浙江省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的运作,既有效带活沉淀的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又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带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质量。

最后,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在社会发展中,产学研一体化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地方高校一直是地方人才培养的“蓄水池”、“领头羊”和“摇篮”。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地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技术支持;地方高校可以面向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和企业培养亟需的应用型人才。此外,一方面,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只有在企业的参与下才能推向市场;另一方面,企业利用高校知识产权成果产生效益,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实践中,世界上许多发达国虽国情不尽相同,但高校和企业合作普遍发展迅速,形成良性的互动,获得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不仅能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中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可以为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实现路径,并在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四、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构建思路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主要有“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这三种模式。

(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模式

以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例,它包括浙江省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2330中国(浙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浙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办公室等机构,承担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事务性工作,筹建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

(二)“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模式

以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为例,该实验区由省科技厅批准同意于2012年8月在德清县,平台的总体服务架构包括“五大平台、十六个服务系统”,即“资源共享、中试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综合服务”五大科技创新服务,以及“科技成果共享服务、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科技数据共享、专利信息、中试基地服务、孵化基地服务、检测基地服务、小额贷款服务、科技担保服务、科技银行、科技保险、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支撑服务、咨询和评估服务、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共计十六个服务系统。④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

该模式的服务对象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服务方式主要是向其提供所需的办公场地和基础设施,以降低科技型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其创业成功率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根据浙江省科技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8家,其中有32家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通过对以上三种模式的考察、调研和分析,笔者以浙江省为例,对探索构建具有适应性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浙江省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的基本架构有以下初步设想:

该平台的设立宗旨是构建一个服务于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三方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是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科技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高校专利信息、高校技术成果、企业需求信息、技术经纪人名录、知识产权专家团队信息、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网上展厅、高校和企业共享的科技资源等,为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构建了“高水平、强辐射”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创造更多价值。此外,在具体运营上,在创建初期建议由科技厅主管以事业单位的性质进行运营,等运营稳定后,可以逐步改革为商业化的运营。

[ 注 释 ]

①教育部网站: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634/201505/t20150521_189479.html.

② 新 华 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 - 02/10/c_121059172.htm.

③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www.sipo.gov.cn/tz/gz/201407/t20140729_986566.html.

④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网站:http://www.zjcgzh.com.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浙江省专利
《初心》
专利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发明与专利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