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督办擅改规划应成常态

2015-02-06 18:38张枫逸
红土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严肃性建部城乡规划

张枫逸

挂牌督办擅改规划应成常态

张枫逸

6月15日上午,住建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9起违反城乡规划典型案件,石家庄、南昌等9城市擅改规划被住建部挂牌督办。这是《城乡规划法》出台8年以来,住建部首次挂牌督办违反城乡规划行文的案件。(6月15日《法制晚报》)

一个经过科学论证并且实施的规划,本应该具有稳定性和严肃性。我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然而,在现实中,“一届政府一个规划”和“朝令夕改”的现象并不罕见,一些地方规划因此被老百姓戏称为“鬼话”。

规划说改就改,催生大量短命建筑和矛盾多发的拆迁,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也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一些地方的领导对规划的严肃性认识不足,为了凸显自己在位时的政绩,刻意否定前任规划,按照自己的想法“另起炉灶”。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不懂规划却又横加干涉,人送绰号“规划之神”。在其担任广州市委书记期间,广州一系列新城的规划在调整后相继公布,遭到了诸多人士批评,山顶挖湖,山地修建百米大道等规划更是被指违背科学和常识,“疯狂又狂妄”。

同时,规划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寻租空间。通过调整规划为企业铺路,自己从中渔利,在“一把手规划乱象”中较为普遍。四川省雅安市原市委书记徐孟加收受开发商80万元的干股后,滥用职权擅自修改当地水中坝片区的规划,让开发商获得更大利益,造成国家经济损失5166万余元。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不过,在或明或暗的既得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下,相关监督检查往往形同虚设。业内人士指出,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出台已有两年,但对案件的查处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大,目前尚无一起因规划违法而被问责的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擅改规划的底气。

如今,石家庄等9城市擅改规划被住建部挂牌督办,充分体现了国务院遏制违法干预和随意修改城乡规划,维护城乡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坚定决心。挂牌督办都是要求限期完成,如果到时候不能够办理好是要被问责的。这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城乡规划执法的重视程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行为。挂牌督办也是向公众立下军令状,相关案件如何处理,有哪些人员受到处分,必须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中央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地方随意修改城乡规划的背后,恰恰是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期待挂牌督办擅改规划成为常态,从而打破官官相护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羁绊,在上级部门、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下,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倒逼地方政府树立规划敬畏感,保障规划连续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委老干部局)

猜你喜欢
严肃性建部城乡规划
本期导读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住建部要求开展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制定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落实《守则》《规范》教育 增强学生规则意识
在严肃性与亲和性之间寻觅最佳平衡点
住建部:我国首个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将出台
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一卡通”互联互通应统—标准